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絮巾,这东西还是方立安发明的。
春天,林子里有飘絮,方立安跟着飘絮找到了产絮的树。这种树,他以前没见过,瘦长的叶子蜷成一团,裹着絮。秋天结出的果实口感似蜜,方立安给果子起名蜜香果,树就叫蜜香树。
蜜香树春天产絮,秋天结果,方立安摘了絮后,简单粗暴地压在敦实的陶罐下,不消几天就结成一块了。只是这种法子做的絮巾并不结实,泡水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散开。
部落里的孩子们对“干净”只有一个朦胧的意识,但大人们说了,洗干净了睡炕,不洗干净睡地上。
虽然炕上地上孩子们无所谓,甚至都挺乐意睡,但随着气温降低,暖暖的炕便变得诱人起来。为了睡炕,泥猴子们齐齐退了土性,每天用热水擦的干干净净。
看着娃娃们雪白干净的脸庞,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方立安心里又起了新的念头。
或许,他可以教孩子们识字明理,从娃娃们抓起,从人类的起源抓起……
这个想法在方立安的脑海中滚了又滚,终究还是被他按捺下来。
识字明理虽然有助于长期的思想教化,但短期内对大家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万一大家接受不了,还容易引起抵触和逆反心理。说来说去,还是要根据族人们现阶段的需求,选择性地教导。
虽然房子建成了,但五个土窑并没有被大家就此抛弃。
阳和方立安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年冬天暂且搁置,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天气升温,再继续烧砖。
部落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一间房是远远不够的,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房子。
只是孩子们如今还小,暂且不急罢了。不用像前两年那样,一年到头没个休息,不停地赶工期。但也不能太慢,五个土窑,前前后后花费三年,才完成一间房。孩子们见风长,下一间房得在五年之内造出来。
方立安表示赞同后,阳才把他的想法告诉族人们。
族人们没有意见,他们习惯了听从首领的指示,更何况,如今的日子是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不用在丛林中奔波,疲于和野兽拼命;不用担心吃完了上顿没下顿;不用在寒风刺骨的深冬出去觅食……
这样的日子,简直像生活在天堂里。(族人们一齐:天堂是什么?)
阳不仅提出继续造房子,还对来年的生产做了一个大致的安排,春耕、秋收,中间还要穿插着打猎、捕鱼、采集果实。
族人们对此并不反对。吃了三年的粮食,他们对自己的食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小米和花生虽然可以用作饱腹,但如果只吃这些,他们也会想吃肉。不吃牙痒,心里难受。
再比如果子,经常吃吃也是很好的,甜甜的,脆脆的,特别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