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檬思考了一会儿后,就把这本书塞回了书架,说:“我先不看了,等我英语水平再高一些后,我直接阅读原文作品!”
方思思考后,追问道:“佛经也算是主观性的作品吧,为什么翻译成汉语后,还能受到民众的欢迎?”
秦寒想了想,说:“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就再说一次民粹问题,为什么我说大家不要做一个民粹主义的人,因为狭隘和偏见会拉低一个人的层次和人格!
佛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佛教从唐朝开始基本已经融入到了中国文化的血液里,你说这门学问,它算不算国学呢?”
小伙伴们思考了半天,秦孝川有些惆怅的说:“这个问题确实难!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影响了佛教!可以说我国的佛教已经本土化很严重了,但是佛经里面的人物名字却又都是梵文里面的名字,这就很尴尬!”
秦寒继续说:“我的观点是,狭隘的国学思想只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文化自卑!所有自信的文化,一定是包容的!你们都能感受到我对唐朝的喜爱,为什么我这么喜爱唐朝?
因为,我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璀璨的文化名城就是大唐的长安!
大唐的长安,是人类历史上文化的最高峰!哪怕是到了现代,依旧无法超越!不是我狂妄,像现在的文化名城巴黎、伦敦,在大唐的长安面前,就是个弟弟!
为什么这么说?
大唐允许摩尼教传教、允许袄教传教、允许玄奘取经宣传佛教、甚至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景教,这个在西方被视为异端的基督教分支,都能在长安城生存!
这种包罗万千的雄浑气魄,只有大唐有!也唯有大唐有!
现在我问你们,大唐的文化是什么文化?”
方思马上回答:“当然是汉文化啊!举世公认的!”
秦寒点头,说:“这不就得了!接纳了这么多不同的文化,大唐的文化,还是汉文化!这就是最好的明证!因为大唐足够自信!
所以,请记住,包容是自信文化的必要标志!排他的文化,一定是自卑的!”
方思最初的问题,秦寒没有回答,但是方思已经得到了答案:“所以,佛教能够在我们国家传播,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本土化了!
虽然很多教义还是和印度的佛教相通,但是我们本土的佛教已经有了自己的内涵!”
然后,安小草也恍然大悟的说:“难怪,秦寒你一直很不喜欢那些拿华侨的成绩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因为华侨,人家有自己的祖国啊!”
秦寒赞同的说:“就是这个道理!佛教有它的发源地,不过,当它在中国生存了这么久之后,虽然它同样还叫做佛教,但是中国的佛教是中国的佛教、印度的佛教是印度的佛教,不要排斥!
同样的道理,世界上的华人华侨都源于中国,不过,人家世代都在国外成长、生活,虽然他们还是华人的基因,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祖国,他们有自己的国籍,不要自我感动、觉得人家还会怀念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