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蒙曼说唐之武则天书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得偷偷摸摸的,这既不方便也不好看啊。流言飞语已经遍布宫中,皇帝的形象也会因之受损啊。李治本来早有此意,但是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招纳新欢肯定要经过她这道关。王皇后素来端庄严正,这样违背伦常的事情怎么好意思跟她提呢?李治一直在心里思量,但说不出口。现在王皇后主动提出接纳武则天,对于李治而言,真是喜出望外,说皇后你真是贤惠啊。两人本来各怀心事,结果却阴差阳错,一拍即合,武则天没费什么周折就重新回到后宫,这是她命运转机的第一步。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重返后宫(2)

这次进宫武则天是什么名分呢?没有名分。从最底层做起,当一个普通的宫人。此时的她,已经二十八岁了,是芳龄二十八,不是芳龄二八,已经是个大龄女青年了,距离初次进宫,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当年“见天子庸知非福”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但是她得到什么了?空空如也。甚至还不如当初了。当初好歹还是一个五品的才人,现在什么品级都没有了,得从最基层干起。真是红颜渐老,一事无成。面对命运的捉弄,便是武则天这样的巾帼英雄,也不免在无人的暗夜里发出一声叹息。那么,武则天这十几年是不是真的就白过了?从她一生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不能这样说。当初她进宫时,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青涩少女,说话做事不知轻重,想要争宠都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现在经过十四年的生活历练,她已经成熟了。她知道皇帝的所思所想所好,对于后宫的人情世故,也已了然于心。生活已经给了她足够的经验,这个时候她再出招,就不会像当初驯狮子骢那么冒失了。

晋位昭仪

进宫只是第一步。武则天的地位还不稳固,她必须继续向前。她要走的第二步就是奠定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怎么才能在后宫站稳脚跟呢?经过深思熟虑,武则天认为,有三种人决定着她今后的命运。哪三种人呢?第一,皇帝;第二,皇后;第三,宫女,特别是伺候皇后和萧淑妃的宫女。这三个方向她觉得都很重要,她要去打感情牌,要把这三种人都拉到自己的麾下来。

对皇帝,她“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就是不惜委曲求全,来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当初那个锋芒毕露的武才人,摇身一变,又多出了不少温柔多情的成熟风韵。对于皇后,她“下辞降体事后”,卑躬屈膝、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后,念念不忘皇后的再造之恩,随时准备为皇后效犬马之劳。她再三表示:皇后,您对我的恩情有若皇天后土,您是我的再生父母,今后您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对宫女,武则天“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她先是小心观察,看见皇后薄待那个人,就去跟她结交;皇帝赏赐给她的东西,她毫不吝惜,倾其所有,和大家分享,到处称姐道妹,广结善缘。那结交宫女有什么用处啊?对皇帝和皇后我们能懂,那是总裁嘛,最高层,那需要巴结;宫女有什么重要的,也要这么小心翼翼的?咱们不是有一句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小鬼有时候暗中踹你一脚,你半年都缓不过劲儿来。而且小人物可有着大作用,战国时期孟尝君招纳鸡鸣狗盗之徒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就这样,武则天向三个方向同时出击,打的都是感情牌。

结果如何呢?她赢了,三种人对她评价都很高。皇帝“谓能奉己”,说她能够侍奉自己。这不得了啊,这是一个老总对一个最低级员工的评价啊,很好!皇后“喜,数誉于帝”。皇后很喜欢她,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她。这可是公司的副总裁在总裁面前说一个员工的好话啊,说咱们这人才引进得对,没看走眼。宫女们呢?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宫女都和武则天交上了朋友,从此“后及妃所为必得”。就是说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她把宫女都变成“克格勃”,在宫内建立了一个广泛灵敏的情报网。

武则天得到宫廷上下的一致认可,地位很快就提升了。《资治通鉴》说她“未几大幸,拜为昭仪”。昭仪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是二品,地位仅次于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从一个没有品级的宫女,一跃上升为二品的昭仪,可以说是火箭式地上升了。好运气还要接着眷顾她,永徽三年十月,她又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取名李弘。武则天有了封号,又有了儿子,她的地位终于稳定下来了。入宫后的第二步也顺利地走完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淑妃失宠

此时,王皇后让武则天入宫的目的完全达到了,萧淑妃被冷落到一旁。一个直接的证据是,武则天入宫以后,原本生育频繁的萧淑妃再也没有新的生育记录,可见皇帝不怎么到她身边去了。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武则天打败宠冠后宫的萧淑妃,有什么秘诀呢?除了我们刚才说过的找准方向、广结善缘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有,而且非常关键。原因就是,她们和唐高宗性格的契合程度是有差距的。

我们曾经在第一集分析过武则天不能得到太宗宠幸的原因:太宗本身雄才大略,因此他喜欢胸襟宽广、外柔内刚的女人。武则天不符合这些特征,因此不会得宠。那么唐高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我们也总结过高宗的性格,他仁懦,就是比较窝囊,因此喜欢坚强泼辣的女性;他有点恋母情结,因此喜欢成熟、有权威感的女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姐弟恋的倾向。明白了高宗的这些性格特征,我们就清楚武则天和萧淑妃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了。

萧淑妃符合哪些条件呢?她泼辣爽利。有什么证据呢?永徽六年,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为了确保胜利成果,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萧淑妃。萧淑妃临死之前,对武则天破口大骂,说:“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她说阿武是个狐狸精,她*皇帝,把我害得好惨啊,希望来世我变成一只猫,她阿武变成一只耗子,我掐住她脖子,活活把她掐死。这种说法所表现出的凌厉气概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当年驯狮子骢的武则天。此刻的萧淑妃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豪爽泼辣,有着让人难忘的鲜活的生命力。也许,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萧淑妃,让唐高宗怦然心动的都是那样一种感觉吧。

但是,武则天所拥有的远不止是坚强泼辣,她还有着让高宗由衷钦佩和依恋的成熟。我们刚才所说的“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就是成熟的表现。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沉着冷静,能屈能伸。这种成熟,是太宗朝十多年的冷落和感业寺千百次的等待、失望所赐给她的礼物,这种成熟来源于残酷生活的锤炼和打磨,这是长期生活在顺境中的萧淑妃所不具备的素质。因为同样具有爽朗泼辣的性格,所以萧淑妃和武则天都能吸引唐高宗;又因为一个成熟一个生涩,萧淑妃终于在争宠过程中败下阵来。她有的优点武则天都有,而武则天有的优点她却没有。在优秀与更优秀之间,唐高宗选择了更优秀的武则天。现在,武则天已经有了傲视群芳的资本:在后宫之中,她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

武昭仪的野心(1)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武则天的野心没有止境。以李弘的诞生为标志,她的理想已经发生变化,她开始对皇后的位置想入非非了。这就是她要走的第三步。随着她理想的升级,她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也即将发生逆转。

李弘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呢?从李治的角度讲,李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是,给这个孩子起名“李弘”,却显得不同寻常。“李弘”是道教的一个谶语。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在全国流行开来。为了收揽人心,它到处宣传说早晚有一天,太平盛世会降临的。说太上老君只要一降临凡世,天下太平的景象就能出现。而老君的化身,就叫做李弘。什么时候李弘出生了,就意味这老君出世了。好多次起义都打着李弘的旗号进行,因此李弘的政治意义在当时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武则天从小熟读文史,是一个爱玩文字游戏的人,她一直笃信文字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给儿子取名李弘,显然是她的主意。这个名字包含着她对孩子的无限期望。她希望这个孩子将来可以当上皇帝,而且开创太平盛世。如果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又是什么呢?所以说武则天的野心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欲望是无止境的,她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后宫有一个稳定的位置了。

李弘一出生,王皇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引进武则天,确实打败了萧淑妃,但这个结果不仅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倒让她陷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了。萧淑妃的儿子仅仅封为雍王,已经让她如临大敌,而武则天直接暗示她,我的儿子要当皇帝。这样,武则天和王皇后的蜜月期结束了,昨天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头号敌人。而萧淑妃自从武则天进宫,地位就一落千丈,对武则天自然也是恨之入骨。在这种情况下,两颗仇恨而寂寞的心贴近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握手言欢,结成了反武统一战线。所以说,后宫的关系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利益,王皇后和萧淑妃尽弃前嫌,共同战斗,她们“递相僭毁”武昭仪,一个接一个地向皇帝投诉武则天。

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已经出手了,那武则天是吃素的人吗?她也就出手了。她一改刚刚入宫时谨小慎微的态度,整天在皇帝面前说这两个人的坏话。但是,她们吹风归吹风,李治这时候的态度可以说是首鼠两端,哪边他都不想得罪。比如说王皇后找到他了,说武则天这个人太坏了,她是个狐狸精。唐高宗就马上灭火,说,皇后,你说得对,我会对她严加管教。武则天哪能吃亏啊,马上也找他说,王皇后老欺负我,还呜呜咽咽做柔弱状。唐高宗一看也表态,说,宝贝,你放心,我收拾她。那么,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哪边都不得罪呢?因为他是皇帝,皇帝的心思可比我们多,他要把握大局,不能因小失大。虽然他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感情已经淡漠了,但她们的出身和家族势力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对于武则天,他的确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是他也知道武则天的历史太不清白。对于皇帝来说,政治利益还是最重要的,他不能为感情放弃太多的东西。

武昭仪的野心(2)

他这样首鼠两端对谁有利呢?对王皇后有利,对武则天不利。因为王皇后有强大的背景,地位相对比较稳固,适合打持久战;而武则天拥有什么呢,她拥有的只是李治的感情。而感情,特别是皇帝的感情,又是最不可靠的。萧淑妃就是现成的例子。一年前皇帝和她还如胶似漆,现在却对她冷若冰霜了。如果拉锯战继续下去的话,很可能又有新的人物取代武则天,那她可就一无所有了。所以武则天心急如焚,想要打破这种胶着状态。为此,她必须加重对王皇后她们的打击力度。那么她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出手呢?

请看下集:冲击后位。

。 想看书来

一 小公主死亡之谜(1)

王皇后性格简重,沉稳端庄,你说她乏味可以,但是别人很难抓住她的把柄。所以武则天虽然在她身边布下了重重情报网,那些宫女也络绎不绝地来向武则天汇报,王皇后今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穿了什么,说了什么,但是始终抓不到大错。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一门心思琢磨一件事,日思夜想,总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武则天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皇后的位置可就摇摇欲坠了。帮助武则天打开突破口的,就是让武则天背上千秋骂名、成就了千秋帝业、同时也造成了千古之谜的“小公主死亡事件”。

大约在永徽四年(653年)底或者永徽五年初,武则天的长女降临人间。这个小女孩生下来是粉团一般可爱,武则天视为掌上明珠。小女孩出生不久,王皇后前来探望,但是,在王皇后离去之后,小公主就离奇地死了。小公主之死使得唐高宗李治认为王皇后就是杀婴凶手,从而产生了废掉皇后的念头。因为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武则天向皇后之位发起冲击的过程中,而武则天又因此得到了好处,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是武则天制造的一个阴谋。种种版本,众说纷纭。一片历史烟云之中,我们仿佛只能看见孩子伸出的双手。那么小公主到底为何离奇夭折?历史的谜团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唐会要》里讲:“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就是说呢,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猝然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史学家在记载的时候可没讲,只讲了死亡这一客观事实。那么武则天呢,她就利用了小公主的死亡,上奏皇帝说王皇后杀死了这个孩子,然后就导致了唐高宗态度的变化。按照这种记载,武则天是利用了这个机会的。

但是在另外一些史书中,武则天就不是利用机会了,而是成了杀人凶手。比如《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说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然后王皇后按照母仪天下的规矩,前去探望,她去的时候武则天找了一个借口溜走了,不在现场。王皇后看望的毕竟是情敌所生的孩子,她怎么可能有什么实在的兴趣呢?所以很快也就离开了。武则天又偷偷地溜回来,拿小被子蒙住这孩子,把她捂死。然后重新布置了现场,自己又悄悄离去,在外面等待着皇帝到来。她知道皇帝爱屋及乌,已经形成习惯,每次退朝就急急忙忙地先来看望孩子。这一天,他又如时而至了,武则天装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样子迎上去,两个人一起走进了婴儿房里。可是,揭开小被子一看,傻眼了,活泼可爱的孩子怎么转瞬间就没了呼吸?武则天这时候转喜为惊,大惊失色。可是诸位,她虽然大惊失色,却没有忘记过问几个关键的问题,这孩子怎么会死呢?这是谁干的?这段时间有谁来过啊?宫女吓得都晕菜了,这可是重大责任,出重大责任事故了,赶紧说谁也没来过啊……哎,王皇后刚刚来看小孩来着。这个时候,武则天马上又转惊为悲,嚎啕大哭,肝肠寸断。在这种场景之下,唐高宗的大脑也就短路了,失去辨析能力,马上脱口而出,说:“后杀吾女!”她过去就和萧淑妃一起诋毁武昭仪,可我没想到她这么狠毒,居然报复在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这一记载表达的信息是,小公主不是自然死亡,换句话说,武则天不是利用了这件事,而是直接导演了这场悲剧。是她精心策划了阴谋,亲手杀死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 小公主死亡之谜(2)

所以,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找到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也是唐高宗心目中那个版本,王皇后杀了小公主。第二个版本呢,就是《唐会要》的记载,小公主不知道怎么死的,可能是自然死亡,然后武则天就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次死亡事件。第三个版本就是刚才《新唐书》所说的版本,武则天直接制造了这个事件,她亲手杀死了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

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更可靠呢?我个人认为,武则天杀婴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什么呢?有三点理由:

第一,王皇后没有杀死小公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