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成皇后被杀经过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王后终于怀孕了,真是令人高兴啊!不过,是儿子还是女儿,要等到生出来之后才知道。”

“怎么,听老爷的口气,倒好象希望王后生女儿一样?”

大院君哼了一声,转身离开,撇下府大夫人一个人在房里。

大院君此刻的心情沉重而复杂。为了驱逐外戚势力,他一手操纵,选定闵家闺秀为王后。可是自己当初居然看走了眼,闵妃这个女子,现在看来,是个工于心计,野心勃勃,善于玩弄权术之流。只怪自己轻视了她,一直视其为不懂事的孩子。最近国内外事物纷繁杂乱,按下葫芦起来瓢,让她钻了不少空子。还有那个闵升镐,也实非善类,打着王上、王后的旗号,联合满朝官员,派自己家族的人一个个攻占朝廷要职。可是,那满朝的文武,真真可恨可杀!当年刚刚登上摄政之位,哪个人不赶上来阿谀奉承。7年过去了,自己为了治理好国家鞠躬尽瘁,满朝官员跟自己却越来越离心离德,甚至看王后的脸色行事了。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民乱、洋扰尚未平息,要是闵妃赶着这个时候再生出儿子的话,自己的权力核心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了。看来,形势非常严峻,一定要在闵氏家族势力生根之前,将其铲除,不惜任何代价!

但是,此时在风雨之中飘摇的朝鲜李氏王朝,已经不同于大院君刚刚执政之时。治理国家就是这样,纵使能够掌握民心所在,万事以德冶理,也很难保证没有不平之鸣,更何况像大院君这样,完全不顾民心只想掌权,一心汲汲于维护自己的权力,怎能不招致民怨。而大院君面对百姓的不满,不思改正,反而为了抑制这种不平加强了高压统治,百姓对此愤慨不已,各地频频爆发民乱与暴动。

在这种形势之下,大院君一方面暴戾地剿灭民乱,一方面打击闵氏集团。但是因其政治策略已然失去人心,他的打击行动鲜人应和,而屡遭失败。

此时的闵妃集团一路春风得意,在朝野上下不断煽风点火,虽未成气候,却也站住了脚跟。大院君治下的三千里疆士,再也没有他太平安乐的日子了。

如果仅是内忧,还不至于将老练的大院君搞得疲于应对。继“丙寅洋扰”、“舍门将军”号事件之后,高宗7年(公元1871年)4月,美舰队侵入江华。虽然双方经过20天的对峙,朝鲜军民终于赶跑了美国舰队,但此次事件对大院君政府的影响是空前的。对国际情势毫无所知的大院君,无意了解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只把列强看作是野蛮人。为了驱逐这些不断来犯的“野蛮人”,大院君决定强化国防,从根本上改革军事制度。

为了充分维持三军所需的庞大财政,大院君新征收一种名为“三都炮粮米”的国防税,并强拉年轻人充军。他认为如此扩张军队,足以击退外敌,完全不顾国内百姓们因为多年的苛政,早已贫乏不堪。高宗八年,晋州再次爆发民乱,高宗九年安东柳兴茔与海州吴润根分别发起暴动,使大院君政府雪上加霜。

明成皇后6(2)

国内外的政情如此复杂,局面又很难让人振作,闵妃趁此动乱之际,陆续将闵氏家族成员安插到政府各部门担任要职。在闵升镐任命为承政院副承旨之後,又接连担任了兵曹参议、刑曹判书、兵曹判书等职。闵升镐的堂弟闵奎镐经历过吏曹参议与刑曹参判之后,成为吏曹参判,闵升镐的弟弟闵谦镐一跃而为吏曹参判,闵奎镐的哥哥闵台镐则被任命为黄海道观察使。

此外,大院君的岳父,也就是闵升镐的亲生父亲闵致究,历经判义禁府使与判敦宁府使,成为工曹判书,他的堂弟闵致相经历过都承旨,然后步闵致究的后尘,也成为工曹判书。

短短的时间之内,闵氏家族约有36人进入朝廷,在吏、户、兵、刑等部门,占有重要地位,几乎完全掌握了国家的实权。当然,所有的用人政策都是依据高宗的命令完成的。但是,究其内里,高宗只是遵照闵妃的指示行动而已。只要闵妃开口,高宗没有一样反对。甚至高宗在重臣会议中下达命令时,闵妃也一定站在屏风后面听着,确定高宗不会失手。

闵妃没有食言,将之前网罗的大院君哥哥李最应,提拔为左议政,大院君的近臣连领议政李儒元,也拉拢到了自己一边。此时的摄政兴宣大院君,一切行动都受人牵制,虽然名义上掌握着政权,实质上权利已遭阉割。

大院君徒有愤恨,气得咬牙切齿,甚至还想废除高宗,拥立长子李载冕为国王。但是,此时他在朝廷之中的势力已非昨日可比,渐渐感觉自己江河日下,苦苦思索反败为胜之方不得其法。正在独自苦恼之时,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所有人震惊。

高宗八年(1871年)12月,闵妃生下元子。未料闵妃的娘家母亲李氏,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惨叫一声。原来元子得了稀有的锁肛症,因为肛门被堵住,无法排泄,将不久于人世。高宗知情后,嚎啕大哭,命令侍女不许告诉闵妃。

高宗决定派人请来西医,为元子作手术。孰料大院君和赵大妃都表示反对,认为元子尊贵之躯,决不能在上面动刀子。满朝官员也议论纷纷,搅得高宗拿不定主意,又不敢和闵妃商量,怕她知道了这个消息太受刺激。闵升镐等大臣建议,务必要为元子请来西医医治。

闹闹嚷嚷之中,元子诞生的第二天夜半,突然传来病危的噩耗。可怜的婴孩,在人世间不过三天的时间,就猝然死去了。

元子猝死之时,闵妃忽觉心中乱痛,一连声地呼唤女婢将元子抱来。无人敢告知闵妃元子已死,闵妃娘家母亲李氏强止悲啼,将元子尸身抱来,于闵妃见上最后一面。

“娘娘,您千万要节哀呀……元子因为先天之疾,已经……”

闵妃惊呆在床上,死死地盯着母亲,颤声问道:

“怎么了?元子他怎么了?”

突然伸出双手,朝着母亲哭喊:

“抱过来呀!你把他抱过来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李氏将元子的尸体递到闵妃手上,闵妃一把夺过孩子,紧紧抱在胸前。惨白脸上一双失神绝望的眼睛,盯着孩子的脸,俯身上去听孩子的心脏。

慢慢地,闵妃抬起头,突然歇斯底里地叫道:

“出去!你们都出去!”

李氏众人慌忙奔出内室,从里面传出闵妃撕肝裂肺一般的哭嚎。

元子已死,朝廷官员催促闵妃女婢将元子尸体抱出,办理葬礼。宫女们地站在殿外,无一人敢踏进房间。就这样等了许久,闵妃的哭泣之声隐隐可闻,官员再三催促,闵妃的母亲李氏只好上前。

“洪尚宫,怎么样了?”

“府夫人,王后娘娘……实在太伤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