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格森”后膛装弹来福枪是英军佛格森上尉在参加英军镇压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在美国的前膛装药的肯塔基式线膛来福火绳枪的基础之上研制成功的,英军曾生产了100支这种新枪,装备了由他本人率领的一支百人队伍,有效射程提高到200米,最高射速每分钟六发,先进的程度更远远超出了当代的技术水准。
他在1776年向英军高层展示他的新枪,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生产了100支枪,并且让他招募部队组成一个身穿绿制服的轻步兵连到美洲作战。他首次上阵在1777年的白兰地酒之役把美军打得大败。在此役中他还瞄准了125码外一个正骑马离去的美军军官,大概是由於绅士的风度他没有对那军官背后开枪,殊不知那军官正是华盛顿!这就是著名的“未开的一枪”。
在此时的世界上,不管是大明还是欧洲,最先进的步枪也不过是前膛燧发枪。而在大明,虽然由毕懋康曾今发明出来过遂发枪,但是却并没有被朝廷应用在军事上。
如果说线膛枪的出现让火枪的射程和精度大大提高的话,那么后膛装弹的步枪则是让火枪的射击速度大幅度的提高。从此以后,在战争史上,步枪的作用才真正的压过了火炮。
再看可制造的大炮种类,从前装滑膛炮到前装线膛炮一直到后装线膛炮应有尽有。而炮弹也是种类繁多,不仅有当今普遍的实心弹,还有开花弹,甚至还有里面装了白磷的燃烧弹以及装了芥末辣椒等刺激性物质的“毒气弹”,看的萧毅是烟花缭乱。
甚至枪炮铸造厂还能生产一种用于单兵投掷的手抓雷。这种手抓雷就是后世的手榴弹的鼻祖。只是他的弹壳破片没有后世那么多,只有几十片而已,而且如今的火药还是应用的杀伤力并不完美的黑火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采用的还是点火的方式来投掷,并不是向手榴弹那样拉弦投掷。
但是即使如此,已经足够让萧毅兴奋不已了。这种大杀器不管是在两军对阵还是守城都是绝对的好用。
而大学的功能自然是不用多说,不仅具有研究各种技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船坞则是制造各种各样的船只,小到渔船,大到各种装了大炮的巨型炮舰,种类齐全,应有尽有。
至于新增的这些兵种,都是与新增的这些武器所对应的,自然也不消多说。
了解清楚之后,萧毅强迫自己压制住激动的心情,下令开始建造枪炮铸造厂及军事研究院。至于大学船坞等暂时还不着急,稍后再建。
随着基地升级的完成,建造速度也是大大提升。在天色开始昏暗的时候,五座枪炮铸造厂和一座军事研究院就已经建造完毕。
在军事研究院开始研究弹道学,无烟火药研究,火枪兵战术,掷弹兵战术等各种新型火器必须匹配的战术时,五座枪炮铸造厂也是开足马力,三座生产佛格森后膛枪吗,两座生产火炮。
三日之后,一万名肩扛崭新的佛格森后膛枪的士兵,一千名掷弹兵,一百门各式火炮就出现在了城南大营内。
另外,新训练出的一万骑兵也是威风凛凛的出现在校场,接受领主殿下的检阅。另外,从清流管调过来的四万配备轻甲,短刀,盾牌,头包红巾的僧兵也被调了过来。
这就是此次南征的所有兵力。萧毅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一个阿济格和吴三桂,他要横扫江西湖广之地,彻底解决他的身后之患。
有此雄兵在手,即使百万之敌挡道,也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秦王萧毅,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鞑子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景!
长剑锵然出鞘,直指芜湖!(未完待续。。)
三百一十章 毫无悬念
弘光元年11月27日,当天下人都以为此时应该率领大军在救援南昌途中的秦王萧毅却带领步骑兵六万余,大炮数十门出现在了芜湖不足三十里外的桃溪镇。
接到消息的清军英亲王阿济格惊慌失措急忙列阵迎敌,双方在桃溪镇以南十里的平原上摆开阵势,准备决战。
就在双方排兵列阵的时候,被清军先前占领的庐州府无为州却被萧毅手下大将李本深率骑兵突袭而占领,从而切断了阿济格难逃的后路。
而与此同时,接到秦王命令的水师何洪魁部也率水师沿江而下,在当涂附近巡弋拦截,以免清军沿江北上逃窜。
阿济格一部已成瓮中之鳖,无路可逃,只能硬着头皮与萧毅一决生死。
决战开始后,秦王萧毅将一万火枪兵摆在正面,分成三队九层,掷弹兵穿插其中,四万僧兵列于阵后,一万骑兵护着两翼,严阵以待清军。
清军仍然按照传统的战术,试图以强大的骑兵突击战术来突破敌阵,继而造成敌方士兵恐慌溃乱,再进行追杀。
无数的满清骑兵跨上战马,挥舞着马刀,嗷嗷如猛兽一般嘶吼着,组成密集的骑兵冲锋战列向敌阵冲去。
就在清军骑兵还在数千步之外的时候,定北军后阵却发出了阵阵巨响,随着一阵浓烟升腾,清军骑兵阵列中响起了一片惨呼,人仰马翻。
大炮继续怒吼着。五十门火炮全都换上了开花弹,炮弹在清军的骑兵队列中不断的落下,炸响,密集的阵列让清军无可闪避,每一发炮弹落下,都会炸起一片残肢断臂。
清军骑兵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但是却仍然悲壮的向前冲锋,仍然不愿意放弃八旗的荣耀。直如飞蛾扑火,虽明知一死。却义无反顾。
战争从来没有怜悯。终于有数千的骑兵冲过了大炮的最低射程。他们眼中泛着血红。嗷嗷叫做疯狂的挥舞着马刀,意欲将对面那些面色坚毅的敌军斩杀殆尽,为死去的兄弟袍泽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