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其道大光.河出伏流朗读 > 第43部分(第1页)

第43部分(第1页)

一个没举手的是张德来。

“你不举手,主张放了他?”周凤山不满意地问道。

张德来阴沉着脸,气愤愤地吼叫着:“谁说我主张放的?”

“那你为什么不举手?”

“我主张打死的!”张德来挥着粗大的拳头,气狠狠地说。

张德来的愤怒的声音,压盖了所有的声音,一路谈话不停的田原和夏方也不谈了,许多人伸头探颈吃惊地望着他。他的一对大眼,在朦胧的夜色里发着紫光。

“连个放牛的小孩子都给他们飞机打死,我们不打死他们?我们煎饼小米吃不了?”

张德来激动的怒火燃烧的语言,感染着所有的人。谁也不再说话。人们听到的声音,只是越来越快的脚步声和越来越响的脚下碎石块彼此碰击、磨擦的“喀喳喀喳”声。

离开部队半年多的杨军,在刚刚回来的这个夜晚,见到熟识的和不熟识的同志们一路上这么快乐和这等激愤,听到这些诙谐的和豪放的语言,他的心里生起了十分惊奇的感觉,获得了深刻入骨的印象。半年来后方医院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善于感触和言语稀少、喜欢沉思的习惯。他觉得张华峰不同了,比过去坚强、老练得多。秦守本有了更多更明显的变化,他活跃得很,看来班长当的挺能胜任,战士们服他,也爱他,他和同志们的感情是很融洽的。许多新战士,杨军连他们的脸还没有认清,姓名一个也不知道,他们那股欢快的情绪,强烈的战斗要求,对敌人的仇恨,都使他觉得部队的生气勃勃,有一种英雄豪迈的气概。他觉得自己落后了,生疏了,他开始感到不安、惶恐,以至悔恨自己负了伤,和部队脱离的时间过久。连队的人数多了,山上山下一长串子,象一个小营似的,比涟水战役的时候,似乎要多上一倍。他一走到队伍里来就留心地数点过,机枪是九挺:比过去多了三挺。他的眼睛早就留神在武器上,全连队的枪,一律一式,鲜明透亮。班长、排长身上全是汤姆式枪,指导员、连长的驳壳枪,显然是调换过了,罗光在木排上察看自己的枪是不是浸了水的时候,杨军就留心地看到,那是二十发连放的快慢机,乌亮得象一块簇新的深蓝色的缎子。连长的,那就不用说了。通讯员李全身上背的,不是从前那支满是烂斑的小马枪了,而是一支新的卡宾枪。就是炊事班吧,过去只有一个担子、两个破箩筐,一出发,一个破箩筐里是一只“空空”响的油桶,一个破箩筐里是刀呀、勺子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现在,有了两只大行军锅,住到哪里,用不着象从前那样,往往要找上三、四个人家,在这家烧饭,在那家烧菜,又在另一家烧汤、烧水了。虽然是在夜晚的星光下面,他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得出来,队伍比过去整齐雄壮得多。半年以前,同志们的背包是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有的横背,有的竖背,还有的挂在肩膀上。现在是一色的灰毯子,打的样式一样,大小相仿:长方形,背包带子扎成“井”字形,全是竖背,全是紧紧地贴在脊背上。服装不是灰布的了,一律是草绿色的,和春天田野的色彩一样娇嫩美观。说到今晚的行军吧!走的这么快,简直是脚板不沾地似的。杨军本是个最能走长路,惯于山地急行军的人,想不到,在他背后的小鬼李全,半小时以前,却竟然对他说道:“杨班长!走不动,背包给我!”

杨军从入伍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在行军的时候,让他的背包和一切负荷离开过自己的身子,他自然不会让李全跟他负担什么。可是李全的这句话,却比一个背包要沉重得多地压到了他的身上。他感到不但是李全一个人,而是全连的人,都比过去也比他杨军更加壮实了。

他爱他所在的这个连队,现在是更心爱了。

杨军的兴奋的脸上,同时挂着忧虑。这个一向是自信心极其坚强的英雄战士,在行军途中的这个时刻,竟然对自己发生了怀疑:“我还能不能再当好一个班长呢?我能在新的战斗里跟得上别的同志吗?”

走了好几个钟头的路,他没有说什么话,除去连长和指导员问到后方的情形,问到营长黄弼的情形,他回答了几句以外。

他默默地走着,默默地思虑着。

“连长!我们队伍跟从前不一样了!”在途中休息的时候,他挨在石东根的身边,轻声地说。

“对!新兵多,老兵少,模范不多‘麻烦’①不少!”石东根滚瓜似地顺口地说。

①“麻烦”是“模范”的谐音名词,是戏语。

“比从前强了!”

“还没有下过炉!是钢是铁,是泥是土,要看这一仗打得怎么样。”

“行军很快,情绪真高!”

“休整了两个多月,吃得又肥又胖,情绪当然高!”

听了石东根这几句顺口说笑的话,杨军笑着说:“连长!你也变了!”

“我变成了什么?”石东根问道。

“变成了乌龟!”罗光在一旁冷着脸说。

石东根猛地扑向罗光,罗光身子一闪,滑走了。

杨军接下去说:“连长你比从前爱说笑话了!”

“小杨,听说你老婆生得很漂亮!名字叫什么?叫甜米粥?”

杨军说他爱说笑话,他就把笑话说到杨军的身上来。

“叫钱阿菊!”秦守本在很远的地方递过话来,大声地笑着。

“不开玩笑吧!连长!”杨军抓住石东根的膀子,窘迫地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