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陆绎吗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抚。 福清所指的,就是叶向高,而漕抚,则是李三才。 叶向高是福建福清人,李三才曾任漕运总督,把这两个词弄清楚后, 我们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叶向高能安心当首辅,是因为王锡爵不出山……密揭这事 是李三才捅出来的,可谓是为社稷立下第一功!” 没有王法了。 一个平民,没有任何职务,远离京城上千里,但他说,内阁大臣都是木 偶、婴儿。而现在的朝廷第一号人物能够坐稳位置,全都靠他的死党出 力。 纵观二十四史,这种事情我没有听过,没有看过。 但现在我知道了,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万历年间,在无休止地争斗和吵 闹里,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在沉默中集结,慢慢地伸出手,操纵所有的一 切。

第六章 谋杀(1)

疯子王锡爵彻底消停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叶向高正式登上宝座, 成为朝廷首辅,此后七年之中,他是内阁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人,史称“独 相”。 时局似乎毫无变化,万历还是不上朝,内阁还是累得半死,大臣还是 骂个不停,但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在表象之下,政治势力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新的已经来了,旧的赖着 不走,为了各自利益,双方一直在苦苦地寻觅,寻觅一个致对方于死地的 机会。 终于,他们找到了那个最好、最合适的机会——太子。 太子最近过得还不错,自打妖书案后,他很是清净了几年,确切地说, 是九年。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一个人写的一封报告,再次把太子拖下了水。 这个人叫王曰乾,时任锦衣卫百户,通俗点说,是个特务。 这位特务向皇帝上书,说他发现了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有三个人集 会,剪了三个纸人,上面分别写着皇帝、皇太后、皇太子的名字,然后在 上面钉了七七四十九个铁钉(真是不容易),钉了几天后,放火烧掉。 这是个复杂的过程,但用意很简单——诅咒,毕竟把钉子打在纸人上, 你要说是祈福,似乎也不太靠谱。 这也就罢了,更麻烦的是,这位特务还同时报告,说这事是一个太监 指使的,偏偏这个太监,又是郑贵妃的太监。 于是事情闹大了,奏疏送到皇帝那里,万历把桌子都给掀了,深更半 夜睡不着觉,四下乱转,急得不行。太子知道后,也是心急火燎,唯恐事 情闹大,郑贵妃更是哭天喊地,说这事不是自己干的。 大家都急得团团转,内阁的叶向高却悄无声息。万历气完了,也想起 这个人了,当即大骂: “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人怎么不说话?!”(此变大事,宰相何无言) 此时,身边的太监递给他一件东西,很快万历就说了第二句话: “这下没事了。” 这件东西,就是叶向高的奏疏,事情刚出,就送上来了。 奏疏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陛下,此事的原告(指王曰乾)和被告(指诅咒者)我都知道,全都 是无赖混混儿,之前也曾闹过事,还被司法部门(刑部)处理过,这件事 情和以往的妖书案很相似,但妖书案是匿名,无人可查,现在原告被告都 在,一审就知道,皇上你不要声张就行了。 这段话再次证明了一点:叶向高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叶向高的表面意思,是说这件事情,是非曲直且不论,但不宜闹大, 只要你不说,我不说,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一审就行。 这是一个不符合常理的抉择,因为叶向高,是东林党的人,而东林党, 是支持太子的,现在太子被人诅咒,应该一查到底,怎能就此打住呢? 事实上,叶向高是对的。

久经考验的叶向高同志识破了圈套,危机成功度过。

但太子殿下一生中最残酷的考验即将到来,在两年之后。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黄昏。 太子朱常洛正在慈庆宫中休息,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他被封为太子,住到了这里,但他爹人品差,基础设施一应俱缺,要啥都不给,连身 边的太监都是人家淘汰的。皇帝不待见,大臣自然也不买账,平时谁都不 上门,十分冷清。 但这一天,一个特别的人已经走到他的门前,并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 问候他。 他手持一根木棍,进入了慈庆宫。 此时,他与太子的距离,只有两道门。 第一道门无人看守,他迈了过去。 在第二道门,他遇到了阻碍。 一般说来,重要国家机关的门口,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就算差 一点的,也有几个保安,实在是打死都没人问的,多少还有个老大爷。 明代也是如此,锦衣卫、东厂之类的自不必说,兵部吏部门前都有士 兵看守,然而太子殿下的门口,没有士兵,也没有保安,甚至连老大爷都 没有。 只有两个老太监。 于是,他挥舞木棍,打了过去。 众所周知,太监的体能比平常人要差点(练过宝典除外),更何况是老 太监。 很快,一个老太监被打伤,他越过了第二道门,向着目标前进。 目标,就在前方的不远处。 然而太监虽不能打,却很能喊,在尖利的呼叫声下,其他太监们终于 出现了。 接下来的事情还算顺理成章,这位仁兄拿的毕竟不是冲锋枪,而他本 人不会变形,不会变身,也没能给我们更多惊喜,在一群太监围攻下,终 于束手就擒。 当时太子正在慈庆宫里,接到报告后并不惊慌,毕竟人抓住了,也没 进来,他下令将此人送交宫廷守卫处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件小事。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将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谋杀(2)

我发现了另一段 史料,一段截然不同的史料: 开头是相同的,郑贵妃去向万历哭诉,万历说自己没办法,但接下来, 事情出现变化——他去找了王皇后。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因为皇后没有帮派,还有威望,找她商量是 再合适不过了。 皇后的回答也直截了当: “此事我也无法,必须找太子面谈。” 很快,老实太子来了,但他给出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此事必有主谋!” 这句话一出来,明神宗脸色就变了,郑贵妃更是激动异常,伸个指头 出来,对天大呼: “如果这事是我干的,我就全家死光!(奴家赤族)” 这句话说得实在太绝,于是皇帝也吼了一句: “这是我的大事,你全家死光又如何?!(稀罕汝家)” 贵妃发火了,皇帝也发火了,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浇灭了所有人的 激情: “我看,这件事情就是张差自己干的。”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太子朱常洛。虽然几秒钟之前,他还曾信誓旦旦 地要求追查幕后真凶。 于是大家都满意了。为彻底平息事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 二十八日,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先生终于露面了。他召来了内阁大臣、 文武百官,以及自己的太子,皇孙,当众训话,大致意思是:自己和太子 关系很好,你们该干吗就干吗,少来瞎搅和。此案是张差所为,把他干掉 了事。就此定案,谁都别再折腾。 太子的表现也很好,当众抒发父子深情,给这出闹剧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天后,张差被凌迟处死,十几天后,庞保和刘成不明不白地死在了 刑部大牢里,就杀人灭口而言,干得也还算相当利落。 轰动天下的疯子袭击太子事件就此结束,史称明宫三大案之“梃击”。 梃击是一起复杂的政治案件,争议极大,有很多疑点,包括幕后主使 人的真实身份。 因为郑贵妃要想刺杀太子,就算找不到绝顶高手,到天桥附近找个把 卖狗皮膏药的,应该也不是问题,选来选去就找了个张差,啥功夫没有,还 养了他三年。这且不论,动手时连把菜刀都没有,拿根木棍闯进宫,就想 打死太子,相当无聊。 所以有些人认为,梃击案是朝廷某些党派所为,希望浑水摸鱼,借机 闹事,甚至有人推测此事与太子有关。因为这事过于扯淡,郑贵妃不傻,绝 不会这么干。 但我的看法是,这事是郑贵妃干的,因为她的智商,就是傻子水平。 对于梃击案,许多史书的评价大都千篇一律:郑贵妃狡猾,万历昏 庸,太子老实,最后老实的太子在正义的东林官员支持下,战胜了狡猾 的郑贵妃。 这都是蒙人的。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郑贵妃是个蠢人,万历老奸巨猾,太子也相当会 来事,而东林官员们,似乎也不是那么单纯。 所以事实的真相应该是,一个蠢人办了件蠢事,被一群想挑事的人利 用,结果被老滑头万历镇了下来,仅此而已。 之所以详细介绍此事,是因为我要告诉你: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你将 逐渐发现,许多你曾无比熟悉的人,其实十分陌生;许多你曾坚信的事 实,其实十分虚伪;而这,不过是个开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不起眼的敌人

以上,就是万历同志执政四十余年的大致成就。具体说来,就是斗争、 斗争、再斗争。 先斗倒张居正,再斗争国本、妖书、梃击,言官、大臣、首辅轮番上 阵,一天到晚忙活这些事,几十年不上朝,国家是不怎么管了。山东、山 西、河南、江西及大江南北相继告灾,文书送上去,理都不理。而更滑稽 的是,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员。 在万历年间,如果你考上进士,也别高兴,因为考上了,未必有官做。 一般说来,朝代晚期,总会出现大量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摊派剥削。 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讲,万历年间这个问题很不严重,因为压根儿就没官。

万历年间的真相大抵如此,一个政治纷乱,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生 机勃勃的世界。 然而这个世界,终究被毁灭了。 毁灭的起因,是一个人。这人的名字,叫李成梁。  不世之功臣 李成梁,是一个猛人,还不是一般的猛。 他出生于嘉靖五年(1526年),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算是高级军官, 可到他这辈,混得相当差劲,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非常穷,穷得连进京继 承官职的路费都没有。 他本人也混得很差,直到四十岁,还是个穷秀才。后来找人借钱,好 歹凑了个数(继承官职,是要行贿的),这才捞到官位,还真不是一般的惨。 但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的辽东很乱,虽然俺答部落改行做了生意,不抢了,但其他部落 看俺答发了财,自己又没份,更不消停,一窝蜂地来抢。什么插汉部、泰 宁部、朵颜部、王杲部,乱得一塌糊涂,以致十年之内,明朝竟然有三位 大将战死。 然后李成梁来了。然后一切都解决了。 打仗,实际上和打麻将差不多,排兵布阵,这叫洗牌,掷色子,就是 开打。战况多变,就是不知道下一张摸什么牌。而要想赢牌,一靠技术,二 靠运气。 靠死运气,怎么打怎么赢,所谓福将。 靠死里打,怎么打怎么赢,所谓悍将。

李成梁,应该是福将加悍将。  自从李大人出马后,土蛮就从没舒坦过。从万历元年(1573 年)起,李成梁大战五次,小战二十余次,基本上是年年打,月月打。 总打仗不奇怪,奇怪的是,李成梁每次都打赢。 其实他的兵力很少,也就一两万人,之所以每战必胜,大致有两个原 因:首先是技术问题,他属下的辽东铁骑,每人配发三眼火铳,对方用刀, 他用火枪,明明白白就欺负你。 其次是战术问题,李成梁不但骁勇善战,还喜欢玩阴招,对手来袭时, 准备大堆财物,摆在外面,等蒙古人下马抢东西,他就发动攻击。此外,他 还不守合同,经常偷袭对手。靠这两大优势,十年之内,他累计斩杀敌军 骑兵近五万人,把土蛮折腾得奄奄一息。

看到这段史料,再回忆起他儿子李如松同志的信用问题,不禁感叹: 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 土蛮歇了,泰宁也很惨,被打得到处跑不说。 但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一个人已经点燃了火种,燎原冲天的烈焰, 终将由此而起。他是觉昌安的孙子,他是塔克世的儿子,他的名字,叫做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接受了所有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然后,他召集了族人,杀死了一头牛,举行了祭天仪式,拿出了祖上 流传下来的十三副铠甲,宣布起兵。 收了赔偿金再起兵,和收了钱不办事,似乎是异曲同工。但无论如何, 努尔哈赤向着自己的未来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按照许多史料书籍的说法,下面将是努尔哈赤同志的光荣创业史:先 起兵杀死尼堪外兰,然后统一建州女真,打败海西女真最强的叶赫部落, 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统一女真。 最后是基本类同的几句评价:非常光辉、非常励志、非常艰苦等等。 本人同意以上评语,却也要加上四个字:非常诡异。 据说努尔哈赤从小住在林子里,自己打猎、采集蘑菇,到集市上换东 西,生活艰苦,所以意志坚定;渴了喝泉水,饿了啃人参,所以身体强 壮;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所以极会打仗。 有以上几大优惠条件,所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便不可收拾。 这绝不可能。 努尔哈赤起兵时,他的武器是弓箭,不是导弹,他带着十三副铠甲, 不是十三件防弹衣,在当时众多的女真部落中,他只不过是个小人物。 然而这个小人物,只用了三十多年,就统一了女真、建立了政权,占 据了原本重兵集结的辽东,并正式向明朝挑战。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得到了帮助。 而帮助他的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我并不是阴谋论者,却惊奇地发现,无数的清代史料书籍中,都详细 描述了祖父觉昌安的惨死、李成梁的冷漠残酷、努尔哈赤的无助,却不约 而同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

据某些笔记的记载,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前很早就认识了,不但认识, 努尔哈赤还给李成梁打过下手,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极为神秘的纠葛。 据说努尔哈赤少年时,曾经因为闹事,被李成梁抓回来管教。不久之 后,努尔哈赤被释放了,不是李成梁放的。 放走努尔哈赤的,是李成梁的老婆(小妾),而她放走努尔哈赤的理由 也很简单——这人长得好(奇其貌,阴纵之出)。至于他俩有无其他纠葛,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相关的说法还有很多,什么努尔哈赤跟李成梁打过仗,一同到过京城, 凡此种种,更不可思议的是,据说努尔哈赤和李成梁还是亲家:努尔哈赤 的弟弟,叫做舒尔哈齐,这位舒尔哈齐有个女儿,嫁给了李成梁的儿子李 如柏做妾。 而种种迹象表明,勇敢而悲痛的努尔哈赤,除了会打仗、身体好外, 似乎还很会来事儿。他经常给李成梁送礼,东西是一车车地拉,拍起马屁 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明史学者孟森语)。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努尔哈赤和李成梁家族,有着某种不可告人 的联系。

第八章 萨尔浒(1)

努尔哈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 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他的战役 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月二十八日,明军先锋杜松抵达抚顺近郊。 为了抢头功,他命令士兵日夜不停行军,但由于路上遭遇女真部队阻 击,辎重落后。三月一日,他终于停下了脚步,就地扎营。 他扎营的地点,叫做萨尔浒。

死战 此时的杜松,已经有点明白了,自他出征以来,大仗没有,小仗没完, 今天放火明天偷袭,后勤也被切断,只能扎营固守。 多年的战争经验告诉他,敌人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动进攻,情况非 常不利。部下建议,应撤离此地。 但他并未撤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