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巨浪把我冲上岸改为拟人句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到明历三百零三年(公元1671年)时,帝国东南沿海再次出现倭患。

时任帝国内阁首辅的陈永华并没有急于出兵镇压,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患。

问题是,外交手段能够起到作用吗?

通过与倭寇勾结,德川幕府得到了巨大的好处。现在要德川幕府放弃好处,听从大明帝国的调遣,可能吗?

外交交涉未果之后,陈永华只能选择另外一种极端手段。

明历三百零五年(公元1673年),帝国议政院以高票通过了《海患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授权帝国内阁调动帝国的一切军事力量,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平息,最终一劳永逸的解除帝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也就是说,帝国议政院将所有权力交给了内阁首辅。

这一方式,也成为了帝国今后进入战争状态的标准模式。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之后,帝国内阁只具有行政权,而没有立法与司法权。在陈永华上任之前,帝国议政院通过了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帝国的交战权由议政院掌握,内阁首辅只有在得到议政院的支持之后,才能行使宣战权。

也就是说,帝国内阁首辅要想调动军队执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必须获得议政院的支持。

从议政院以高票数通过授权首辅对倭寇,以及在暗中支持倭寇的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来看,当时帝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确实相当严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帝国的安定与和平,更对帝国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实际上,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

以帝国的实力,即便日本倾国而为,也难以对帝国构成威胁。

导致绝大部分议员支持发动战争的原因只有一个:海外市场!

到陈永华出任帝国首相的时候,帝国的商人已经完成了对欧洲的侵略性扩张,帝国出产的商品充斥着欧洲的大小城市。

当时,帝国最强大的五十个商业家族成立了联盟,联手打压欧洲本土资本家。

方法很简单:超低价倾销。

通过倾销的方式,首先压垮欧洲的本土资本家,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再通过垄断获得高额利润,从而掠夺欧洲的财富。

加上帝国在直布罗陀设立要塞,并且永久性的保留了一支舰队。

欧洲国家根本无力与帝国抗衡,更难以与帝国竞争。

可是,资本家的胃口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

完成了对欧洲市场的占领之后,帝国资本家开始寻求新的海外市场。

当时,不管是初具规模的美洲市场,还是正在开发的新大陆(大洋洲)市场,乃至以出产原料为主的非洲,都难以满足帝国资本家的庞大胃口。

真正能够填饱帝国资本家肚皮的只有处于闭关锁国中的奥斯曼帝国。

问题是,一时之间,大明帝国还无力攻打奥斯曼帝国,而且也没有任何攻打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如此一来,帝国资本家的目光回到了帝国周边地区。

南洋早已成了帝国的后院,且人口稀少,分布广阔,难以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场。

南亚地区的开发还在进行之中,且氏族力量强大,如无充分准备,难以一举占领。

朝鲜半岛更是穷山恶水,而且朝鲜王室也没有什么好压榨的。

最终,剩下的就只有给帝国惹来不少麻烦的日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