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老一代影响力巨大的影评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影评人素质堪忧,但是,不可否认,这帮人在颁奖季的影响力巨大!
一般能被影评人集中认可的佳作,今年的电影,比方说《美国骗局》就很符合影评人的口味,也是在他们的推荐下,《美国骗局》成为今年奥斯卡最大的提名赢家。
十项提名,呃,当然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
这个主要是因为韦恩斯坦越来越不被奥斯卡的那帮评委老爷们喜欢。
11年的《艺术家》之后,哈维的奥斯卡公关就逐渐失效了,当然,他还是推出了詹妮弗劳伦斯这样的90后奥斯卡影后。
到17年,哈维更是被曝出了一堆的性骚扰秘闻,曾经的奥斯卡哈维已经成为过去…
……
“《为奴十二年》主要讲述的是奴隶制和美国的政权,奥斯卡最近几年确实很讲究向主流文化靠拢,“少数族裔”、“种族歧视”、“同性恋问题”、“反基督教文化”,这是近年来所有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作品的共同话题。”
“可是电影不应该沦为这样的工具!”
许辉故意做出义愤填膺的态势。
看起来简直要气爆了。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每一个国家在电影方面都有限定的制约条件,你们国家不是也一样嘛?”
根据美国宪法宪法第一修正案,禁止美国国会制订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妨碍宗教信仰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新闻自由与集会自由;干扰或禁止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这就从法律层面为美国电影后来的发展扫清了阻碍,特别是在题材方面,只要没有涉及违反联邦法律和地方法律法规的题材拍摄,宪法第一修正案会给予你必要的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只要能合法上映的影片,都是“政治正确”的。
奥斯卡的政治正确特指的是某一话题的民众接受度。
观海奥上台之后,黑人还有同性恋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我们国家的电影工业起步比较晚,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颁奖季的概念…”
许辉摆了摆手。
一个完整的颁奖季对本国电影的推动作用是很强大的。
可惜,到目前为止,被民众还有业内接受认可的电影奖项尚未能统一…
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无疑会拉低整个电影的工业体系的有序前进。
大卫丹比端起了面前的红酒杯:“说回《天堂电影院》,那是一部很美好的作品,尤其是结尾的时候,当多多孤独的坐在放映厅看着艾佛特剪辑的片段,有一刹那,我找回了电影的魅力!”
“…电影是很美好的东西,我之所以决定做一个导演,是因为我相信自己可以拍出美好的作品,电影的意义和读书的意义是共通的,本质上都是可以让观众体验不同的人生!”
“时代变了,今年的几部电影我都有看,《为奴十二年》、《华尔街之狼》、《达拉斯马家俱乐部》,明显能感觉到不管是导演也好或者演员自身,都在拼了命的往重口味方向去演绎…”
“大师缺席?”
“对!大师缺席!”
大卫丹比对这句话很欣赏,拉着许辉开始谈论起了电影大师们…
……
基本上就是这样,许辉作为新人,需要不停的参加酒会、派对,然后公关团队的人会各种游说一些影评人或者评委们。
经常可以看到,当某人开始夸赞另一部电影或是明星而不是他们的电影时,他们将立即开始就这部影片或是参演明星进行长篇演讲,突出自己影片的艺术优势、高尚主题,以及赞美他们艺人出色的表演。“他难道不棒吗?”
这也算是某种形式上的洗脑。
如果一个评委声称他们不被公关所影响,那么他就是在自欺欺人。
因为这些公关活动,正如任何形式的营销或者广告,旨在从潜意识和感情层面上影响评委,就像电影本身。
公关活动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奖项的评委,他们也在公众领域影响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导向。
《天堂电影院》在《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华盛顿邮报》包下了一整版的版面,详尽叙述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老实说,许辉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而且有点担心钱会打了水漂…
到目前为止,《天堂电影院》的累计票房是4200万美元,已经很高了,在一干种子选手里面,《天堂电影院》的票房可以排进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