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李勣并没有推辞,李治也并没有就此罢休。不久,他又命人为李勣作了一幅写真画,并亲笔作序:“先朝特以委公,故知则哲之明,所寄斯重!茂德旧臣,唯公而已……”
那意思是说,我老爸特别委托你辅佐我,他老人家的寄托重若泰山啊!在当今旧臣之中,受到先帝重托而又受到我倚重的人,仅你一人而已,我的意思你可明白?聪明绝顶的李勣当然明白李治的意思:我倚重你就是对你有恩,我对你有恩,你就得知恩图报。
鉴于以上因素,李治和武则天决定争取李勣,争取这位关键人物的支持,而且要尽快。因为在永徽六年八月,在李义府和许敬宗疯狂宣传报道废王立武的消息时,一件不利于武则天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长安县令裴行俭得知废王立武的消息后深感忧虑,他觉得国家将会因此祸乱,便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秘密议论此事。裴行俭是一代名将,他的父亲是瓦岗名将裴仁基,长兄裴行俨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也就是小说《隋唐演义》里那个隋朝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不幸的是,裴行俭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密议废王立武的事情,被武则天的心腹袁公瑜听见了,他立即报告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后果可想而知。
裴行俭是名将之后,身上难免有一股子正气,当他得知废王立武的消息后,肯定会从国家利益出发说些义愤填膺的话,但是他错了,他不该和长孙无忌、褚遂良密议此事。因为在中国古代,臣子议论皇帝是犯罪的,至少是大不敬之罪。密议皇帝更是罪不可赦,更何况裴行俭密议的是皇后废立的大事。
而且,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旗帜鲜明地站在武则天的对立面,他们就是武则天通往皇后之路的绊脚石,裴行俭和他们在一起,就等于表明他自己也是武则天的敌人。另外,密议一件事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密谋一件事情。于是,裴行俭的举动引起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高度警惕,但他们并没有把裴行俭怎么样,而是借故把他贬到西州(今新疆高昌一带)任都督府长史。也就是在那个遥远而荒芜的西部边陲,裴行俭成长为一代名将。
武则天和李治把裴行俭贬到西州,其实是杀鸡给猴看——警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反对我的人没有好下场,谁反对我,我就打击谁。但通过这件事,武则天也意识到,必须尽早夺取皇后之位,否则夜长梦多,但前提是必须争取李勣的支持。
争取关键人物(4)
宰相逼宫,李勣躲猫猫
九月初一,李治上朝后,任命许敬宗为礼部尚书。他的这个安排是经过考虑的,因为礼部是一个掌管国家礼仪制度的部门,废立皇后也需要相关礼仪和制度,把许敬宗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显然是为废王立武一事提供方便。
退朝后,李治特地召见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和右仆射褚遂良四位宰相,商议废王立武之事。当时宰相共有七人,李治只召见这四人,却没有召见门下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和崔敦礼,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韩瑗和来济先前曾反对立武则天为宸妃的事,这次若召见他们,他们肯定会继续反对。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召见他们。其次,崔敦礼这个人看似是个老好人,却喜欢和稀泥,凡事不参与,正反两派他谁都不会得罪,有他没他都一样。
为什么要召见那四位宰相呢?因为李治心里很明白: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站在一起的,李勣是他要争取的,也是有希望争取的。于志宁则一直是自己的幕僚,他为人虽然和崔敦礼相似,但他要是能在关键时候为自己说句话,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只要李勣和于志宁站在自己一边,他就有了主心骨和底气,他完全可以不顾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反对拍案而起:“废王立武,就这么定了!”
但是,李治失望了,因为李勣和于志宁并未如他所愿。在面见李治之前,四位宰相都对稍后的议题心知肚明,他们在商议该由谁先出面发言。喜欢和稀泥的于志宁先后提议由长孙无忌和李勣发言,但褚遂良都认为不妥,他自告奋勇地说:“遂良是托孤大臣,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果不尽到一个做臣子的本分,死后如何面见先帝?”
褚遂良是谏官出身,也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提议没有人反对,这也表明大家都是反对废王立武的。然而,李勣却突然称自己有病,他不见李治了,其实他是在玩躲猫猫游戏。由此可见他的圆滑世故程度。
在殿堂上,李治看着气定神闲、稳若泰山的长孙无忌,鼓足勇气说:“莫大之罪,绝后为重,皇后无后,昭仪有子,今天我欲立昭仪为后,大家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默不作声,褚遂良却抢先说:“皇后出自名门,先帝在位时,陛下把她娶进门,她一向很守妇德。先帝病重时,曾拉着陛下的手对我说‘我的好儿子好儿媳就托付给你了’。想必先帝的话,陛下也听到了,而且时刻在耳边回荡,皇后又没有什么过错,不可废啊。再说先帝的遗命,不可违背啊。”
褚遂良为了阻止李治废王立武,竟然把李世民搬出来,他也够狠的。他这番话有三层意思:第一,王皇后出自名门,和你李治门当户对;武则天出身寒门,她没资格当皇后;第二,王皇后是先帝在位时娶进门的,中国人讲究孝道,父命不可违;第三,王皇后没有过错,把她废掉没有理由。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王皇后不是涉嫌杀害安定公主和厌胜案件吗,怎就没有过错呢?因为前面作过交代,这两起案件,王皇后只是涉嫌犯罪,并无真凭实据,所以褚遂良才说她没有过错。
褚遂良的话合乎情理,李治无言以对,他希望于志宁能站在他这边表个态,可于志宁左看看、右看看,却没敢吭声。
李治很不高兴,可他毫无办法,只好悻悻而退。第二天退朝后,他又召见那四位宰相重提旧事。可是这天,圆滑世故的李勣又玩起了躲猫猫游戏,他又在装病。
争取关键人物(5)
第二天旧事重提后,又是褚遂良那个硬骨头首先发话:“陛下若真要另立皇后,那就在天下名门中选秀吧,何必非选武氏呢?武氏侍奉过先帝,这事众所周知,陛下岂能遮天下人耳目?如果真立武氏为后,后世人会怎么议论此事呢?您真要这么做,就是自找身败名裂,国家社稷也会因此大乱。老臣今天让您犯怒了,罪该万死……”
褚遂良越说越激动,他干脆把笏(手板,古代大臣们所用的笔记本)往殿阶上一扔,然后跪在地上把头磕得直冒血说:“我把此笏还给陛下,请求陛下放我归隐田里!”
褚遂良这哪里是辞官,这简直就是逼宫啊,他想用这种极端而激烈的方式,逼迫李治放弃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念头,可他这种二愣的做法却激怒了李治,只听李治大吼一声:“滚!滚出去!你不是想归隐田里吗?我成全你,你从哪儿来的就滚回哪儿去吧!”
褚遂良刚被李治轰出去,幕帘后就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何不扑杀此獠!”那意思是在命令李治:为什么不杀了褚遂良这只野兽?!
命令李治的人正是武则天。原来,她一直躲在幕帘后偷听李治和几位宰相的对话。大家也许对此很不解:武则天仅仅是一个昭仪,她有什么资格垂帘听政?又有什么权力对李治发号施令,令他扑杀大臣?
首先,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