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榜样成功的例子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1。1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

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一天妻子让丈夫去肉店买火腿,丈夫很快就买来了。妻子一见到火腿就很生气,问丈夫为什么不叫店主把火腿的末端切下来。丈夫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理由。

第二天,恰好岳母来看他们,小两口就问她为什么总是切下火腿的末端。母亲回答说,因为你们的外婆就是这样做的。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三个人一起去拜访外婆。外婆听了他们的问题,差点笑出了眼泪,她答道,她之所以切下火腿的末端,是因为当时她家里的烤炉太小了,放不下整只火腿……

原来,被家族几代人遵守的规矩,居然是由一只或许早已不见踪迹的小烤炉引起的。这个笑话反映的,正是传统与权威的力量。传统在延续的过程中,作为权威的个人就应运而生。于是,崇拜权威就成为延续传统的一种方式。要打破旧的传统,必须先停止对权威的崇拜。否则,个性的呼声就将长期被权威的声音所淹没。

古往今来,凡有所创见的杰出人物,都反对迷信权威。西方文明史上鼎鼎大名的“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的人物。

“古希腊三贤”:不迷信权威的权威

约公元前470年,苏格拉底出身于希腊雅典的一个雕刻匠家庭,他跟父亲学过手艺,但一生都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唯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走出家门,和他偶然碰到的人聊天,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40岁时,他就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智者。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与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有所不同,其他哲学家主要探讨自然界的问题,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等等。苏格拉底则认为世界由神主宰,研究自然界就是亵渎神灵。“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对世人的忠告。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伦理道德的研究方面,倡导人类过有思想、有道德的生活。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70岁那年,政敌们以“蛊惑青年”和“亵渎神灵”的罪名,宣判苏格拉底死刑。很多人劝他逃走,有人甚至帮他买通了狱卒。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苏格拉底毅然喝下毒酒,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是一位雄辩家,他机智善辩、语言幽默,曾吸引不少年轻人跟他学习。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修辞学院,收徒授课,阐述他自己的新见解。苏格拉底最喜爱的学生,是柏拉图。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出身高贵,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20岁时就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因此深受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海外漫游,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由哲学统治的“理想国”。接着他回到雅典,创建了著名的柏拉图学院。柏拉图在那里一边教学,一边潜心研究,并纂写了大量的哲学论著。

由于苏格拉底生前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著作,他的思想都是由柏拉图记载而流传下来的。柏拉图有没有照本宣科地复述老师的思想呢?没有。实际上,他与苏格拉底的学术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柏拉图学院和苏格拉底修辞学院的学生们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公元前360年,两校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这场论战中,柏拉图的一个学生大放异彩,为柏拉图学院争得了荣誉,成为学院里的学术明星。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17岁那年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在学院里呆了整整20年。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见第一面时,两人就发生了冲突。亚里士多德生于上流社会,举止温文尔雅,衣着也十分华丽。柏拉图发现学校多了一个花花公子,十分恼火。他对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追求真理的青年不应该过分地打扮自己。” 面对柏拉图的斥责,亚里士多德没有屈服,他申辩说:糟糕的服饰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心情。柏拉图尽管不满,也只能听之任之。后来,柏拉图才逐渐改变了对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柏拉图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得意弟子:“我的学院可分成两部分——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构成它的头脑。”

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学术观点分歧也很大,到柏拉图的晚年,师徒二人经常发生争论。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柏拉图学院,几年后创建了吕克昂学院,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学者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因而得名“逍遥学派”。

对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采取的是批判继承的态度,他抛弃了柏拉图的很多唯心主义观点,其思想中已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他也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成为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科学研究体系,成为古典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像“古希腊三贤”这样,师徒三人全都声名显赫,在学术上一脉相承,且都有伟大创建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这与他们三人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有很大关系。今天,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已广为流传,那就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真理就是: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2打破榜样的神话(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很时髦的话。一些成功学家也试图让我们相信:成功,就是以成功者为榜样,做成功者做过的事情。

榜样的作用真有这么大吗?恐怕未必。

人都有自己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当然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我们容易受到一些顽固思维的束缚,习惯将这件事简单化、教条化,以为就像在复印机里放上原件,然后放上白纸,按一下“COPY”键,就一切“OK”了。

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有一则寓言,说一只乌鸦很崇拜老鹰,它见老鹰从悬崖上俯冲下来,以优美、矫健的动作叼走一只小羊羔,羡慕得不得了,心想:要是我有老鹰这样的本事,就不用天天去吃残渣剩饭了。于是,乌鸦开始细心观察鹰的一举一动,学习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乃至每一个眼神。终于有一天,它觉得自己练得差不多了,就振翅从山崖上俯冲下来,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拼命地想把它叼起来,结果爪子被羊毛缠住了。乌鸦这时才懊悔不已,拍打翅膀垂死挣扎,但无济于事。牧羊人抓住了乌鸦,剪了它的羽毛,扔给孩子们玩。从此,乌鸦再也没有飞起来过。

乌鸦的行为当然是可笑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乌鸦这样盲目学习榜样的人并不少见。

日本传奇医师、励志大师德田虎雄说:“人,谁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只有自己。”

是啊,弱者以强者为榜样,强者以更强者为榜样,这是人类社会的惯性思维,同时也是一个暗藏危机的思维。按照这种思维行事,一不小心就会堕入陷阱,就如下面这个例子所证明的那样。

“忘掉韦尔奇”

2003年9月29日,在全国工商联成立50周年论坛上,民营企业新疆德隆集团的代表宣称:“再有3到5年,德隆将进入世界500强。”

德隆集团的这一豪言壮语,当时让不少人感到心潮澎湃。然而,时隔不久,这个勃兴于天山的民企“帝国”便轰然崩溃,集团创始人唐万新因涉嫌金融犯罪,遭到逮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