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向左向右儿歌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10几分钟后邓师付打来电话,他说:“左兄,瑞士的气瓶不能直接加气,送一个气瓶过来。”老左开车带一名地勤取了气瓶送到气站。

事情是这样,瑞士铝合金气瓶嘴和气站的加气设备不能配套使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利用国产气瓶作媒介,用“冠军”的连接管一头接铝瓶嘴上,一头接国产瓶液阀嘴上,气站把气加到国产瓶内,通过国产瓶把气倒入铝瓶中。“冠军”的连接管一头是国际统一标准螺纹, 一头是铝瓶的螺纹,这样一来加气就得麻烦点,加完气老左说:“就把这个瓶放气站吧,等活动结束后再带回去。”

一切准备就绪,下午4点一台车装了3组器材,两台面包车(租一台)、莫队的小车,全体人员一起进入红旗码头起飞场地。老外对起飞场地非常满意,这里即宽敞又有草坪。对爱飞翔团队的工作表现更满意。他们进场后就开始了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这一天下午气象条件很好,偏东南风,1…2级,天气晴朗,好象老天也在欢迎国外朋友的到来。爱飞翔的飞行员、地勤个个精神振奋,工作中积极主动还多加几分小心,尽可能在操作中避免失误。

2007年事业与前途 10

左丹这时也很气派,身穿红色飞行服,带着飞球必备的指北针、高度表、GPS和其它小工具,在腰带上挂了半圈,看上去象将要出征的战士。黄琳和他悄悄地说:“好好飞,争口气!”左丹说:“放心吧,天气没问题。”下午的工作球由左丹主飞,并承担领航的任务,球上带瑞士的摄像师和翻译。这是瑞士来华第一航飞行,中外飞行员第一次在一起合作,现场气氛非常友好,大家对老外很尊敬,老外他感受到中国人对他们的礼貌,所以更显得象老朋友曾经有过合作一样,相互间非常协调,默契祥和。

组装时,小罗给“冠军”当助手,小莫给“亚军”当助手,小赖给左丹当助手,3组球同时准备,老军把地勤分配到各球队。

瑞士的器材都很轻,吊篮是铝合金框架,周围是厚棉布套上的,做工非常精细,上有边沿,下有底座,大小和国产AX…7型球相配套,因气瓶外挂,吊篮里空间利用率很大。4个气瓶都是挂在吊篮外小面两侧,有根带子连接气瓶手柄处,用钩挂在燃烧器支架上,然后,气瓶下半部用带子固定系牢。单头的燃烧器也是双管路分别给火,若一路发生故障,另一路可正常使用。试火后,声响偏大,火焰高,燃烧的比国产器材好。由于喷发的火焰大,燃烧器上基本没有碳灰。

球体连接时更简单,4个挂勾往吊篮支架上一挂就可以了。两个人抬球包象玩一样轻巧。于是大家都围着瑞士球观赏,都羡慕人家的东西好,球皮面料更好,用这样的球,不知能省多少时间和力气。

准备工作很快完成,瑞士总裁和“冠军”很满意,很高兴,竖起大拇指说:“OK,OK!”本来组装时可能用翻译解释,他们那里想到这支团队的业务技术竟如此熟练,包括国外器材一看就懂,根本用不着翻译指点。

瑞士飞行员的两位夫人是当助手的,开始还有些不放心,后来她们看到中国小伙子的工作状态,就靠后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事实上在中国民间也是一样,谁家有球,不管男女老少,都明白球的基本知识,都能当助手,这是热气球运动的一个特点。

接着,瑞士总裁对谁上那个球,负责那项工作任务都做了全面分工。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起球。两台风机起一个球,瑞士的球起的很快,大家一看,总裁飞的是标准球,“冠军”飞的是葡萄形球,3个球都竖了起来。

左丹飞的是西瓜球,因这个球象瓜瓣,从上到下按经线一副一个颜色,所以叫它西瓜球。还有一个南瓜球,是因球按纬线一圈一个颜色,所以叫南瓜球。爱飞翔俱乐部其它几个球的叫法:高峰的叫高峰球,李廷江的叫老大球,左丹的叫左丹球等等。后来老左感到叫起来不方便,和黄琳说改一下,黄琳也同意,为和中国航协比赛活动接轨一次改了两项内容。一项是为提高地勤人员素质,每名飞行员配一名专职地勤当助手;第二项是为球的平均使用,飞行员跟球走,地勤(助手)跟飞行员走,这样更利于飞行,利于球的专人管理。即球、篮、燃烧器配套使用,编号落实到专人。编号是:“好猫球”为1号,主要由高峰、李廷江、左丹负责使用,西瓜球为2号、李延江球为5号、高峰球为6号,由小赖负责,左丹球为7号,由小罗负责,南瓜球为8号,由小莫负责,湖南球为9号,由小纸负责。

从那以后,每天该谁飞就用谁负责的球,专职地勤负责组装、起球、跟踪、收球,这样一来使飞行员、地勤、器材分配实现了程序管理的规程。

左丹飞的是工作球,摄像师把机器、三角架在吊篮里准备就绪,翻译上了球,左丹按摄像师要求,起飞了。

左丹操作热气球首先平飞,然后上升,看样子是摄像师要拍大全景,这时他们正在遇龙河的上空飞行,距离瑞士两个球不远不近,都在摄像范围之内。

瑞士“冠亚军”的球起飞后,并没有上升,而是在地面慢慢地适应飞行。他们两个球都以白色为主色,兰色是企业的名称标志等,飞起来很漂亮。他们两球一前一后,忧闲地、浪漫地飘飞在中国阳朔遇龙河的上空。

左丹在前面,有时到风层飞的快,有时下降低空转平飞,等到后面的球上来了,他又把球拉起来。

半小时以后,他们飞的兴趣正浓,天气也好,趁人之美。地面的车队快到旧县附近,黄琳通过对讲机协调,左丹让车队到白沙金宝路待命,预计在那里降落。大车通过旧县,上公路奔白沙向金宝路驶去。小车因路况不好,调头(打湾)返阳朔走公路到指定位置。

在金宝路上,地勤人员都下车等待球的到来。远远望去,3个球的飞行路线基本一致,他们一会上升到一定高度,一会都降到低谷,一起一伏很有节奏。

左丹这时通知地面准备在山右侧采石场降落,瑞士总裁的球也顺山的左侧飞过来,后面是“冠军”的球。

左丹和瑞士总裁的球一左一右同时降落,总裁下降高度越过电线一拉顶就降到路上了。地面立刻展开回收工作,几分钟就收好了。收球时,老左感到瑞士的球又薄又轻气密性特好,虽然球好收,但气排不出去。瑞士老总把球几米折一下,折完卷起来装进球包,很痛快。

左丹越过山头看准确采石场拉顶速降,到地面利用反弹着陆,表现得很完美。

“冠军”看两个球落地后才慢慢地从后面赶上来,他到路上没拉顶,也没抛系留绳,球飞过了航,到路下面水田地上空停下,如果按平时裁客飞行,小莫、小罗他们把系留绳一抛,地面一接,就能拉到路上降落。而“冠军”不知怎么想的,就在这时,地面产生一阵回头风,慢慢地把葡萄球吹到路上,这即是巧合又是老天相助啊!事实上是“冠军”掌握得好,飞的精彩。

这次首航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外飞行员相互握手致意,中外客人互相打着招呼,听北京崔总说,老外非常满意,非常愉快。对左丹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赞扬,摄像师向左丹表示谢意。

左丹收球后,出了一身汗,没来得及休息,黄琳又让他开莫队的车去桂林机场接瑞士巴索集团公司香港分公司的客人,直到晚上10多点钟才回来。

第二天早晨,按计划飞漓江,起飞场地定在矮山公路,瑞士两球,左丹仍飞工作球。黄琳为答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邀请了阳朔有关领导和瑞士代表团同飞,为此按排李廷江、小罗两个球招待客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