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 > 第14部分(第2页)

第14部分(第2页)

这是一个“第一”受瞩目的世界。

“第一”代表着绝对的品牌竞争力,“第一”代表着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无论是大产品小产品,选择了做什么产品,就要有做第一的想法。”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大虎打火机“别人走小步,我们跨大步”,不仅在国内打火机行业独占鳌头,而且在国外也极有影响力。

25、即使生意不大也要洞悉天下

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罗斯柴尔德

信息,尤其是政府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决定着商人的存亡,一个政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也可以毁灭一个行业。信息是财富的引领者,只有关注信息才能借助大环境,扶摇直上。政治是商战的大环境,只有适应环境,并且利用环境,才能屡战屡胜。

26、商帮的力量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温州商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形成了强大的人际网络和销售网络,这种网络就像人体的细胞或毛细血管,遍布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甚至在海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而只要有温州人的地方就会形成类似军队“班排连营团师军”的完整建制。温商在流向全世界的时候,与其总部的联系就像心脏和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系统一样,来自市场末梢神经的大量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总部,总部经过分析、处理,又迅速地反馈回来,从而形成一种遥相呼应之势。这种系统使温商成为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生命机体。

27、模式可以复制

模式可以复制,理念难以移植。

——美国管理界

“温州模式”就是没有模式,因为模式意味着条条框框,温州人其实是在不断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下发展起来的。温州模式创造了温州速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温州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生存。所谓新温州模式就是温州企业通过二次创业打出温州制造的大旗,以品质为先、名牌敬业、科技为先打响温州品牌。

有美国学者用三个“M”和一个“I”来总结温州人成功的原因。所谓的三个“M”指的是大众模仿和创造性(Mass initiatives)、流动性(Mobility)和市场(Markets),而“I”是指空隙(Interstices)。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看来,美国学者的三个“M”和一个“I”并不能囊括温州人成功的所有原因。“他们漏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温州人的成功,还有一个‘S’。”王春光如是说,他提出的这个“S”就是“Social network”,即社会网络。王春光认为:“温州模式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把民间力量发掘出来,整个地方就能够发展起来。中国每个地方的社会关系都存在,这需要挖掘。”

商规篇(13)

28、集中优势兵力攻克目标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

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了“小狗经济”的概念。“在优胜劣汰的旷野上,三只小狗攻击一匹大斑马,第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鼻子,第二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屁股,第三只小狗则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终于倒下了。三只小狗咬倒一匹大斑马,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

钟朋荣教授形象地把分工型中小企业比喻成“小狗经济”,把竞争力不强的大企业称为“斑马经济”。这是对温州中小企业最形象的表述。

温州鞋业就是“小狗经济”的最好诠释,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集聚在温州,从业人员达35万。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规模的家族制企业,但经过明确的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已形成了从牛皮交易、猪皮加工、合成革生产到鞋底、鞋材、鞋饰、鞋楦等密切相关的产业配套体系,聚集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聚集效应。大量的企业聚集群加之合理的分工协作,以及对品牌、技术专长等无形资产的共享,产生了巨大的协同优势。

29、不要轻信任何人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温州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往往是发展到后来内部就形成盘根错结的关系,这让很多老板头痛不已。

有时候,亲朋好友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不想被关系缚住手脚,就需要狠心挥动无情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取向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至90年代初期,这种企业内部少数股东集中持股的所谓股份合作企业,成为温州民营企业普遍而典型的形式。90年代开始,随着公司制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相继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的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