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思想的盛宴主要内容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我曾讲过,小说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这是它不同于散文的方面。

但我仍认为,《父亲》写得很好。

普遍而言,同学们对小说的文本特点还都不太善于驾驭。

这没什么。我以为。谁都不要因而妄自菲薄。大家进步都很快。若提笔想写时,掂量来掂量去,素材不足以构成小说的话,不必非写小说。

我给你们讲小说,其实主要是培养你们另一种思维方法。而你们不必拿小说难为自己。

你的第二篇作品,应交我看看。

你的那一篇《我的初恋情敌是我的弟弟》,我当时曾在课堂上说,没什么值得改的价值。现在想来,武断了。其实也可以改,而且能改好。

它的基本内容无非如此:少年暗恋上了村里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少女。这是人间常态,许多人都有此情愫经历;殊料,自己的弟弟也爱上了那少女。兄弟俩因暗恋相猜,相嫉;但毕竟是手足,于是还暗中相让,而少女浑然不知……若干年后,少女嫁走了,小村对于兄弟俩更加没了美好的色彩……再若干年……嫁作他人妇的少女回村了两次,然已失去当年少女时的水灵,憔悴如中年女人,那是被穷愁的生活改变的;已是大学学子的我,应与当年的恋人有短暂接触,那种情形、对话,你自己去想象。

该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她对“我”兄弟二人对她的暗恋,始终浑然不知。正因为这样,成了大学学子的我又见“她”时,她或许会因已婚了,便完全以长辈的口吻跟“我”说话了吧?第二,弟弟年龄太小,对她的暗恋,当纯粹是儿童式的。半懂不懂,朦朦胧胧,却又因是弟弟,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哥哥什么事都该让着自己。第三,兄弟间的矛盾、冲突、和好以后,仍有一次同时见到她的情形,要写出一方浑然不知,而兄弟俩心照不宣的情况之下,三人间的微妙对话、神情、细节。第四,再见到被生活改变了的她时,弟弟内心的情愫波动,似应强烈于哥哥。我想,结尾应该是这样:长大了的弟弟,独自号啕大哭;而身为大学学子的哥哥,不知如何安慰。那个村子,那时已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年轻男女都到外地去了…… 。 想看书来

致学子“信评”(11)

对你,这次就写这些吧!

相信你能改好那一篇……

致杨蒙蒙同学

蒙蒙:

在我们班的女生中,你是第一个将你写的“东西”给我看的。那最初是笔记本上的几则高中时期的日记。后来你在笔记本上写了一篇小说给我看。我认真地看了,并在课堂上点评了几句,却没有深入分析。那是我们这个选修班上的第一篇关于爱情的小说。笔记本在我手中压了许多日子,我讲评到你的爱情小说,也是开课许多日子以后的事。在那以前,我已讲评到了别人的写作。可你从未问我:老师为什么还不讲评我的作业?你一如既往地沉静地出现在我的课堂,沉静地听我讲课。你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从未在我的课堂上看过其他课业,更没有心不在焉过。尽管,我的课往往也讲得不那么吸引人。这是对我的教学的支持。我很感激你。我曾听别的老师说过有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埋头看其他课业的书籍,或怎样怎样心不在焉的情形。我对大家几乎没什么要求。在我的课上也有同学那样。而我从不当成一回事。其实,我心里是有想法的。和所谓“师道尊严”毫不相干。我的想法是——一堂课45分钟,任何一位老师,都必为那45分钟做过些准备。任何一堂课,也不是专给哪一名学生上的。如果,一名学生他或她选择了一门课,只听了几堂便觉不合自己胃口,于是无故旷课,于是人坐在课堂上而心思不在,埋头看其他课业的书,那是很不好的。对任何一位老师其实都没什么。然长此以往,对形成自己一种做人的修养不好。倘始终无人指出那样的不好,便会我行我素。以为世上之事,原本应完全以自己的感觉为情理。世上其实有两种我行我素之人。一种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愿逐浊流,追求的是做人的清流标准。此时的我行我素,有做人的正面意义。另一种人其实谈不上有什么追求清流的做人标准,只不过凡事以我为中心罢了。太自我为中心之人,就不可爱了。我认为,大学其实不只是学知识争取学历的地方,还应是自觉形成做人良好修养的地方。这修养,又往往形成于一般人以为不足论道的微细处。而且,有的老师的课,不过每周一二堂。但听,绝不至于句句都是废话。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认识有启发,那也便不枉听了一堂课。若根本不听,便连那几句话也没听到。

你在我的选修课上的表现,是我应当感激的。我对你的小说讲评不够,你也并不耿耿于怀。证明你的懂事、有修养。

在此我要对我们班全体的女生强调一点,你们总体的文静有余,生动不足。这不是我希望于你们的,更非我要求于你们的。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下一学期我不教你们了。以后的几堂课,又不能按常规去上。在我们的师生关系中,你们再没了生动的机会,想来令我替你们遗憾,不知你们自己憾否?

蒙蒙,现在我要告诉你,当初我迟迟未讲解你的爱情小说,后来讲评到了也只不过三言两语,乃因当时只有你一篇关于爱情的小说,我还不能总结出任何对其他同学也有益的共性的见解。我一直期待着再有几篇,看得多些再一道专题讲评,却只不过又期待来了徐晶晶的一篇。而你们的两篇,又都非“正宗”校园恋情小说。倘没了校园的特定背景,摆放在校园外之背景来看待,便太少爱情小说的基本构成元素了。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爱情小说。

爱情一向是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内容。当其是小说,甚至是小说的主要的或全部的内容时,与诗与散文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便不同在,那时的爱情,在小说中成为一个始终进行着的“事件”。爱情是这世界上肯定天天发生时时发生的事情。在我们眨眼之际,不知在这世界的什么地方,两颗心便已因爱而大动其情了。

但事情和事件是多么的不同啊!

绝非任何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经历,写出来都自然而然成为小说。

能成为小说的爱情,一定是那种超出了一种事情的寻常状态,达到近乎一个事件的不寻常状态的爱情。

可在太平年代,哪里常有那一种近乎事件的不寻常的爱情可写呢?又设若写校园之恋,究竟能不寻常到哪里去呢?

致学子“信评”(12)

不寻常在,发生时的特别,发展时的细节,以及结局的意味。

这几点我们从当代题材的中外电影中应见例多多。一部电影,无论是爱情题材的,或不是,但只要有一男一女的恋爱情节,那么他们初识之际,情形往往是很特别的。即使像两个人相撞了一下那么寻常,也要在这寻常情形之中,尽编、导、演之所能,营造出些许的意味来。那往往是特别的时间,特别的地点,特别的反应即特别的眼神、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