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蛊惑四字成语 > 第29部分(第2页)

第29部分(第2页)

那个被罗六指“特别”请来的,据说为人是高傲无比,从来不出诊的老头正在罗六指的监视下替我骨折左手正骨,梆石膏。

“潘家那里(北京城)传来了消息,明器的事被埋了(已经被压下了)!”小蔡匆忙得冲进门来,大叫道,“刚刚我出门去遇了哨子(李瑞),他盯的大元良(卓言)不见了,又见我们狼狈的从城外回来,逼问我们昨夜儿里是不是上山搬柴(挖大坟)拆丘门(摸金)去了,蔡爷我很傲气的把头一偏,当作不认识他,端哥,你该看看他脸上那表情!!”

我微笑着看着听得一头雾水的罗六指和虽然在为我包扎,却忍不住偷听我们说话的老中医,那两人完全不知道小蔡在说什么的茫然表情真是有趣。

“大元良(卓言)肚子里装的斤两不小,怕是和我们一样偷偷登宝殿(摸金)去了,哨子(李瑞)一小小过山甲(庸手)哪里是大元良的对手,反正明器到手了,不如回潘家(北京城)去和大部队(胡八一他们)汇合吧!”

小蔡听了我的话,连连点头称是。

头一转,看见罗六指脸上郁闷的表情,居然还问:

“六指哥,你怎么了?”

“没怎么。”罗六指闷闷的说,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回忆起了在北京城里和大小线上人物一起聚会也是说着常人绝对无法理解的线上黑话,没想到一辈子混在北京城里现在居然不得不在外面东躲西藏,心里怎么能不黯然?

对了,我们要是回北京去,罗六指怎么办?他可回不去。

“不行,小蔡!”

“啊?”

“有人不能回潘家!”我朝罗六指使了个眼色。

小蔡同志绝对不能说脑袋不灵光,一看之下立刻明白了,笑道:“端哥放心,胖哥那脾气,准是在潘家那儿一阵折腾,大骂大金牙疏忽大意,连明器成精都不知道却说成离奇消失,再说胡哥他们也就去应应景,搪塞一下钻心眼的(秦教授)和装神弄鬼的(崂山茅山两老道)也就罢了,真正心里惦记的可是咱们西安这边的事,那心里对您祖宗可是放心不下,恐怕不等我们赶回潘家,就要回西安来了吧!”

我仔细想了一下,点点头。

“端哥,你这会该说说,昨晚你在房子(墓)里究竟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吧!”

我瞪了他一眼:

“我知道了太行山里面那个大粽子的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你知道那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了?”小蔡激动万分。

我瞄见那老中医脸上扭曲的笑,忍不住在心里偷偷的乐。

因为我知道这老头肯定在心里想——粽子怎么做出来的?当然是用包的!别说太行山了,天下吃的粽子不都是用叶子包的吗?

乐着乐着就忍不住把心里所想的念叨了出来。

“啥,叶子包的?”小蔡傻了。

“谁说叶子包的了?”我故意摆出“你耳朵有毛病”的表情冷笑道,“是我祖宗包的!”

“什么?”虽然早就在心里猜测了一二,但是小蔡还是很惊讶,“你做的梦还是真的。”

我实在忍不住给了他一白眼。

天晓得!

“端哥,你在怎么就爱吊人胃口呢,上次那曼倩的事我也是问了你好长时间你才说的,这次你又想怎么样?”

“上次是因为胖子差点把我气死,这次是因为事件牵扯实在太大,我自己一时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头绪,又怎么说呢?”我叹气道,“等过几天胡八一他们来了再说吧!”

*******************************************************

西安的历史悠久,西安的饮食文化也同样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食物,像是饺子宴、仿唐宴、羊肉泡馍就被誉为西安饮食“三绝”。

而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又有暖胃之功能。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

它古称“羊羹”,宋代苏轼就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这玩意也和咱们倒斗人的吃饭家伙一样,典型的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要是只把肉放在锅里用卤汁和调料煮,哪里会有这样显著的效果。

上次那胖子王凯旋就是累成那样,一闻到羊肉泡馍的味道,还硬是趁胡八一在睡觉偷偷溜下楼去吃了(也是因为在羊肉泡馍馆里遇到了罗六指和钱老板,才知道玉胎居然发生如此可怕的变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