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他知道叶颜一直很关心这个案子,每一期的报纸都会买。叶颜却呆呆的看着他,想了想将书包里的报纸递过去。其实身边的同学都在议论,学校里那种热情好奇又重新燃了起来。“如果按照洪伟死之前说的,凶手是咱们学校的学生,那应该是一个身强体壮的男生,最起码很高,因为皮包店的老板有快两百斤啊。”
“我也看新闻了,那个皮包店就在我妈工作的店隔壁,我妈说那个老板的老婆都崩溃了,在警察局做完笔录,回来在店门口哭,说她老公一般下午五点多就关店的,也不知为什么那天就很晚才走。她在家干等她老公也不回来,原本是要来店里找他的,结果在路上摔了一跤,去了诊所,他老婆哭着说如果那天能早点来找她老公,她老公也许就不会遇害了。”
“那也不一定,万一凶手把两个人一起杀了呢。”
议论的同学做着抹脖子的手势。“可就算摔倒了去诊所包扎,也用不到好几个小时啊,那个老板不是九点多钟死在外面了?他老婆六点多就出门了啊。”
“谁知道呢,我妈说那个老婆说在诊所遇见熟人就聊了一会天,所以晚了。女人,尤其那个年纪的妇女一聊天都是几个小时打底的,我妈就是,遇到我姨能聊一整天。”
众多猜测,小道消息,真真假假,好奇情绪跳到最高处。“不管怎么说,如果是咱们学校的,他心理素质真的好啊。就那么缺钱吗?每次都为了抢钱。”
“这种杀人犯,估计是为了心里痛快吧,报复社会,谁知道呢,杀人犯有时候杀人,都是没什么理由的吧。”
钟明竖着耳朵听到这里,拿着报纸的手颤抖着。叶颜也沉默着,像是在认真看报纸上的新闻,又像是在看着别处。自从发现锤子不见了,叶颜几乎放了学就粘在叶小梅身边,连叶小梅都奇怪,说叶颜怎么越长大越粘人了。叶小梅最近过的很滋润,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也不用处处看街坊邻居眼色,最起码明面上不会有人给她难堪。她买了很多衣服,还有别人为了讨好万良,给她送了进口护肤品,叶小梅可以说最近容光焕发。每天除了去老中医那边,就是变着花样在家做好吃的。叶颜几次想问叶小梅那把锤子的事,最后也都做罢了。至于皮包商店老板死亡当天,叶颜很确定,叶小梅就在家,当时她和万良在沙发上看电视。但这点确认后,叶颜也不知该松口气,还是更忧心。如果不是母亲,那,又是谁呢?真的只是巧合吗,凶手也使用了一把锛儿。而自己家的那把锛儿,也仅仅是凑巧找不见了?叶颜安慰着自己,心里的不安却没有减少半分。沉寂了两个月的刨锛再次犯案,凶手依然是标准的刨锛后脑,周围依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探究的痕迹。不过这次皮包店老板程连发,比前两个案子多了些伤痕。警方推断因程连发体型壮硕,所以力量上,凶手并没有优势,可能第一次下手并未得手,程连发和凶手正面搏斗了,但最后还是被凶手一招致命。但这就有个矛盾。首先,如果程连发能做抵抗,应该是被正面砍死才对,可致命伤口还是在后脑。第二,从现场来看,那条胡同里没有任何打斗痕迹。如果程连发和凶手产生了剧烈的对抗,胡同里应该能看到痕迹才对,可警方做现场勘察,程连发死亡的地点没有任何异常,这说明什么?说明打斗很可能并没发生在那条胡同,但那条胡同却是程连发被袭击死亡的现场。警方为此在店铺内部和周围都展开了搜查,最后在皮包店旁边另一条巷子里发现有很多平头锤子,也就是锛儿在砖墙上的刮痕。但因为那条巷子可以走车,所以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检测的脚印痕迹了,只剩下墙上划痕。但可以确定,皮包店老板程连发在这条巷子被人袭击,做了激烈的反抗,并且反抗成功了,凶手没得手。可为什么又会死在另外一条胡同里呢?并且死的时候毫无防备。最后警方推测,应该是程连发激烈搏斗后,凶手也受伤了,所以没有得手,程连发逃跑,可却不是往家的方向,因为他死的那条胡同并不是通常回家的路。警方在地图上查看,最后得出一个令人伤感的结论。程连发也许是想到派出所报警,没错,顺着那条胡同往下走两条街,竟然就是派出所的后门。但程连发没想到,那个被他伤了的凶手,会转一个回马枪,跟在他身后,将他彻底的解决了。而且嚣张到,就在派出所两条街外的胡同杀人,真是毫无顾忌丧心病狂。专案组分析会上大家一致认定这个推论,可警员苗志新当时就提出了一个质疑,“据程连发老婆说,他每天都五点半关店,六点到家,如果有什么事,都会提前和老婆说的,为什么当天九点多才从店里出来,并且也没通知他老婆。”
这是案子的一个疑点,也是关键。“他没提前和老婆说,说明耽误他回家的事是临时出现的,但如果有事耽误了为什么不给他妻子打电话?说明是一个很让他在意的突发事件,重要到连给老婆打电话的事都忘了。”
那么一个中年男人,什么事能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有没有发现,程连发这个案子和李丽的案子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涉及一个咱们摸不到的人物。”
专案组组长在演示板上画了一个问号。“让程连发耽误回家的突发事件的人,会不会和骗李丽出来的人是同一个?这个人求财,还同时认识这两人。查他俩认识的朋友有没有交集。”
组长分析道,同时眯起眼睛,“并且这个人很可能是二中的学生,这样年龄上缩小了范围,一旦有这个年龄段的有交集的身边人,就是最大的嫌疑人。还有。”
组长在“缺钱”二字上画了一个圈,“你们说一个学生,不惜抢劫,也要得到大量的钱,是出于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