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詹天佑福彩3d最新预测今天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大家都停了下来,静静地望着他,没有一个人说话,詹天佑也没有讲什么,向大家拱了拱手,走开了。工人们钉道钉的声音在他的身后越来越响,他则继续向前察看着另一处工地。

这个春天,詹天佑身在铁路工地,但国家因中日之战引起的震荡始终没有让他平静过。农历三月(公历四月)的京郊,春寒料峭,先是传来李鸿章作为全权大使出使日本进行议和的消息,接着又是李鸿章在日本被日本浪人刺伤的消息,接下来的事情令詹天佑更觉屈辱,获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时,他甚至气愤得几天吃饭都没有味道,但他不是一个善于发泄的人,身边没有人可以讨论,他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内心的煎熬。有几次,谭菊珍看到他闷不作声,知道他心中有事,以为是为铁路上的事而烦心呢,她把文琮放到他手里,让他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缓解一下情绪。两岁的文琮是不谙世事的,一到父亲手里,就要父亲带他去看铁路,有时正是傍晚时分,工人们都下班了,詹天佑就会让文琮到工地摸着铁轨玩耍。这时候,顺容与文珖总是要跟在身边的,詹天佑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打发着苦闷的时光,谭菊珍则在房里准备晚餐。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京城朝野的一片激愤之声,《京报》关于公车上书的消息让詹天佑多少看到了一些国家振兴的希望。全国各地到京城参加这年春天礼部举行的进士考试的举人们,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各省举人纷纷上书反对,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齐集都察院门前请官员代奏。这代表了当时大清国的主流声音,詹天佑深感欣慰,尽管这次上书没有成功,但其对朝野的影响显然是积极的,也向国际显示,大清国的朝廷可欺,但百姓并不心服。由于旧时举人赴京考试多坐官府提供的车马,人们又称举人为“公车”,所以,这次京城举人们的上书就被称作公车上书。詹天佑深知,这些等待发榜的举人们是冒着很大风险上书的,可以说是置个人前途不顾,为国家发声。这比那些只顾自身官位而置国家利益于度外的官僚要高尚多少倍啊。有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的知识分子在,大清国总是会有振兴的一天的。

铁路时代(1)

十九世纪中后期,铁路成为世界强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然而,作为东方大国的大清王朝,至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全国铁路只有四百六十公里,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这时,詹天佑已经从事铁路工作七年了。可见,当时在中国境内展修铁路之艰难。甲午战争的失败又一次惊醒了中国人,务实求变的思想正成为社会的共识,反映在铁路建设方面,朝野各界人士都认识到修建铁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各地开始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1895年7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颁发诏书,提出“力行实政”,把“修铁路”放在具体施政的第一位,朝野官员也纷纷上书奏请修筑铁路事宜,那些长期反对建造铁路的守旧官僚们再也不敢公开反对了,于是津卢(天津到卢沟桥)、卢汉(卢沟桥到汉口)、津镇(天津到江苏镇江)、粤汉(广州到武汉)、川汉(四川成都到湖北武汉)、关内外(奉天绥中中后所到沈阳、沟帮子到营口)等多条铁路线的修筑提上日程。

在这众多铁路中,津卢铁路的修筑最有条件,因为在早前六年李鸿章就提出过修建津通路(天津到通州),而且进行了勘测,此路又是连结天津与北京的纽带,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李鸿章因甲午战败被免去北洋大臣之职,入朝做了一个闲官。一个叫王文韶的人做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2月6日,清政府成立津卢铁路局,任命顺天府尹胡燏棻为督办津卢铁路大臣,主持津卢铁路修筑事宜。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及巨额赔款让清政府的国库与民间财力馈乏,无力筹款兴建铁路。为了解决津卢铁路的工款问题,胡燏棻在清廷的支持下,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40万两,这是甲午战后清朝政府向外国借贷的第一笔铁路款,开启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铁路领域的先例。可是这笔钱并不能完成津卢铁路的修筑,胡燏棻又先后向德、法、英其他银行借款。作为津卢铁路的筑路工程师,詹天佑当时已意识到借款对大清国的消极影响,但此时,他还是总工程师金达手下的一个负责技术工作的工程师而已,大局的事情轮不到他说话,他只有默默地坚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认真做好。金达虽然对他有一定的提防,但并没有真正难为过他,对他在技术和铁路管理上的专长也多所肯定与鼓励,这倒不是因为金达真的想扶持他,而是金达希望用一个中国工程师去迎合清政府上层官的心态,获得清政府官员的好感;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大的信任;得到更多的机会。詹天佑对此也是清楚的,因而对金达分派的工作总是尽力配合,力求做到最好。

1896年初,詹天佑突然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函,是当年他的美国家长诺索布夫人写来的,信的发出时间是两个月前。原来,诺索布夫人同许多美国家长一样,都十分关心回国的大清国幼童,有不少幼童都与美国家庭保持着联系,诺索布夫人从其他幼童那儿得到詹天佑的消息,对这个文静的小男童印象深刻的她就试着写了一封信,向他介绍了自己家庭和美国最近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得到他的消息。这撩起了詹天佑埋藏心底的无限思念与回忆,他久久无法平静,在美国生活的一幕幕不断浮现在他眼前。是啊,自己又何曾忘记过诺索布一家呢?那可是一段永远无法摸去的记忆啊,十多年来,自己也曾无数次提起笔想向美国的亲人写信汇报近况,但一次次提起笔又一次次放下了,因为回国时的落寞与后来的奔波、忙碌使他不知从何说起,现在终于收到诺索布夫人的来信了,这是一封经过了多次展转才到达他手中的信,真是太珍贵了。他回想起在美国家庭生活的许多温馨而美好的时刻,他决定要好好地给亲爱的诺索布夫人回一封信,同样又是多次拿起笔,但终因事情太多而耽搁下来。在收信一个多月后,他好不容易腾出时间,给诺索布夫人回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那是1896年2月15日,正是春节过后的第三天,许多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庆里,带着家人在铁路工地生活的詹天佑利用节日的空闲,给诺索布夫人写了如下内容的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及对当时时局的看法。

亲爱的诺索布夫人:

今年1月3日,收到您去年(1895)10月30日寄来的信,我真是非常惊喜,当时我离开天津,因没带信纸,无法立刻给你回信。现在决心给您回信,以免您仍在挂念。

当读到您的信时,我忆起过去与您共处的日子,我们在您的园子里尽情欢笑,在您住处欣赏美丽的黄昏。

……

去年一家私营公司成立,拟修筑天津到北京的铁路,然后再南达长江的港口。我负责率队测量提出初步报告,很可惜此计划未能实现,因为有关方面未采纳。现在,政府拟修天津到北京的铁路,我即在此公司工作。一切刚开始,本路大约有七十四英里长,预计一年半时间完成。我是工程师之一。

……

在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我国政府深感铁路之重要,故决定修筑此路。据闻,广东、江苏也很可能要修铁路,因此,中国快要进入铁路时代了。

……

自我离开美国,至今未曾忘记您,我常记起您对我们的慈爱和你为教育我们所受到的辛苦。

我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向你学更多的东西。看到您的来信,知道你还记得我们,使我非常欣慰。

……

知道您、威利和苏菲的近况,我们很高兴。很难过您将旧居出售,因为它曾是我们愉快的家。当年,我们在那里闹翻天。我记得老祖母,她还健在吗?威利在政府船坞做什么事?我在西海汶有太多朋友,乔治在做什么?我听说芮曼在福州传教。苏菲和柯林斯先生结婚了吗?我从您的信中猜她将是柯林斯太太了。就此搁笔,希望您快乐健康!

您忠诚的詹天佑

又:代问苏菲和威利好,请他们有空时写信给我。

信发出去后,很快又收到了诺索布夫人的回信,从此,詹天佑一直与诺索布夫人保持着通信联络,与她分享自己的成就与思考。

津卢铁路历时一年多,终于于1896年底建成通车,詹天佑从津卢铁路局被调往由北洋官铁路局与中国铁路公司合并组成的津榆铁路总局,常驻锦州,参加续修关内外铁路的工程,被提升为驻段工程师。

津榆铁路总局的总办叫吴调卿,他原是英国汇丰银行的买办,因为与李鸿章的关系不错,通过报捐获得了一个候补道的四品官衔,由此涉足官场。当金达把詹天佑介绍给他时,他对詹天佑的老成、稳重印象深刻。

他问詹天佑:“眷诚啊,听说你是徽州婺源人氏,是吗?”

詹天佑说:“是的,先祖为徽州婺源人氏,因曾祖赴粤省营生,祖父时因伯父需参加当地文童县试,寄籍粤省南海县。”

“这样看来,你我应为同乡。”

“大人也是南海人?”

“不,我是婺源人。”

“啊,这么巧,大人也是婺源人。”

“婺源还有亲人吗?”

“两个长房伯父因继承祖父在家乡的产业回了婺源,现在他们的后人都在婺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