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一只虎笔趣阁 > 第66部分(第3页)

第66部分(第3页)

皇太极召开众大臣贝勒开会,商讨征伐西口关的事。这是破天荒的,对付这样一个不是很知名的关口,很是不寻常!这似乎将西口关的守军抬高了!

皇太极看着齐聚帐中的大臣和贝勒们,问道“攻打西口关,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豪格作战骁勇,与多尔衮三兄弟不和,更是对皇太极用十万重兵攻打这样一个丹丸之地感到不解,于是,豪格说道“天命汗,我八旗军向来所向披靡。可在此地,先是阿济格大败,而多尔衮又怯懦不战,是我后金的奇耻大辱!明日请派我去攻打,一定会把明军杀败,夺下关口!”

阿济格听到豪格提说自己的大败,又连及了多尔衮,不觉大怒,气得满脸红涨。阿济格虽然现在职务、爵位都被撸了,但也忍受不住了,准备挺身而出,与豪格理论。

一旁的多尔衮赶紧拉了拉他。

皇太极看见多尔衮的动作,便问“多尔衮,刚刚豪格说你怯懦不敢战,可是这样么?”

多尔衮弯下腰来“天命汗,臣弟十几岁就跟着你东征西讨,从来没曾畏惧过,只是统兵将帅,掌握万千将士的命运,在敌我未明的情况下,贸然行事,恐有不妥。所以,臣弟没有进攻,是在观察!”

皇太极点点头,在所有的兄弟子侄中,他最为喜爱多尔衮,就是多尔衮能够不急不躁!

“那你可曾观察出敌人的破绽?”皇太极问。

“有的。”多尔衮回答“第一,我观察了西口的城墙,看上去都是修建不久的,所以,现在守关将领应该是明军中能够尽心守责之人。其二,今日上午,我派人与关上明军对射了一阵,等我撤军后,我发现明军竟然派人出关捡拾箭支,所以我想,明军的物资一定不多。第三,我在刘家堡的板升内抓到了一些人,其中一个人是与关内的明军有仇的,他提供的情况也是最有用的!”

“我已经想好了计策,不知可行不可行。”多尔衮对着皇太极说了起来。

“哦?是么,把那个人带进来,我要仔细的问问!”皇太极命令。

第一三一章 睡觉

河曲以及河曲的西口关本来更加的易守难攻,因为有黄河。

黄河流经河套地区后,原本顺着托克托,经喇么湾进入山西的万家寨,再流经偏关,然后半环绕着流过河曲。

河曲的西口关正是扼守着黄河的拐弯处。

可是近些年,黄河改道,那河流竟直接由托克托流到河曲,流到原来黄河的拐弯处的地方,那里正是西口关关口的西面。这样,河曲不再是河曲,河曲的西口关的正面也不再是河流了。

所以,后金兵现在可以不必渡河,而是可以直接把队伍开拔到西口关的关口正前面。

后金的八旗兵马是在黄昏的时候,气势汹汹的赶到了西口关外近处。

李过看看八旗兵的阵势,估计来了约有两万多人。熟悉八旗兵马旗号的人看到后金的帅旗后,向李过禀告,来的一定是多尔衮。

历史上的多尔衮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承载着满清命运的一个人,甚至后期乾隆皇帝亲自评价,说多尔衮是“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这是对多尔衮重要的肯定,也是多尔衮能力的体现。

后金满清,**哈赤奠定开国之基,皇太极则是将其繁荣壮大,但多尔衮却极其了得,他审时度势,率领八旗兵杀进关内,扫荡群雄,终于统一了全国。

所以,精敏刚毅的多尔衮到达西口关外后,先命人扎营,并不急于去进攻。多尔衮知道,虽然对这里的明军并不熟悉,可是几乎全歼阿济格近万人的明军一定是强军。

但是强军又如何?他们怎么可能打败我呢?多尔衮骄傲的想,好好的休息休息,来日攻城!

李十二看到后金驻扎了营盘后,便前来向李过请命,准备夜袭多尔衮。

戚老汉没等李过说话,反驳道“那后金兵已经打败一次了,防守定然严密,偷袭已经是不可能了。”

李过赞同戚老汉的说法,不过到不一定非得偷袭,也可以骚扰吗。于是,李过叫过李十二,附耳嘱咐,你可如此这般,李十二领命而去。

戚老汉便问,李过将他的计策说了出来,戚老汉笑道,计策是不错,只是礼数不周,不过正合兵法,却是很好。

再说多尔衮,虽然勇敢,却很谨慎,扎营之后,命人小心防范,以防明军前来劫营。安排好一切后,多尔衮便去睡觉,他准备养足体力,等到明日再战!

可是多尔衮睡下没半个时辰,突然营寨左边传来了当当当的一阵锣响。

多尔衮立刻披衣上马,准备迎战。阿济格和多铎也都穿戴整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