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华奇书全集pdf百度 > 第31部分(第2页)

第31部分(第2页)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

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肌,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趾上_。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发身方热,刺趾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先腰脊痛者,先刺'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_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湿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