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曈心中一动,顺口道:&ldo;就算做了玛法,我还是额娘的儿子,&rdo;又自言自语,&ldo;镇日闲着,确也难受。&rdo;
不等淑嘉开口,弘旦已经截住了他:&ldo;听政的时候你不是也站班在朝?多动动脑子,总有一得。&rdo;
母亲能够影响父亲,这是朝野的共识,弘曈铁了心要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冷笑道:&ldo;纸上谈兵有什么用?我便只是看着听着?&rdo;
淑嘉只看不说话,弘旦无奈了,低声道:&ldo;你想要什么差使?你先头没办过差使,大事儿轮不到你去办,也只好从小事儿入手。太琐碎的事qgjiāo给你,岂不降了你的身份?我早就留意上了。&rdo;
淑嘉这才说:&ldo;这话是正理,甭管办什么使,有你们叔王在,还有弘晰,刚入手,必是协办的。&rdo;
&ldo;那我也不怕,老手也是从新手来的。&rdo;
淑嘉就看向弘旦,弘旦的无奈程度加深了:&ldo;我回去给他想想办法。只是有一样,吏部、户部的事儿,你且不要cha手,接下来就是招骂的差使了,我还使不得他去呢。&rdo;最后一句却是对淑嘉说的。
淑嘉默默地想,永不加赋之后估计就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了,果然是一个招骂的差使啊!不由点点头:&ldo;是这个理儿。&rdo;
弘曈想的却是,富贵险中求:&ldo;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等着我呢?便是招骂,也没什么。&rdo;
淑嘉很是不乐,没有做母亲的想让儿子火中取栗的。史上雍正大概是清帝中被骂得最惨的,他做过什么天理不容的事qg了么?在淑嘉对清史有限的了解中,雍正值得大特的就是内政。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正是雍正政绩中的重点,当从这名字上头,你就能知道,他把读人、文化人给得罪惨了。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绝不会给他说好话。
弘旦却是心头一动,又摇摇头:&ldo;还要看汗阿玛的意思。&rdo;
‐‐‐‐‐‐‐‐‐‐‐‐‐‐‐‐‐‐‐‐‐‐‐‐‐‐‐‐‐‐‐‐‐‐‐‐‐‐‐‐‐‐
胤礽的意思,然是:&ldo;你去户部,帮你四叔的忙,多跟你四叔学一学。&rdo;
天上掉下块儿大馅儿饼来!弘曈的眼睛充满了惊喜,巨大声地道:&ldo;儿子一定不辜负阿信任!&rdo;
胤礽被他吓了一跳:&ldo;都做阿玛的人了,还这样毛毛躁躁的。到了户部就不许再这样了,要沉着稳重,知不知道?&rdo;
弘曈的眼睛亮晶晶地,一个劲儿地点头:&ldo;儿子明白。&rdo;
胤礽被他逗乐了,这货小时候就是这样儿的,那一回给了他一柄镶宝石的匕首,他就是这样的表qg。胤礽忍不住伸出手来揉了揉弘曈的头顶,弘曈的眼珠子瞬间睁大。嘴角又咧出笑来,这馅饼的味道还不错嘛。
烫出一嘴的燎泡来!
弘曈傻眼地看着眼前的一堆账本儿,傻乎乎地问了他四叔一句:&ldo;四叔,这是做什么?&rdo;
西北不用打仗了,雍王松了一口气,统计完了奖励与抚恤数字,西北战事在他这里就只剩下&ldo;预备一点突出事件的经费&rdo;这一项了。反正盐税已经推行全国了,这一点儿闲钱还是有的。
没想到他二哥又给他找了一样差使‐‐帮忙带孩子!
雍王松下去的那一口气又提到了胸口憋着。
弘曈还是很有gān劲的,这一点让他四叔颇为满意,愿意gān活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很是热心地召集了户部上下,给弘曈介绍:满汉尚、满汉左右侍郎、郎中、笔帖式、主事……一拨一拨上来。
&ldo;一时半会儿记不住也不碍的,多看几天就记得了。我这里有一份户部官员名单,等会儿你拿去看。&rdo;
弘旦已经提前给过了,弘曈隐下此节,只说:&ldo;那侄儿就先谢过四叔啦。&rdo;
雍王咳嗽一声,点点头:&ldo;你跟我来。&rdo;他得先检查侄子的数学水平现在到什么样儿了,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带这个侄子。老天保佑,弘曈还是识数的。雍王给弘曈先简单介绍了户部的内部结构,户部人员还是很多的。还有全国账务分为几部分,各自的账要怎么算。又有,凡军费等从哪里拨。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一些简单的统计学知识给弘曈,又给他配了一把算盘。又调了好手来,给他讲一讲怎么样打算盘:&ldo;这个你不用太熟,知道怎么算就行了,极少用得着你亲自去看,不过总要知道一点。&rdo;
接着就是就是看账本儿,弘曈很是郁闷:&ldo;四叔,这些不能慢慢儿看么?眼下是免赋又不是加赋。&rdo;
雍王很没好气地道:&ldo;你以为户部就是看仓库的么?这些要是看不懂,叫底下人哄了你都不知道!&rdo;开始教,这样记是收、这样记是支,又要怎么核对。
弘曈脑子挺好使,不多会儿就学会了。他四叔表示了满意,就带着他去处理本部事务。这其中就有&ldo;永不加赋&rdo;的后续问题,永不加赋,就是丁赋已经固定了,现在要为&ldo;摊丁入亩&rdo;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