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很真诚道:“咱们村子能把最好的房子做学校,足以看得出大队对孩子们学习的看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里重视教育,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条件,孩子们好了,以后村子不愁发展不起来。”
这话多少有点儿出乎张书义的意料,他略略愣怔了片刻,随即畅怀大笑道:“那么多人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没想到,你个小丫头倒是能看得如此明白。”
小秋略带羞涩地一笑:“我哪里懂这些,都是我舅舅和小姨告诉我的。”
秦戎适时地在旁边补充:“小秋的舅舅和小姨都是大学生,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一年考上的。”
“大学生啊!”张书义露出一抹向往之色,嘬了嘬牙花子,叹息道,“可惜我们村,到如今连个考上中专的也没有!”更别说大学生了!想都不敢想啊!
其实,这是普遍的现实,这会儿的大学生可不比后来扩招后,出一个大学生都跟凤凰蛋似的,稀罕的很,有的县,一年都考不上一名,更别说村子了。
不过,小秋想的就是跟人拉关系,借机询问村里人学习没动力的原因。
张书义是个重视教育的,对这方面想的自然也多,摇头叹息道:“说起来,还是村里穷啊,盖起这几间教室都拉了一屁股债,全大队节衣缩食五六年才还完……各家各户的日子也不好过,孩子略大些,就下学帮衬家里干活,小子十多岁就能顶半个大人挣工分,闺女六七岁就能带弟弟妹妹,十来岁就能刷锅洗碗做饭,料理家务……”
张书义说的是世事实情,小秋听得也只是暗暗叹息一声,随即笑微微道:“我听说,徽地已经有村子分田到户,单干了,据说庄稼亩产提高了一倍不止呢!”
张书义脸色微变,下意识地向四周看了看,确定近处没人听到,这才瞪着小秋道:“丫头可不敢乱说话呀!”
似乎,自古以来,京城百姓对政治更敏感些。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是真的被前些年的事情吓破了胆,明明察觉到形势好转,其他地方也有人偷摸分田单干的,他们却不敢贸然行动。
小秋笑笑,没再说分田的事,却道:“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说着话,她跟吴戈和秦戎交换了一下目光,确定他们还没向张书义谈及收购鸡蛋的事,于是道:“我们今天来,是想跟张书记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建一个特供基地……”
说起特供,张书义立刻想到的就是部队,因为前一天,是部队的王干事带小秋他们来的。
“供应部队?”张书义问。
小秋点点头:“你们村分散到户养殖鸡、鸭、鹅、猪、羊,我们签订供销合同,产品由我们统一收购。”
张书义垂着头想了片刻,道:“好是好,可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眼看秋收后就是入冬。到了冬天,可没啥东西喂呀!”
小秋笑笑,道:“张书记这话不太对呀,进村的时候我可看见了,咱们村种的地瓜胡萝卜都不少呢,到时候,地瓜秧儿和胡萝卜苗儿都是好饲料,更不用说地瓜胡萝卜了,那个能顶粮食了。”
面前小姑娘白净秀气,穿的干净整齐,浑身上下没半个补丁,他还以为人家是城里小姑娘,跟本不懂农事,没想到,人家说喂猪喂鸡来竟是头头是道。
他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嘿嘿一笑道:“小丫头懂得不少啊……话是这么说,可这会儿没处淘换鸡苗鸭苗,喂猪更是个慢活儿,即便今儿抓了猪秧子喂上,不到明年这个时候,也喂不成肥猪呀!关键是,家家户户手里都没钱,想买猪秧子、鸡苗鸭苗也没招啊!”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小秋点头道:“不急。家家户户也喂着鸡,我们就从现在开始收购,有卖鸡蛋的钱,大家伙儿手里多少有俩余钱,再筹措筹措,也就能抓小猪了。”
从学校教育说到养殖,小秋又转回去道:“家里养了鸡鸭猪崽,孩子们只需放了学挖菜就好了。鸡鸭养成了,日日都有进项的,猪崽养一年则是个整钱……村里人的日子慢慢就好过起来了。”
慢慢商量着,小秋又把自己懂得鸡鸭防疫的事情说了一下,算是打消了张书义最后一点顾虑。
这位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商量妥当了,立马就去大队部大喇叭上下通知,收鸡蛋。
这一次,由秦戎留下记账,检查质量,吴戈和小秋则又回了前营子村。
等他们赶到前营子村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夕阳西下,村子上空已经有炊烟袅袅升起。
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过去,小秋看着夕阳下的村落,心底突然涌上一抹乡愁——这个画面太熟悉,眼前越来越近的村落,像极了她的家乡,却偏偏不是。她的爹娘弟妹亲人,都在遥远的千百里外。
小秋一时怔怔地失了神,吴戈跟她说了几句话都不见回应,转头看过来,就见小秋遥望着村落炊烟,满脸落寞。
心思一转,吴戈就明白了小秋在想什么,小丫头一定是想家了!
也难怪,小丫头才十一,又是第一次离家,离开爹娘亲人,没有哭鼻子已经是很坚强了。
他转回目光,心里琢磨着怎么开口安慰安慰,可想了好一会儿,才悻悻地发现,他居然不知道怎样安慰人……再一想,才注意到,貌似平常都是秦戎安慰人,他干啥了?好像更多的时候是在惹小丫头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