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修密得要志坚,成佛须得去执,学道一定得要有悟。
无悟不成道。
可是三鞭悟性就是差一些。
他能抄袭,能模仿,学得也不慢,就是不能悟。
无悟不成宗师。
无创不为大师。
——所以三鞭到头来还是牛鼻子道士,到处去偷窃人家在武学上的成就,来成就他自己的武功。
始终不能创。
到底不曾悟。
——他终究不知道,就是为了这种心态,以及他的人格太过鄙下,所以在武学境界上不能有更高的修为。
大凡任何学说修为、艺术、功德,如果为人太过卑劣,加上又不能坚忍力行,下死功夫未扎好根基,再聪明也只怕难有大作为,难得大成就,这是不可不知的。
他自己没透悟“山字经”,他甚至也觉得“山字经”有点问题,甚至有点不对劲,好像缺少什么似的,可他又说不上来,研究不出来。不过他还是偷学私练,却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任怨知道有这件事、这本秘笈。
所以他提防着任怨。
由于任劳一向帮着任怨,三鞭就连任劳也提防着。
可是,却不知怎的,蔡京却有一天找上了他,居然直接问起他“山字经”的事:
“你在练‘山字经’?”
蔡京问得单刀直入,神色严峻。
三鞭当时一震,也同时一怔:
——到底该不该承认?
如果承认,蔡京会不会开口要?
如果蔡京讨书,他给不给?
给,那就自己白搭了。
——那本秘笈,他不是不想抄录,而是极怪异的是:他只要有意要抄,无论怎么集中心思,都会抄成跳行飞字,飞砂走奶,弹钉露馅,阴阳倒错,就是无法能有一页只字无遗,准确誊录下来。
——这到底是什么秘笈?仿佛,字里行间,纸页笔墨内里,也蕴有魔法!
要是不给,只怕,就活不成了。
——到底,蔡京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这本书的?
三鞭道儿女大汗涔涔下,口里却道:“相爷神目如炬,我质资鲁钝,没练成。”
蔡京这才神容缓和一些。
明显的是:答对了。
——至少,没有激怒蔡元长。
蔡京这才微微一笑道:“你别害怕,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的书,我不要。山字经,要是那么好练,温蛇早就交给老字号发扬光大去了。这秘笈,那么厉害,温蛇早就独步天下去了。我不沾这种耗时费力而又没什么结果的事。”
三鞭这才放了半个心。
蔡京又道:“不过,我要你誊录一册,以我名义送给一个人。”
三鞭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送人?
——送谁?
这样让人唾手可得,自然令为此秘笈用尽千方百计、叛友杀朋的三鞭忿忿不平。
但他又不敢不从。
不得不从。
——老实说,以蔡京势力与实力,纵要了他的命,也轻而易举,他也只有任其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