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办事处副主任索朗贡布是团委书记出身,善于组织青年人活动。打听了一下他的下落,人家说他回那曲“接羔育幼”去了——他老婆生孩子。
被安顿在同一年进藏的同学熊亮兵家。说是同学,只是未见过面。十多年前,全国各地千余名大学生大举进藏,散布于全西藏各地区,互以“同学”相称,提起总有非常的亲切感。熊亮兵正在那曲开会。他爱人小肖在家,小肖从鱼米之乡的湖北调来高寒缺氧的双湖,用娇小的肩头与丈夫一道分担着生活。从小肖的言谈话语间,可以得知这对夫妻很恩爱;等我无意间翻阅了桌面上的台历,记事栏中只写给一个人的悄悄话,又分明可见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了。在精神与物质生活最贫乏的地方,爱情弥补了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肖该算是幸福的女人。她也慷慨地把这幸福感分赠他人,待人热情周到,而且总是笑逐颜开。与前一晚我在查桑区的女房东卓玛恰成对照。
在乡下我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妇女,她们看我,我看她们,都有异样的感觉。交流是困难的,因为各自生存的文化圈不同。总起来讲,她们是开朗的乐天的自信的。最初下乡来藏北,我还朦胧着某种优越感,但很快就明白了这感觉的可笑。在文部,我借住仓姆决家,她是一位年轻的主妇,一面给我收拾床铺,一面啧啧连声:“宁吉!宁吉!”(藏语:可怜见的,可怜见的)——她诚恳地认为一位四处奔波的女人家是值得怜悯的。
但是查桑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两次借宿人家,两位女主人都是独居,各有各的不幸。第一次住查桑区一位女干部家,她长期与丈夫分居,曾生过两个孩子但都已夭亡;这一次住区卫生员卓玛家。卓玛是三十五岁的老姑娘,穿一身汉式的棉衣裤,辫子掖进一顶草绿色老式军帽里。阴郁的脸上印有生活得疲惫的痕迹,嘴角刻着苦涩的纹路。她很少说话,只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身处偏远牧区——查桑区五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仅有几千人——无法寻到合适的人作伴侣。同事们没有不成家的。而她又不肯下嫁牧民。从嘎尔措乡把五岁侄儿接在身边,算一个象征性家庭了。假如没有奇迹出现的话,大约她就这样孤独地了此一生了。
离开藏北很久,我都想起这位卓玛,她是与这片草原格格不入的人物。她接收了许多外部世界的信息,心就高了。然而她无由走出这片草原,无力与她生长的土地调适,使她处于两难境地。现代观念给她带来的是祸是福,叫人难以说清。
难怪女人们总在召唤和等待爱情。爱情能改变人生。小肖眼角也有了细纹,但那是笑出来的。
双湖加油站的诺地热心提供了一个线索:东南方一整座山都是鸟的化石!
到处都能碰到不可思议的事儿,第一次听说还有什么鸟化石。自然也紧随了去。那山是风化了的石灰岩,山脚下长着不太茂盛的牧草。刮着草原上常见的那种风。跳下车来已睁不开眼睛,同时也冷得要命。等到捡起第一枚化石,方才明白哪里是鸟的化石,倒是原始古海中常见的那种腕足类生物的化石——石燕。两片圆鼓鼓的扇形贝壳扣在一起,纹路均匀清晰而美丽,尖锐的一端略勾起,上有两个深色圆点,真像鸟的小脑袋小眼睛,扇形见则像蓬起的羽毛,满山俯拾即是,满载而归。带回家去,是馈赠佳品。
在藏北,尤其文部、双湖一带,地面上裸露的各类化石种类繁多。一位查桑区干部送给洛书记一个大如掌心的化石,说是小羊角的化石,弯弯的盘成圆圈,像袖珍盘羊角。每一条纹路都像经过了精雕细刻似的精美。说是羊角化石,大家都深信不疑。直到不久后我去了内地,在某博物馆发现了一个菊石标本后,才明白哪里是什么想当然的羊角,分明菊石无疑,若干亿万年前的海底之物。
布满石燕的当年的海底之山应当拍入电影镜头。距我离开双湖半年之后,摄制组到达那里,热心的诺地再次充任向导,驱车大半小时到达老地方。然而举目茫茫,那座山却海市蜃楼般地消失了。连翻两座山,拍电影的人累个半死,却没发现一枚石燕。诺地尴尬又诧异:他从小就在这一带放羊,后来又曾多次带人来捡“鸟化石”。
双湖干部中年轻人特别多,闲来无事,便在大院里学牧区儿童游戏:甩羊骨拐玩儿。我想去采访一下附近的老人,有人便把其中一位年轻人叫了来,让他带我去退休干部索多家。不过百多米远,那小伙子硬让我坐上摩托车把我载了去。这位索多嗜酒如命,从早晨起开始喝酒。所以我得上午就去,趁他没醉时了解些情况。
大大的房舍里就见他一个人坐在炉前喝酒,后来才发现有一个很老的老人坐在不显眼的地方一动不动,一声不响。索多身材敦实,脸色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他是从前的畜牧局长,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也很豪爽,说不上两句话就要哈哈大笑几声。他再三说他退休后的生活非常幸福,再幸福不过了。哈哈。
“……从前哪,木嘎尔、西亚尔、昂欧山一带没有人,索山只有猎人……到了双湖北面才有人啦。哈哈……群众意见?群众有两种意见,一是要回去,二是还要往北……从前哪,北面索嘎尔江冬山多木雄山住土匪,土匪站岗放哨。藏族土匪呀,藏族土匪只抢东西不杀人,哈萨克土匪是又抢东西又杀人……哈萨克?青海那边过来的,哈。从前哪,两只脚的人四只脚的言都要上税……野驴生活在戈壁,野牛生活在草皮,石羊喜欢陡峭的山,羚羊四处去。哈哈哈。”
在双湖休整了几天,一想到要去无人区走一遭,就抑不住激动和兴奋。无人区,无人区,念叨了十年的无人区,究竟有些怎样的不寻常之处,它怎么就具有这样大的诱惑力呢!或许就因为眼下这个狭小的地球上已是人迹遍布的缘故吧。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踏上一行足迹,是人类好奇心与虚荣心的小小满足。
一般人想要游览一番无人区风光,并非轻而易举。有一西方人早年穿越藏北无人区时,连续行进八十一天,竟连一个人影也没见到。近几十年来虽有游牧区不断扩展推进,但仍罕见人迹。即使以车代步,也需作充足准备。至少要有生活大车跟随,装载汽油、帐篷、炉灶、铺盖等一应生活用品。所以从地区到县上的领导人几乎无缘到此一走。只有双湖的阿布书记是个例外。上一年大雪灾,从安多县无法救援色务、岗龙一带灾民,阿布奉命从双湖与安多之间的美切岗根出发,迂回无人区到达岗龙。奇怪的是,一年来虽然风大雪猛,但阿布的小车辙印仍在这片荒野上时隐时现。
这次决定走无人区,与其说是工作需要,不如说感情需要的成分更多。刚卸任的洛书记对藏北大地满怀深情,在任二十六年没能走遍它;新就职的行署专员土登才旺也想就此清点一下家当。加之他俩都是双湖干部出身,双湖像娘家一样为大家打点了行装,派一台东风大车与我们的两台丰田越野随行,又安排一大一小两台车去北部狩猎。至少可结伴走上两天。浩浩荡荡一行五车向无人区进发。行前我豪迈地电告拉萨:
十一月二十九日北上无人区经多玛返那曲
确切地说,一离开双湖即算进入无人区。别看双湖驻地就那几排不起眼的房子,在荒漠的草原中却充满了人世间的温馨。每年深秋,双湖干部们便驱车出来打野牛。在野地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野人一样过日子。一回到双湖的家里,心满意足地说天堂也不过如此吧。而双湖又算什么呢,在双湖下乡的那曲干部回到那曲,说像回到天堂还差不多——但那曲又怎样?拉萨各机关愿去那曲下乡的不多,十天的事情恨不能一天办完,而且只在气候好些的夏秋季去,像候鸟。为此那曲人挖苦拉萨干部是属狗熊的,地委小招待所夏季人满为患,冬季门可罗雀——冬天是狗熊蛰居季节。
双湖干部打猎过冬,也是为生计所迫。双湖太遥远啦,离那曲上千华里,离拉萨上千公里。蔬菜难得吃上,燃料要自食其力——双湖干部有两项额外工作:捡柴捡牛粪和打野牛。一个单位打上几头野牛,这个冬天就好熬了。
人多势众,挺壮胆的。但是人多事情也多。刚上路走了两个半小时,那位担任向导的小伙子出了问题。他坐在行驶中的吉普车里,拿牙齿啃啤酒瓶盖,恰巧车轻轻地颠簸了一下,那锯齿状的瓶盖就刚好扣在喉咙里,出不来也进不去。大小车辆上的人全都站在野地里围观他,出各种各样的主意。看他满脸紧张、哭笑不得的样儿,大家觉得既恐怖、又滑稽,想笑又不敢、更不忍心笑,不约而同地感到嗓子里极为不适。议论纷纷的结果,为保险起见,打发小吉普车送他回去求医。大家要在前面一个有淡水的地方扎营等他。小伙子的角色很重要。所有人中,只有他一个曾走过这段无人区一半的路程。不料没过很久,那辆小北京又风驰电掣般追了上来。戴狐皮帽的小伙子鼻子眉眼全是笑,如获大赦般地轻松:那瓶盖自动出来啦!谢天谢地!大家的喉头这才松弛下来。
双湖以北荒无人烟,只有双湖干部检柴、打野牛的车痕。这柴名叫“嘎布叫”,烧起来有股高雅的香味。沿途嘎布叫披着小小红衣,地衣一样紧贴沙地,像大片大片红云。根茎往下伸展,在硗薄的地层之下蜿蜒交错。嘎布叫的故事很动人。那是很久以前众树集会的盛大节日里,树木之王悲哀地发现所有树种都来自南方。北方怎能没有一个树种呢?树木之国的领地应该拓展到北方啊!然而派谁去呢?黄杨?白桦?青(木冈)?……几乎所有在场的树木都往后退缩,避之唯恐不迭。想想看吧,那一片荒凉的北方高地,生命禁区,高拔,严寒,干旱风雪……最后,勇敢的嘎布叫挺身愿往。当时他还是一个挺拔秀丽的乔木。但他附加了一个条件:把身子藏在地底往下生长,只把脑袋露出地面。
树木之王欣然应允。壮士嘎布叫占领了北方高地,在地下长成盘根错节的丛地,在砂碛层之下汲取水分养分,贴在地表的红叶是生命之火的闪耀。饥寒交迫的驮盐人游牧人路过他身旁,他便献身给他们作燃料。
牧人们杜撰了这故事解释自己在高寒地带生存的理由,或许他们根本未曾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代表了人类,体现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条件接近极限处的占领。
从宏观意义说,我想这是藏北牧人乃至藏民族对于人类的贡献。这说法或许不过分。
第一天赶的路不很多,一百六十多公里。此后的四天也难有超过二百公里的。因为早起要烧茶、吃糌粑、收拾帐篷行李,启程就晚;到下午要早早物色好宿营地。营地至少有两个条件:淡水和牛粪。附带条件如背风等。那些藏族人扎起帐篷来很神速,七手八脚几分钟就成。再分头捡野牛粪,从河沟里砸开冰块拿麻袋背回去。我戴着大皮毛手套捡牛粪,双手仍冻得不听使唤。有人升火烧茶,做土巴稀饭。想略微改善一下,就往土巴锅里削一些干羊肉。黄昏时就可以围坐在帐篷里开晚饭了。草原上风大,寒气从牛毛帐篷壁上透过来,披着皮大衣也冷。洛书记就说,从前呵,骑一天马,脚都冻僵了,往帐篷里一钻,暖和得没办法;现在的丰田车里太舒服了,下了车钻帐篷,就又冷得没办法啦。
晚间我就睡在丰田车里。只盖一床鸭绒被就成。不过两面车窗玻璃需摇下一点儿,不然冬季里有窒息的危险。我对这一点极为关注,认为窒息而死是很轻易的事情。后来每次下乡,我都起个大早,检查别的车里睡觉的人。有一次两位藏族干部在一辆丰田里蒙头大睡,敲了几回窗子动静全无,而车窗是紧闭着的,我便惊慌起来,“他们是不是死了?”其实他们没死,听见人声喧腾莫名其妙地爬了起来。这个开心的误会一直讲了许久,他们见到我就揭短——“那一次你说我们死了……”
另一台丰田车里睡着五十六岁的王工程师,整个队伍里只我们两位汉人。王工年龄最大,但五天的无人区之行,海拔都在五千米以上,只有一晚他吸了氧。
如果能在途中碰上牧民帐篷,就意味着此处既有水,又有燃料。第一天我们就傍着一户牧民过了夜。这是全天所见唯一的一户牧民。吞瓶盖的小伙子追上我们后不久,悠悠向前行驶了不到两个小时,远远地看见一大群几百只羊子,放牧人是一个背着叉子枪的青年人。前面车上的人去询问过,青年牧人遥指一处地方,一行车便向一条沟壑处驶去。那里有一顶黑色牦牛帐篷。这唯一的一户牧民自称是安多县扎萨乡的,一对夫妻,四个小孩,雇那位青年人放牧。上一年雪灾时,他们被阻滞在雪海此岸,无法搬回家乡的冬季牧场,独家独户在这与世隔绝的荒原度过了漫长的一冬。好在只要有了茶叶和盐,他们的日常饮食全部取自牛羊,倒不至于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艰难。不过已接近自然人的味道了。无分长幼一概蓬头垢面,毫无修饰。四只羔羊般的小孩看不出是男是女,都裹着粗粗缝制的羔皮衣,与小脸儿一样,油灰得失去了本色。他们四个站在我们的帐篷跟前,大的不足一米高,小的刚刚会走路,一个比一个矮,像一组石雕小品。与交通便利的班戈一带牧人不同,人迹罕到处的牧民表情不很生动,很难感到他们对外人是否热情,连好奇都说不上,而且一般不笑。在这种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交际能力是会退化的;而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将来个人能力的形成也会大受影响。
主人声称他们是安多县城最远的牧民了。这之前我曾打听过这件事,有人说最远的游牧点距县城一千公里,后来有人又纠正说,不过七、八百公里。依我亲眼所见,大体估算了一下,安多县最偏远的牧民距县城不超过五百公里。直线近些,绕道就远。远程牧民一年中只在冬季去多玛区一趟,出售畜产品,购回粮茶糖及日用杂品。此时长江之源的嘎尔曲、玛尔曲封了冻可通行,坚冰消溶路就断了。
第二天大早,那帐篷的主人便在帐前守候,等我们用过早餐拔帐而行时,捡回我们丢弃的啤酒瓶、罐头盒、塑料袋等等。我们走了,他们的生活复归宁静。
可见通常所说的无人区并非无人。按照第一户牧民的指点,第二天上路径直寻到一个山坳,果然有顶帐篷。这家老人是北部通,对于通往多玛的路了如指掌。大家手捧西藏百万分之一大地图中有关那曲地区西、北部的局部钻进帐篷请教,不料扑了空,老人的儿子说,父亲前一天出门寻马,整夜未归。老人要去区上买茶叶,而放养的两匹马不知流浪何方,虽说揣着望远镜,偌大草原哪里去找!
无人区的牧人都可以做国王了,每一户都有方圆几十上百里的领地。虽然地处高寒,这里的草场却出人意料的丰美。有些谷地甚至比之藏北中部牧场也不逊色。近些年全球气候仍在转暖,藏北无人区的游牧地带将有扩大之势。
又赶了半天路,转过一个山弯,见一大群羊子滚动在草坡上,草原王子一样的小牧童,远远站下瞧我们。大声询问他家的帐篷,牧童抬手指了指。此时忽听一声枪响,原来后面那台丰田打中了一只羚羊。等那几台车陆续赶到时,我们的车已停在帐篷前好半天了。
先进去的同伴说,上一家的老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