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尘四合 > 第38章(第1页)

第38章(第1页)

定宜这头呢,为这事也挣扎良久。交代总要交代的,只是心里没底,说出来后会是怎样一种境况,吃不准。万一爷们恼羞成怒了,把她押起来待审,或者直接驱逐,长白山近在咫尺,岂不是功亏一篑?她想好了,等到了那里见机行事。临行前师父曾经嘱咐过,就算见了哥哥也不能盲认,她懂得其中道理。所以要稳住,现在还不是时候,即便是话到嘴边了也得咽回去。

她不愿意提起,他自然也不会追问,只是心里明白,对她更多顾念罢了。

依旧是朝行夜息,从抚松开拔,走官道得绕大圈子,往东南方斜插过去,脚程可省一半。只是路上艰辛,十月月尾遇上一场大雪,路上行进得异常困难。

天寒地冻,那两只鸟儿果真冷得不行了,整天缩着脖子,像市集上待宰的鸡。歌儿也不唱了,舞也不跳了,容华谢后山河永寂,无比的凄凉萧索。

七爷在京里置办的金丝小笼派上了用场,两个都是蝈蝈笼子大小,装在胸口也不费事。就是模样难看了点,上下摆着怕捂死,一左一右摆着通风,可她觉得扫脸透了。偏偏七爷还老要来瞧,不等她动手自己揭她的衣襟,拿掉一个,另一边就凸着,怪模怪样,让人哭笑不得。

胸前装着东西,鼓鼓囊囊的,七爷就感慨,“看我们树儿多像女人啊,戴上头面,换上漂亮衣裳,放到哪儿都扎人眼。”

她尴尬不已,七爷眼光真好,只是她这种情况,真正戳穿后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罢了。

她继续装傻充愣,小心翼翼,谨守本分。马队冒雪前行,终于在预定的日子到达长白山了。

站在皇庄门口,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放眼四顾,天地间莽莽一片,入了冬的时令人迹罕至,唯见山势连绵,松涛成风。定宜浑身都在颤抖,牙齿磕得咔咔响,不是因为冷,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千辛万苦总算到了这里,过去的十二年仿佛就是为今天而活。踩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是她兄长们受苦受难的地方,等找到他们,她觉得夙愿了了,父母跟前也可告慰了。

所谓的皇庄,就是皇家直接经营的庄田牧场,大英建立初期不过五六处,现如今已经增加到二十多处了。有庄必有房,朝廷专门指派太监过来监管,平时山高皇帝远,这些太监就是土皇帝,一个个拢手炉,迈四方步,欺压庄户和奴隶。如今王爷到了,太监们领着庄头和伴当出来迎接,大门外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

天太冷,脸都木了,七爷耳朵上冻出个冻疮来,下马后一边揉搓一边叫嚣:“别他娘的摆这些虚礼了,知道爷们儿来还不预备上!”

太监头儿陶永福点头哈腰上来伺候,“回爷话,山村野地的,都是上不来台面的东西。奴才紧赶着让人置办了席面,菜是山里的野味儿,酒是自产的大曲,都已经筹备好了,给爷们接风暖身子,请爷们移驾。”

七爷听见野味就倒胃口,摆手说:“路上肉吃得够够的了,炖锅鱼,再煮锅芋头就成了。”

陶永福一听连连答应,忙给底下使眼色,这头迎各位大爷们进门,那头下令伙房办去了。

王爷和兵部刑部各位大人都上大堂里,戈什哈和护军有他们的去处。皇庄上旁的不多,就屋子多,从南到北一排排筒子房像鸽笼,屋顶都很矮,不过两人一间住得也算舒坦。定宜是得了特令的,她和鸟儿住一间,不必和别人挤,给拢上火盆,把鸟都收拾完了,终于可以出门转转了。

临近傍晚,天像倒扣过来的咸菜瓮,雪里蕻腌成了黄齑,缸底都泛着昏沉。她抬头看看,呵气成云。对插着袖子往后腾挪,看见一个庄户打扮的推着三轮过来,车上运了好些东西,盆里盛着豆腐,筐里装着萝卜、山药、冬笋、莲藕,大约是专给庄子上送菜的。推着推着轱辘压到一块石头,颠簸了下,一只筐倒下来,顿时滚得满地土豆。

定宜赶紧上去帮着捡,那庄户人一叠声道谢,听口音是北京人。她觉得挺好奇,“您是北京来的?”

那庄户应了个是,“您是钦差大人的长随?看着脸儿生。”

定宜哎了声,“今天才到的,安置完了出来到处看看。这儿天真冷,和北京没法比。”

那人笑道:“好好的谁上这儿来呀,都是犯了错挨发配的,到这儿卖命赎罪来了。”

定宜看了他一眼,既然话赶话说到这里,便顺嘴接道:“我瞧这儿地方大,那些阿哈【奴隶】都住这儿吗?”

“哪儿啊,这是陶太监他们的行宫啊,轮着那些可怜人住?离这儿一个山头有块地方,四周围拿铁蒺藜拉起网子,里头窝棚大通铺,几十个人睡一间屋,边上就是牛棚羊圈,他们和牲口为邻。”

定宜听得不是滋味,唏嘘道:“来了这儿也不算是个人了……”

“罪人嘛,留着一条命就是拿来炼的,还能好吃好喝供着?”那庄户摇摇头,“你不知道,早上监工赶出去开垦荒地,擦黑了再赶回来,每天过得跟骡马似的。穿的什么呀?不搪寒的老棉袄,上边烂着袖子,下面吊着裤脚,没法儿提。你们来了正好,给往钦差大人跟前递个话,好好整治整治姓陶的这帮人。咱们这些庄客苦,叫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朝廷一年收多少租子咱们不知道,横竖你产十石粮食,他就要你九石半。咱们起早贪黑的,一年下来口粮都落不着,这日子叫人怎么过?”

庄户满腹牢骚,逢着京里来人就诉苦。定宜关心的另有其他,嘴里含糊应着,替他把筐搬到了车上。那人千恩万谢,她笑道:“这算什么事儿啊,谢什么的。”又问,“那些阿哈在哪儿开垦?这么冷的天,不炮制人参了?”

那人说:“人参一年三回,九月里是最后一趟,回来日夜赶制,早就弄完了。现在没活儿干,不能闲着呀,都驱赶着进山,管他下雪还是下刀子,犁地去了。”朝南边一指,说,“隔了两个山头,都在那儿呢!有年轻孩子冻得哭,昨儿真听见哭声震天,唉,可怜呐!”说完了拱拱手道了谢,推车走了。

定宜站着愣神,不知道这皇庄上到底有多少阿哈,该上哪儿打听这些人的名单。心里急得厉害,却求告无门,想了想,十二爷既然是冲着案子来的,盯着他应该就能找见哥哥们了。

她转过身去,纷纷扬扬的雪沫子横扫过她的脸,她眯起了眼睛,憧憬过千百回,可是隔着两个山头,和原先没有什么分别。汝良他们不知好不好,她想起刚才那人说的话,吃不饱穿不暖,就在这冰天雪地里耗命。她一直觉得自己过得艰难,其实他们更要艰难千百倍。望不到头的苦日子,心里该有多绝望,实在无法想像。

她怏怏往回走,正碰见那金出门来找她,招呼道:“七爷和人谈鸟经呢,让你把两只鸟儿送去。”

她应了声,回屋用厚毡把鸟笼罩上。提溜过上房去。一打帘子,屋里热气迎面而来,两位王爷正座上坐着,两边一溜官员,有同来的兵部刑部的人,也有州县的地方官。七爷呢,正剥芋头蘸糖,看见她就招手,说:“树儿啊,这里芋头长得可太好了,你来尝尝。”

这位王爷也真够放浪形骸的了,她笑着摇头,“您吃,奴才不饿,奴才把鸟儿送来了。”

揭开罩布,屋里暖和嘛,两只鸟就活过来了。开嗓子唱,百灵学水车,吱扭吱扭的,红子“嘁咯呛”,自动带上了锣鼓点儿,一屋子懂与不懂的都拍手叫好。

七爷不耐烦说案子,转过头找人议鸟儿。十二爷着急办完了差事上宁古塔,坐下就招管事查人。

“承德二十七年,太上皇颁御旨发落都察院御史温禄一案,温禄正法,三个儿子发配皇庄,到现在十二年整。我出京时奉旨重审此案,要提他们做人证……”他刮着杯盖儿抿了口茶,“庄子上多少人,找花名册子来一个一个翻查,即刻就去办。”

底下笔帖式领了命便退出去了,陶永福搓着手道:“王爷稍待,奴才料着查起来费时。朝廷整顿风纪,历年总有不少人发配长白山,像承圣六年,内务府王家的案子牵扯出来,庄子总共接收了二百二十七人,算算到眼下,估摸着阿哈人数都要过万了。有进有出,要落到人头上,须得费大力气……”

弘策看了他一眼,“为皇上办差,费些力气还要计较,那怎么办,事儿撂着不管?我们辛劳,不比你有福气,你这些年在庄子上好建树,敦化有个甲喇章京【参将】进京述职提起你,还大力的夸赞你,皇上也发了话,命我稽查,若属实,自然好生褒奖你。你刚才说有进有出,进我是知道的,出呢?从何而来?”

陶永福被他说得惕惕然,十二爷威名他不是没听过,所谓的建树,分明就是反话。如今询问,更要十二万分的小心,惹毛了他,一道均旨就能摘了他的脑袋,因审慎道:“王爷您圣明,长白山这地方气候不比别处,莫说大雪封山了,就是交了九月里进山挖参,一个闪失都会冻死,这是其一。其二呢,山势险峻,每年折在里头的人不在少数。说得直白些,到了这地方,就是来受苦受难的,有没有命活着都看造化。比方病了,庄子上有郎中,可这郎中不光治人,还治牲口……”他靦脸笑了笑,“蒙古大夫拿人当牲口看,几个命硬的经得住呢,所以进是朝廷有恩旨送人来,出就是死了。不光咱们这儿,宁古塔也是一样,哪年不出他几十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他们说话,定宜留神听着,听到这里不由打了个寒噤。陶太监说生死跟说吃饭一样,根本不拿人命当回事。她突然觉得可怖,心里弼弼疾跳起来。但愿哥哥们都好,她吃了这些苦,就是因为有一份信念在支撑着,她要想法子把他们救出来。十二爷心善,她去磕头哀求,也许能法外容些情。要是这条路走不通,她甚至下定了决心去求七爷。他曾经说如果她是女人就让她做庶福晋,那就说明在七爷看来她不算讨厌。她没想过高攀,只要能救出哥哥,她什么都愿意牺牲,哪怕是做使唤丫头她也认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