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读史有学问之有声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骊姬先是借守卫边防重地为名把太子申生派到曲沃,把重耳派到蒲,把夷吾派到屈,一个个地排斥出了国都,这样,诸公子的力量就分散而不能救援,形不成气候,只有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奚齐、卓子留在献公的身边。那么,骊姬的第二步措施就是逐个除掉诸公子了。当然,首先遭她毒手的是太子申生。

骊姬一直在寻找机会。正巧,献公梦见了申生的母亲,就叫申生前去祭祀。祭祀完毕后,按照习俗应把祭物送给父亲先吃。送肉时晋献公出外打猎未归,就由骊姬收下了。过了六天,献公回来,正要吃肉,骊姬却阻拦说:“外边送来的肉不应马上就吃,应先试一试。”骊姬把肉给狗吃了,狗被毒死,后又强逼一个丫环吃,丫环也毒发而亡。骊姬对献公哭道:“太子要谋害您啊!”其实这个骗局十分拙劣,一眼就可看穿,但太子申生却是个忠诚而又十分懦弱的人,他明知骊姬想害他,但他认为父亲年纪已长,离不开骊姬的服侍陪伴,也就不必去辩白乃至反抗了,他干脆逃回曲沃守地自杀了。

据说在诬陷申生下毒之前,骊姬就曾使用蜜蜂计加害太子,只是时机尚不成熟,未敢贸然下手。一次,骊姬对献公哭诉说申生调戏她,献公不相信,虽说儿子调戏父亲的姨太太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申生十分忠厚老实,不会做这种事的。骊姬见献公不信,就让他第二天在花园门口偷偷观察。第二天骊姬邀请申生一起去游花园,申生老实,没有多想,也就答应了。骊姬在自己的头上预先涂上一些蜂蜜,又故意把申生往有蜜蜂的地方引,不一会,许多蜜蜂就飞到她的头上。骊姬求申生用长袖替她扑打,自己则躲躲闪闪,还不时地惊叫。晋献公老眼昏花,从远处看去,果真像是调戏。献公当时就要处死申生,亏大臣讲情,才未施行,但无论如何,在献公的印象中申生已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了。所以,后来骊姬诬陷申生,献公就毫不犹豫地相信了。

自古英雄出磨难(2)

骊姬害死了申生,重耳和夷吾看到骊姬如此阴险狠毒,就赶紧逃离国都。骊姬则诬陷他们也参与了此事。献公立即派人追杀。

追杀重耳的阉人勃鞮十分卖力,赶上了重耳,砍下了他的一条袖子,但还是被重耳挣脱逃走了,一直逃到了他的外祖母家狄国。公子夷吾则逃到了梁国。

不久,晋献公病死,太子奚齐即位。大臣里克和邳郑在吊孝时把十一岁的奚齐杀了,拥立奚齐的大臣荀息为报答献公的知遇之恩,又立卓子为国君,里克又杀了卓子和荀息。到了此时,骊姬的一番心血完全付诸东流,她在彻底的绝望中自杀。

晋献公的五个儿子,死了三个,跑了两个,晋国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国家。秦穆公的夫人是太子申生的妹妹,她恐怕父母之邦灭亡,就天天催促秦穆公帮助晋国快立新君。秦穆公极有心计,他想试探夷吾和重耳哪一个更合适,就派公子絷去向这两位公子吊唁。公子絷先去狄国慰问重耳,对他说:“现在晋国无君,你应赶快回去即位,去晚了就被夷吾抢去了。”重耳流着泪说:“父亲去世了,做人子的悲伤还来不及,哪能丢先人的脸呢?”他谢绝了秦国的好意。公子絷又去见夷吾,夷吾没有流泪,而是对公子絷说:“敝国的大臣里克和邳郑答应帮助我,事成后我分别给他们上等田一百万亩和七十万亩。贵国如果能帮助我,我愿将河外的五座城当做谢礼。”公子絷回去对秦穆公描述了这番状况,大家一致认为重耳贤良,如立夷吾为君,他一定会把国家弄糟,秦国可从中捞到好处。恰巧齐桓公也愿立夷吾为君,他们两国就共同出兵送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夷吾果然十分狡诈残忍,他先杀了大臣里克,又杀了邳郑等十多人。在安定了内部后,他认为在外的重耳总是一个心腹大患,就派上次刺杀重耳的阉人勃鞮再次去刺杀重耳。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晋国一些较为有才能的人也跟他跑到了狄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狐毛、狐偃、赵衰、胥臣、魏、狐射姑、先轸、介子推、颠颉等人,他们大都在狄国娶妻生子,打算长期住下去。

一天,狐毛、狐偃接到了在晋国做大臣的父亲狐突的信,说上次刺杀重耳的那个大力士勃鞮将在三天内来刺杀重耳。重耳听后急令从人拾掇东西,准备逃走。重耳对他的妻子季隗说:“如果过二十五年我不来接你,你就改嫁吧。”季隗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走吧。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是五十岁的老太婆,想嫁也没人要。你不必担心,尽管走吧,我等着你。”重耳正要启程,忽报勃鞮提前一天赶来。重耳十分惊慌,转身就逃,等他的臣下跟上来后,发现掌管行李的人携物逃走,这害得重耳一行人狼狈不堪,不得不到处求乞。

他们准备到齐国去,但去齐国必须先经过卫国。卫国当初造楚丘时晋国没有帮忙,卫君心中怒愤,况且重耳是个落难公子,何必帮忙,卫君就吩咐城门卫兵不让重耳进城。重耳一行只好忍饥挨饿,绕城而去。在经过五鹿这个地方时,看到几个锄地的农人正蹲在田头吃饭,重耳就叫狐偃去跟他们要一点。农人们看见是一群官老爷,心中有气,说农民们成天饿肚子,没有东西伺候他们,就从地里拿起一块土坷垃送给狐偃。魏是员武将,脾气暴躁,提起马鞭要打,狐偃却连忙拦住说:“老百姓送土地给我们,就象征着我们将来一定会重回晋国,得到国土,这可是吉兆啊!”重耳这才止住魏,大家一起前行。

当重耳饿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介子推拿来一碗肉汤,重耳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喝完了才知道那肉是从介子推的腿上割下来的。重耳感动得不知怎样报答才好,介子推却说只要重耳能回国干一番事业,自己腿上疼一点毫无关系。

重耳一行忍饥挨饿地来到了齐国,齐桓公却是热情地招待,桓公送给他们二十辆车,八十匹马,不少房子,把这一行安排得很舒服,并把自己的一个本家的姑娘嫁给了重耳,他们就在齐国住了下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古英雄出磨难(3)

齐桓公死后,桓公的五个儿子争位,把齐国弄得一团糟,齐国的霸主地位从此失去,连齐国自己也归附了楚国。重耳等人本是希望借助齐国的力量回国,看看没了希望,重耳的随从就打算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去想办法。但这时重耳正跟齐姜如胶似膝,不愿离开。重耳的部下嫌重耳太没出息,商议着借打猎的机会把重耳骗出城去,强行挟走。这话被齐姜的丫环的听见了,报告了齐姜。齐姜却很关心重耳的事业,主动找到狐偃等商议,说把重耳灌醉后抬出城去挟走。等重耳在大醉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行进中的车上,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事到如今,他也只好听从部下的安排。就这样,重耳来到了曹国。

曹国国君只让他住了一夜,而且很不客气,还戏弄他们,要看重耳身上的“骈肋”(一种肋骨长在一起的生理畸形),唯有曹国大夫僖负羁见重耳手下人才众多,日后必成大事,就暗暗地施以饭食,赠以白璧。重耳一行又来到宋国,宋襄公虽刚打了败仗,但对重耳还是十分欢迎,就送他们每人一套车马,只是没有力量帮助重耳回国。

不久,他们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贵宾款待,重耳对楚成王也十分尊敬,两人成了好友。当时,楚国大臣子玉要杀掉重耳,以除后患,但被楚王阻止了。在一次宴会上,楚王开玩笑说:“公子将来回到晋国,不知拿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玉石、绸缎、美女你们很多,名贵的象牙、珍奇的禽鸟就出产在您的国土上,流落到晋国去的不过是剩余物资,真不知拿什么来报答您。如果托您的福能回到晋国,万一有一天两国军队不幸相遇,我将后退三舍来报答您。如果那时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就只好驱兵与您周旋了。”楚成王如此对待重耳,是因为他当时想往北方扩展,希望在这位落难公子身上种下交情,将来好捞得便宜。

不久,秦穆公派人去请重耳到秦国,说是要送他回国即位。原来,晋惠公对秦国多次忘恩负义,秦穆公当初打算立个坏国君自己可弄点好处,结果事与愿违。晋惠公即位不久即发兵攻打秦国,秦国兵强势大,打败了晋国,并俘虏了晋惠公,后来秦穆公还是将晋惠公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