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纵云湖湾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回报陛下,奴才将齐国平原郡东方才子请到,已在殿外恭候多时!”

群臣不禁又议论起来:“东方才子?好大口气!谁听说过?”

武帝终于找到个缓和气氛的事儿。他略有不快地问:“为何不早早报知?”

杨得意似乎有点委屈:“刚才大臣们争执、议论,没有奴才机会。”

武帝知道怪他实在没有道理,就右手一挥,一个“下去吧!”打发了事。

他把目光投向心仪已久的“东方才子”。和刚才那些要么死板地让人发呆,要么酸酸地让人犯懒,要么蛮横地让人生气的大臣们相比,这位瘦削精干的东方朔,就像一棵嫩松插于蒲柳之间,面前顿时多了一道风景。若不是朝堂之上,他真想走上前去,和这个风尘仆仆的人拥抱一下,甚至是摸一下他的那把宝剑。刚才那剑声,确实让人心醉。

“东方爱卿,朕对你心仪已久啊!光你那两车书简,朕就读了两个多月!”

东方朔在遥远处屈膝下拜:“草民东方朔,不懂朝规,带剑上朝,求皇上恕罪。”

武帝挥挥手:“朕恩准了!你这文人模样,带起剑来,甚是潇洒!众人不知你姓甚名谁,不妨自报家门,说明来历。”

东方朔:“草民复姓东方,名朔,字曼倩。”

公孙弘眼见刚才就要到手的胜利被来人打扰了,心中颇为不快。他打量着眼前的年青人,心里想,真是个乡巴佬。但他口中却说:“复姓东方?哪个王侯之后?没听说过。”

东方朔大大方方:“草民不是王侯之后。草民幼失双亲,长兄老嫂抚养成人。随父随兄姓齐也可,跟随老嫂姓鲁也成。可齐鲁之国自古为东方大邦,故取复姓东方,兼含齐鲁,有何不可?”

太史公听了,不禁一乐,从心眼里喜欢上了这年轻人。“这个姓取得好!那你为何叫‘朔’呢?”

“草民生于正月初一,正是朔日。而平原郡又为齐鲁之最北端,岂非‘东方之朔’?”

太史公连连点头:“好,好,好名字!有意思!”

公孙弘见太史公连连说好,不甘让他抢去风头,便寻根问底:“曼倩为字,有何名堂?”

东方朔这才看他一眼,知道这个人不是什么心地明了之徒,于是转向众人,从容地说:“曼者,舞姿美妙也,说的是草民擅长舞剑;倩者,心慧口灵也,言的是草民多学善辩。”

公孙弘:“哈哈!当世大儒在此,你竟敢自称多学善辩?”

东方朔移动一下身子,在他面前晃晃悠悠地说到:“草民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年十五学击剑,年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年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怎么不能自称多学善辩?”

太史公止不住心中之奇:“东方朔,你今年多大?”

“草民二十有二。”

太史公:“二十二岁,能诵诗书二十二万言,兵法二十二万言,真是奇才!”

灌夫这时找到了一个说话的机会,便想用一句玩笑解脱刚才的尴尬。他笑着问:“你是属牛的吧!”

回答竟让他乐了:“草民正是。”

公孙弘脑瓜子来得比谁都快:“再过三年,你再各背诵三万字,我就承认你学问翻了五番!”他是个有名的会算计的人,心想,这下我要看你能不能招架喽。

不料东方朔回答极快:“那草民就跟大人您一样,能当二百五喽!”

满朝君臣哄堂大笑。原来“二百五”在汉朝就是一句骂人的话,公孙弘耍些小聪明,本以为众人要在许久以后才能明白过来,没料到这东方朔对应如流。他不禁被弄得面红耳赤,尤其在他后学和自己的老师面前,说这种玩笑话实在不该;而被对手反唇相讥,更使他觉得无地自容。

武帝此时心情已变好许多,脸上的笑意也被这一机智的对答而释放出来。“东方爱卿,你以英杰自许,朕也对你以英才相看。刚才董爱卿、公孙弘和诸位大臣各执一词,你在殿外想必都已听到。爱卿以为,朕该如何?”

东方朔看了董仲舒一眼,答道:“草民以为,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草民……”

武帝打断了他的话:“慢着!在朕面前,这么个风流倜傥的人物,老是自称‘草民’‘草民’的,不是让朕脸上无光吗?朕先封你为伴驾侍郎,随车待诏,如何?”

“谢陛下。”微微一揖,比汲黯揖得要深一些。

武帝满意了:“接着说。”

东方朔:“草民……不,微臣以为,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兽都来。陛下想创伟业,就要什么鸟叫都听,什么兽来都用。虎豹可驱强敌,猴精可当仆役,凤凰叫声那是天赖(他用手指了一下汲黯,汲黯并不为所动),乌鸦聒噪也能提个醒(他把目光射向董仲舒和公孙弘,二人的脸面由红变紫)。不让您飘飘然,忘了世事。当用虎豹时莫用鸡犬,当驱豺狼时不计羊群;只要能让汉室鼎盛,万民富有,四方来朝,管他乌鸦啼叫,还是百灵和鸣,只要皇上您心里舒服就行。如果您想让这林子里的百鸟千兽都像百灵鸟叫那样叽哩啾啾,好听倒是好听了,不也太没劲了吗?”

武帝听了这番言语,不禁拍案而起:“好!知我者,东方曼倩也!可是,有朝一日,我真想让天下万物都像百灵鸟一样叫唤,你能帮朕做到吗?”

东方朔怔了一下,没有料到皇上真有此意。不过他话锋一转:“臣愚笨,要臣做到此事,只能蒙蔽圣上。”

“痛快!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