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附:橘红)——脾胃之圣药
橘皮,古称贵老、红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最佳,故名陈皮。陈皮以广东新会柑、茶枝柑的柑皮质最好,所以中医处方常写“广陈皮”、“新会皮”。
中医认为,陈皮性温,味辛、苦。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故陈皮有三大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本草汇言》说:“橘皮,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为脾胃之圣药也。”历代医家都将陈皮作为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呕吐,消化不良的常用药,又因其能燥湿化痰,所以临床又常用其治疗咳嗽多痰,胸闷不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含有多种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对消化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加快,起到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现代医学也将陈皮用于治疗休克、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患。
陈皮作为食品,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九制陈皮,其味甘、甜、咸、酸,既开胃生津,又化痰止咳。苏州宋公祠创制的陈皮酱,以理气化痰之妙而驰名天下。《百草镜》中提到的“青盐陈皮”,实际上就是苏州宋公祠的遗法,将陈皮用甘草、乌梅、川贝和青盐等加工制成,能消痰降气,生津开郁,运脾调胃,解毒安神。陈皮用于食疗,也作用多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多喝点陈皮水,能排除肠管内积气。冬季老年人易咳喘,多喝用陈皮煲出的汤,能产生刺激性被动祛痰的作用,使痰液容易咯出,对止咳有益。陈皮入粳米煮粥,理气化痰、健脾养胃之功倍增。倘若出游前含上一片陈皮,还可以舒缓腹胀、防止晕车晕船呕吐。
陈皮还经常用作各式菜肴、汤水的调味料,如炖全鸭、焖牛腩以及制作各类山珍野味,几乎样样用之。在做汤的同时,一片陈皮下锅,便可去腥解腻,还能让煮出来的汤水飘出甘香。熬稀饭时略洒一些橘皮粉,会透出一股橘子香味。蒸馒头时,面粉里略加一些拌匀,蒸出来的馒头清香扑鼻。如果做包子,豆沙馅里拌进一些,会更加美味可口。
附:橘红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取新鲜橘皮,用刀扦下外层果皮,晾干或晒干即得。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分别列出橘皮橘红,其实,实际临床中,橘红与橘皮(即陈皮)使用相若,不过医家认为橘红“专入于肺,兼以发表”,去皮内之白而更“轻虚上浮”,临床多用于肺寒咳嗽多痰之症。
此外,还有一种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选用时应注意区别。
治方举例
1.治老年关节炎:小尖红辣椒10克、陈皮1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过滤后,每日服用2~3次,每次2毫升。不能饮酒者,用此药酒涂于疼痛处来回涂擦,然后用麝香止痛膏贴敷患处。
2.治寒阻气滞型萎缩性胃炎:陈皮30克、炒小茴香12克、干姜3克,早晚水煎服,每日2剂,3个月为1疗程。
3.治风寒感冒:陈皮15~20克,生姜数片,葱头适量,煎水,加少许白糖,早上空腹服。适用于风寒感冒者,症见打喷嚏、流清涕、畏寒、食欲不佳等。
4.预防手术后腹胀:陈皮30克,煎水500~750毫升,于术前的下午或晚上分2~3次服完,效果良好。
5.治气管炎:鲜橘皮1~2个,沸水冲泡5~10分钟,代茶饮,每日换1次鲜橘皮。
6.治急性乳腺炎:陈皮3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严重者可每日2剂。
食用注意
1.陈皮燥湿助热,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用。
2.陈皮可燥湿化痰,干咳痰少,阴虚燥咳者不宜选用。
3.吐血症者慎服。
食物相克
半夏、天南星。陈皮不宜与之同用,也不宜与温热香燥药物同用。
家用美食谱
陈皮牛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