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虎魂十三代滑膛弓怎么样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br>

赵前沉思良久:“俺不求高官厚禄,唯愿子孙衣食富足平安。”

刚八门点头又摇头,欲言又止。末了,悄声低语道:“和你说两件事儿吧。”

烛火骤然晃动,赵前问:“啥?”

“咱这疙瘩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哦?”赵前吓了一跳。

刚八门叹气:“天机不可泄。”

赵前背上的汗毛竖立,“你、你说啥?”

刚八门的声音更加低沉:“老张家还有……”他止住了话头,伸出三个手指晃了又晃。

赵前想半晌,问:“那件事呢?”

刚八门说:“你给我留块地,我死了和你搭邻居。”

赵前惊讶万分,问:“搭啥邻居?”

秋收以后,赵前开始不声不响的圈地建造影坟,坟地四周围起了青砖围墙,还特意从外地买来了价格不菲的花岗岩。当石柱耸立起来的时候,埋头干活的瓦匠们感到了从脚底深处传来的震撼,这震撼由远及近地动山摇,若波峰浪涌,如万马奔腾,像虎的长啸,后来有石匠证实旷野里滚过一道弧光,弧光幽蓝幽蓝的,恍如灵魂出窍一样诡异。附近有几户人家的房梁“咔吧”一声断裂开来,人们惊恐无比地认为:“真悬,八成是地气冒出来了吧?”

不管历史文献包括安城县志在内是否留下记载,民国十七年初冬安城县发生了一场地震。这一次较低烈度的地震,危害不算严重,除了老虎窝、猛虎亮一带震感明显外,其余的地方多数鲜有察觉。小儿科式的地震谈不上恐怖,不足以震撼安居乐业的士绅百姓,即便在老虎窝,其影响也不过是房屋摇摆几下,鸡上树狗跳墙老鼠过街而已。

地震发生在晌午,初冬的阳光透过木格窗,将室内涂抹成懒洋洋的混黄。火炕烧得滚烫,垫上褥子依然烙屁股,老太太端坐炕上,全神贯注地捉虱子,家什的摇晃摆动以及随后的喧哗一点也没能打断老太太捉虱子的积极性。吸饱了血的虱子圆滚滚胖乎乎的,在褂子的针脚和皱褶处隐藏着,或者缓慢攀援着。金老太太举着褂子吃力地寻找,蜷蛐的后背更加佝偻,裸着上身,松弛的皮肤以及干瘪如袋的乳房一览无余。一旦发现了虱子,老太太就快活得孩子似的叫起来,一边凑到眼底下欣赏一边嚷嚷你往哪儿跑?津津有味兴致盎然。在金老太太颤巍巍的用两个大拇指甲的夹击下,虱子们被依次挤死了,劈啪的声响听起来蛮令人振奋,鲜红的虱血染红金老太的指甲,就像涂上了一层胭脂似的,她会朝指甲上啐口唾沫,然后使劲将血迹擦掉。

大地瞬间的颤栗过后,清醒过来的赵金氏冲进屋来,抓起衣裳披在老妈的肩上。金老太阻止了女儿的行动:“慌啥哩?”她的胸腔仿佛一架破旧的风箱,说起话来丝丝漏风。她吩咐女儿道:“给妈挠挠痒。”赵金氏哭笑不得,只好把手放在老娘的背上,十指像耙齿似的一上一下,咯吱咯吱地挠,老女人闭上眼,嘴里哼哼地舒气,样子甚是舒适。老太太对地震有独到的认识,她说:“人站在鳌鱼身上,这大鳌累的想喘口气,一翻身就直晃荡。嘿嘿,丰年好丰年好,地动山摇,叫花子扔瓢哩。”

地震的发生完全和立影坟巧合,似乎证明了“地气”的存在。一丝惊慌之后,赵前站在坡地上眺望柳津河对岸的老虎窝小镇。冬日正午还不算冷,但是在旷野里呆得久了,还是感觉到寒风砭人肌骨。远远地,围墙里露出许多灰色的屋檐瓦脊,一大群鸽子忽高忽低地飞旋,在小镇上空掠过金属般的光泽……

令人吃惊的消息不断传来。先是东北易帜了,东三省实现了与全国的统一。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联合发表的通电被眷写成告示四处张贴,通电上说:“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张作霖时代的五色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易帜的新鲜感还没有过去,人们再一次感到震惊:杨宇霆、常荫槐被枪毙了。说起杨宇霆真可谓是无人不晓,即使闭塞的老虎窝依然有所耳闻,因为杨宇霆一直是老帅张作霖的心腹和助手,位高权重大名鼎鼎。《致三省父老电》的告示赫然张贴于火车站,不管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老少爷们几乎全去看了,这是人们难得的谈资。在众人央求下,荆子端大声朗读了告示,结尾处这样写道:“务使东省治理日进有功,地方共臻宁谧,不但有以报大元帅在天之灵,亦可使死者甘服于地下。掬泪陈词,伏希公鉴。”

荆子端原来是前清末年的秀才,清王朝的覆灭使他功名无望,穷途末路之际闯了关东。当年经县知事李维新引荐,来老虎窝做教书匠,冬去春来一晃儿已经十三四年了。眼见得老虎窝的人丁稠密,来官立学堂读书的孩子经历了一茬又一茬。荆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戒了烟仍然不停地咳嗽。严寒地区的病肺气肿哮喘病很常见。这个冬天里,他总是没来由的伤风感冒,不住地流鼻涕打喷嚏,鼻子捏得红肿,呼吸有些困难。荆先生身边没有女人,儿子在邮政代办所忙着脱不开身,没有人照顾。病得躺在凉炕上,学堂只好休课了,满街乱跑的孩子们惊动了老牟等人,才知晓荆先生病得不轻。

第十七章(3)

养生堂在老虎窝西街上,左手边是徐家大车店右侧是佟氏木匠铺。坐堂开诊的是程瑞鹤,程瑞鹤系安城县德合隆大药房戴先生的徒弟,学技六年方出徒,悬壶济世。药店的规模小,只挂了一个幌儿,所以老虎窝上的人就有些怀疑,怀疑归怀疑,头疼脑热等闲小恙还得来看医生。程瑞鹤谨慎谦逊,孜孜不倦研读《内经》、《素问》、《伤寒》、《本草》等医书,诊断处方时总要斟酌再三,制作丸散膏丹也是细致非常,闲暇时他喜好舞文弄墨,提笔运腕颇有颜筋柳骨的况味,养生堂药房的中堂高悬“慎耕杏下”的匾额是他自己书写的,两侧

还有楹联:“利病何嫌口苦,回春总俱婆心”。见老牟来药房,程瑞鹤二话没说就跟着去了荆子端家出诊。程瑞鹤把脉良久,笑笑说并无大碍,仔细辨证论治,认为肺肾阴虚,复感风寒之邪,寒邪化热,需解表散风驱热,表本兼治,如不调理将积重难返,于是挥笔开方。老牟不懂医术,但知道方子越大医生的水平就越差,所以特意查看一下。老牟展开药方,上面开列了十二味:桑叶六钱、杏仁三钱、黄柏四钱、双花三钱、菊花六钱、薄荷三钱、陈皮四钱、连翘三钱、桔梗四钱、黄芩四钱、前胡四钱、玄参六钱。

荆先生连服三付汤药,烧退了鼻涕流的少了,气色见好,咳嗽转轻,但嗓子仍红肿难忍。程瑞鹤说重症得用重药,再吃五天吧,在原方基础上调换了药方,去掉黄柏、双花、菊花、桔梗、黄芪、陈皮、薄荷七味,增用百合、生地、甘草、枸杞、山药、二冬、当归等几味。三天后,荆先生不再咳嗽了,但人消瘦了许多,眼窝深陷,胡子疯长。孤独落寞的荆先生每天准时地去学堂,高高瘦瘦的身材笼罩在灰白的旧棉袍里,看上去简直像是冬天光秃秃的树木。瞧着荆先生孤单单蜷蛐的背影,老牟说:“没有女人哪行?”据说荆先生是有女人的,女人在热河老家没有来关东。至于什么原因,不能问也说不清,这是个迷。荆先生对个人的私生活历来守口如瓶。赵前老早就说过,“荆先生真是个怪人哩。”

荆容翔是荆先生的儿子。模样很怪,脸长脖子长,胳膊腿儿都长,走路软塌塌的摇晃,像是脱了节。有人说他下生时,叫接生婆给抻长的。荆容翔念了六年书,前两年是私塾后四年是官办学堂。父亲一直是他的老师,当爹终于看透了儿子不是块读书的料,只好由他自便。荆先生教书为生,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做买卖又没有本钱,十七岁的荆容翔无所事事地在家混了一年多。荆容翔自己看好的是剃头手艺,想托人作保去城里学徒,荆先生竭力反对,说剃头修脚是下九流中的末流,替人理发刮脸纯属辱没祖宗。后来经老牟联系,连老板爽快担保,荆容翔做了邮政代办,荆家父子很高兴,就在学堂墙外盖了间偏厦子,一块白地绿字的匾额挂在墙外面,上书:老虎窝邮政代办所。荆先生很感激老牟和赵东家,好歹儿子有正事可做,送信的是低俗些,可总比木匠瓦匠石匠铁匠剃头匠挑水匠喇叭匠强得多,有碗饭吃就行呗。

东兴长杂货铺连掌柜的是赵前的新朋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帮穷,富靠富,他们互相欣赏,言谈自是投机,彼此间往来多了起来。东兴长是老虎窝最大的商号,坐落于老虎窝街中心街口处。仅仅十年光景,东兴长就由无名小铺脱胎换骨成了大店,其老板也由当初挑八股绳的小贩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富商。连老板大号连世旺,祖籍河北抚宁,为生活所迫,十六岁时给财主挑水,终日疾苦,后随乡党闯了关东。他投奔了堂叔,在一家铁匠炉学徒,而后有了些许本钱,挑起了八股绳,倒腾点针头线脑儿,走街串巷做了小货郎,最后在老虎窝落脚安家。与其他人不同,连世旺是带着资本移民老虎窝的,凭着勤俭算计以及不可或缺的机运,生意兴隆,家境渐富。连掌柜的为人谦和,声音爽朗,目光淳厚,其谈吐气质决非普通商贩。此人身材细高,长袍马褂,衣饰整洁,伫立时颇有玉树临风的气质。但凡乡下人来镇子,都喜欢到东兴长杂货店歇脚打站,有事没事地唠几句闲嗑儿。如果要赶火车的话,尽可将东西放心寄存,大到马车爬犁小到随身衣物。东兴长杂货店门面气派,深孚信赖。临街一顺水的七大间青砖门市,大门居中,门楣上高悬黑漆金字匾额,上有隶书“东兴长”三个大字。各家商号都有护窗板,每天早晨营业打开护窗板,夜晚歇业关上。与其他店铺相比,东兴长的窗户护板最别具一格。总共六个大玻璃窗户,每个窗户对开两扇板窗,板窗刷着天蓝色的油漆,油漆溜光锃亮能照出人影来。木板窗刚刷上油漆时,乡下来的姑娘媳妇都忍不住上前摸一摸,惊讶得大呼小叫,连见多识广的爷们也惊奇:“这么新鲜的色咋染上的呢?”东兴长的伙计们都乐:“刷的是蓝油漆!外国的油漆。”

天蓝色的板窗可不止是为了好看,每一扇上头都写有广告,字体为工整清秀的黑色楷书。孩子们天天都要经过东兴长上下学,以至于多年以后他们依然清楚记得板窗上的文字:“日用百货一概俱全”、“绫罗锦缎丝绸布匹”、“衣帽鞋袜梳妆用品”、“烟酒糖茶南北点心”、“干鲜海味各种调料”、“居家杂货锹镐农具”,等等。东兴长的大门外树有一根两丈来高的幌杆,白地滚红边的绸缎旗子凌空高悬,上边写道:“喜待南北客,和睦东兴长”。入得店门,迎面是一排整齐的柜台和货架,地面为青砖铺地。店里大体有二十几节柜台,一字排开,很有大买卖的气派。柜台也叫栏柜,多是由上好的椴木或者红松制做的,大漆油面呈栗色,质地厚重手感光润。栏柜的里头没有隔断,放些大件货物,小件的商品陈列于货架子上。各家商号的货架栏柜样式大同小异,尺寸规格相同,柜台高三尺阔二尺,俗称三尺柜台。靠东侧的柜台上头摆放着成卷的布匹绸缎,西头则陈列着糕点果子。

第十七章(4)

老牟、赵前常去东兴长杂货铺,如果连老板不忙,三人坐而论道,慢吞吞地抽烟喝水,说古论今天南海北地闲聊。倘有兴致喝酒,就会喊上荆先生、程先生两个。老虎窝没有宗亲族长,很显然,他们五个是老虎窝的元老,是体面人物,奇*書网收集整理或者说是小街的主心骨。除了议论国家大事、各地奇闻以外,诸如邻里纠纷、子女不肖、鸡鸣狗盗等诸多杂事,也要由他们评判定夺。小街的炊烟袅袅,小街的故事悠悠。山林轮回有序,冰雪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年当中六个月不长草,有的是闲工夫。老牟等人心安理得地以老虎窝的当家人自居,慢条斯

理地消磨时光,日复一日看树静人闲,年复一年观云影山移。

邮政代办所单调乏味,做久了人显得木讷机械。荆容翔干了一年多,每天办理邮包、挂号,给镇上的各商号店家送信。乡下的来信统统放到柜台上的木格里,一个村子对应一个格子,事先分好,各村屯的人来镇里都来看有没有信件,有就捎走。随着人口增加,老虎窝的邮件越来越多,代办所除了包裹信件以外,还开设了汇兑。县邮局发下来一个铁柜子,看起来相当的郑重其事。邮政代办的工钱不多,但算得上是一门差事,荆容翔心满意足。每天早早开门,然后更换日戳,换完日戳的日期后,总会很惬意地在胶皮垫子上砸上几下。没有业务的时候,他会一丝不苟地填写路单,准备好接站送站的交接手续。他要周而复始地去接两班火车,早上一趟傍晚一趟。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周天寒彻,荆容翔起大早来接火车。早班车是从海莲开来的,在早晨七点钟到达安城,途径老虎窝时天快亮了。数九隆冬天亮得晚,整个世界凝固在灰色的基调里,一切都淹没在朦胧的暗雾之中。远处的村庄和树林,都化做了疏淡的剪影,就连车站近前的灯柱也看不出一点儿立体感来。钢轨闪烁着寒光,静静地卧在冻土地上,从远处而来又向远处而去。天空中,无数的晶体粉尘飘然而降,在火车灯光的映照下像繁星一样闪亮。那不是雾,不是雪,而是霜,每一个亮点都是一颗微小而精致的冰粒。黎明时分的小站掩映在雪野深处,氤氲着淡蓝而清亮的光芒。慵懒的旅客刚一下车,就会被凛冽刺骨的寒风打一个激灵,睡意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旅客还没等走出车站,就无一例外地浑身笼罩了白雾,身上的雾气很快变成了一层绒毛样洁白的霜花,挂满了他们的狗皮帽子、领口、睫毛和鬓发。接完站,荆容翔扛起邮袋就走,一路走得气喘吁吁,口中的哈气缭绕,这样他就不会感觉到冷了。

一阵呛人的蓝烟散去,炉子点燃了,铁皮烟筒烧得呼呼做响,室内的温度缓缓升高,荆容翔的手脚活络起来了。他在铁炉子盖上热点儿苞米面糊糊,趁热吃了,心头荡起融融的暖意。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出门一望全是洁白的雪,村子里、屋顶上、墙上、柴禾垛子上都覆盖着厚厚的雪,就连树枝幛子的木头杆子上面,也稳稳地堆着馒头似的雪团。隆冬老虎窝的早晨是温馨的,灰白色的、青灰色的炊烟从房脊雪堆里升起来了,无声无息地摇曳。狗的叫声越来越欢快了,人们推开了冒着热气的房门,走出了自家小院。于是街头上雪开始低吟浅唱,在每个人的脚下,发出没有区别的“嘎吱嘎吱”的声响。

有人悄悄地走进门来,带来一身寒气。荆容翔猛一抬头,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来人摘掉军帽,笑声把木格窗震得瑟瑟颤动:“不认得了?我是王宝林呀,没长两个鼻子吧?哈哈……”灰呢子军服上的铜纽扣闪亮,使得笑容愈发灿烂夺目。狭小局促的代办所更显军人的高大,王宝林的手掌是那样的宽厚,紧紧地握住荆容翔的手,摇了又摇,晃了又晃。

王宝林从讲武堂毕业后,在陆军独立第二十六旅六百三十五团服役,官至少校副团长。老旅长举荐他,调吉林任教导队队长。上任前,绕道回家探亲。在老虎窝人眼里,他简直是一种偶像,周身洋溢着神奇的光辉。细心的母亲一眼就发现儿子的右腿有些跛,而王少校却憨憨地笑了,说:“不碍事,小伤。”老少乡亲在王家的火炕上围了一大圈儿,王少校很是健谈,三言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