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文国公府来寺中的人有文国公夫人郑氏,大少夫人何氏,二少夫人魏氏,三少夫人颜氏,四少夫人季氏以及五少夫人杨氏。
这些儿媳妇之所以聚集的如此整齐,是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文国公五十岁寿辰。虽然此时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但毕竟是整寿,该过的还是要过。
而这一次来寺中,除了为文国公祈福,最重要的是为了韩瑾陆。
韩瑾陆出征已经半年有余,前线虽偶有胜利,但总的来说被启隐的大军压着打。郑氏这一整颗心都是揪着的。
虽然有六个儿子,但不管怎么说韩瑾陆都是最小的那一个,也是最不听话的那一个。郑氏也对他更加爱护一些。她不求别的,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归来。
此时,大少夫人和三少夫人五少夫人在香房整理东西,二少夫人和四少夫人陪在郑氏的身边。
拜完佛之后,郑氏脸上依旧是愁云满布。她刚刚心中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小儿子,一想起来就难受。生怕小儿子会受伤,怕再也见不到小儿子了。
见状,二少夫人魏氏说道:“娘,六弟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不会出事的。前几个月不是还立了功么?想必再过不了多久就能立更多的功。到时候娘就高兴了。”
郑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儿媳的手:“娘也不想着他建功立业,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回来就好。现在啊,娘倒希望小六跟从前似的,文不成武不就,那样娘就不用担心他的安危了。”
当然了,郑氏后面这句也就是随便感慨一下罢了。如果时间真的能倒流,她依旧不会干涉儿子的选择。那是儿子的人生,儿子想过的生活,她不会多加干预。
只是,作为一个母亲,自然是希望儿子永远的平安。
四少夫人季氏在一旁问道:“娘,六弟之前不是一直在考科举么,怎么突然就从了武?别说是我了,就是四少爷当时看到家中的来信都吓了一跳。别是被别人撺掇的吧?”
郑氏笑着道:“他呀,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再用功都读不好。娘本以为他做武将也不行的,没想到却在军中混得如鱼得水。你们说奇不奇怪?也不知道他那一身武艺哪里学来的。要是没那一身武艺,说不定也不会去军中效力。”
魏氏琢磨了一下,说道:“说起来六弟的武艺,这个儿媳倒是知道一些。”
“嗯?你知道?”郑氏惊讶的问道。
“嗯。有次我去书房见二少爷,本以为五弟在跟他一起读书,没曾想,却发现他在旁边的院子里悄悄的跟着师傅习武。旁边还站着三弟妹。我猜想,那武师傅应该是三弟妹给六弟介绍的。”
郑氏脸上的表情怔了怔,缓缓地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随后,就止住了这个话题,没再继续说下去。
颜氏给小儿子介绍武师傅的事情她多少也知道一些,她只是不太理解自家儿子武艺为何如此高强。因着一家子都是文臣,所以她根本没想到根骨和天赋上面去。而且,这话赶话的说起来有些敏感。三儿媳跟小儿子介绍武师傅的事情她还是挺满意的,所以不愿多说。
季氏却有些不甘心,看了魏氏一眼之后,说道:“娘,就算六弟去从了军,也不至于一下子就上战场吧?听说宁王也去了军中。会不会是他带着六弟去的?”
“这个娘就不清楚了。”
“要我说啊,六弟武艺平平,又在御前当了侍卫,皇上根本就不会派他去战场。他怎么好端端的就把这么好的职位给辞掉了,非得去军中呢?会不会是有人从中阻挠?故意安排六弟去的。”
郑氏微微蹙了蹙眉。说实话,她对这件事情也颇有微词。不仅是她,其实文国公也是。不知道自家儿子怎么想的,突然就主动去了军中。而那时,儿子一直在宁王府。
看着郑氏的表情,许久没说话的魏氏突然又开了口:“要是六弟一直在御前,相信前途肯定无量。而且啊,娘也就不用如此的担心他了。六弟害娘担心,可真真是大罪过了。”
“要我说啊,郡主也真是心大,不知道好好的劝劝王爷。王爷打仗本就不行,之前还输给过启隐,怎么又把咱们家六弟给拉过去了。这要是能胜利的战争的还好,六弟去了还能挣一分功勋。可如今形势如此的艰难,死伤无数,这不是害了六弟吗?”
听到这话,郑氏站住了脚步,眼神凌厉的看向了季氏:“住口!”
“娘……”季氏吓得哆嗦了一下。
“这种话我以后不希望再听到。不仅对我,对任何人都不许说这样的话。瑾陆去前线是为国效力,他身为宁国的儿郎,应该做的。宁王是咱们宁国的大英雄,他打胜仗的时候你们还小,自然是不知道。莫要让娘再听到诋毁宁王和郡主的话。听到了吗?”
季氏连忙敛了敛心神,低头说道:“听到了。都是儿媳的错,儿媳见娘在为六弟分神,吃不好睡不好,便有些着急,口不遮拦了。儿媳以后再也不敢妄议王爷和郡主了。”
郑氏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魏氏笑着安抚:“娘,虽然四弟妹这些话说得不妥,但她也是一片好心。正所谓关心则乱,四弟妹就是太担心娘的身体了,才如此说。”
“嗯,娘知道,你们都是好的。只是,郡主很快就要嫁入咱们家了,跟咱们是一家人。以后不仅你们不能说郡主的不是,如若是听到别人说,也要上前制止。一家人都和和睦睦的才能长久。”
“是,娘。”
“你们自己再逛逛吧,娘累了,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