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是因为你要吃他才去偷的啊。肯定是他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看到能吃的东西就顺手牵羊摘一个,摘了自己又不想吃,就拿来给你吃。”
“才不是呢,他自己也很想吃的,他是看我小,让着我吃的。”
“想想就后怕,那些东西都是直接从农民地里摘来就给你吃的,上面不知道洒了多少农药,多少大粪,如果把你吃死了,还不就这么去了?叫他抵命也抵不回我的女儿来。”
她笑嘻嘻地说:“我自己也偷吃了很多地里的东西,也没吃死吗。要说小偷小摸,我比他好不到哪里去,我小时候也小偷小摸,难道我现在还是小偷?”
妈妈咕噜说:“你跟他不同吗,红星中学那种地方,偷窃成风,你能不受到影响?”
“那说不定卫国以前也是待在一个偷窃成风的地方呢?”
妈妈辩不过她了,就耍赖:“反正我的女儿跟卫国不同。”
她也以一个玩笑结束战斗:“那当然不同啰,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吗。”
在她妈妈看来,军代表一家就是她家的仇人,但在她看来,军代表一家是她家的恩人,军代表从水库里救起了爸爸,卫国从溪沟里救起了她,那都是救命之恩啊。
妈妈不同意:“什么恩人?他们父子俩都是先害人,再救人,功过抵消,过大于功。”
“怎么是先害人,再救人?”
“怎么不是呢?军代表如果不是为了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私心,死整你爸爸,你爸爸怎么会去跳水库呢?他逼得你爸爸跳水库了,他又跑去救起你爸爸,这能算救命之恩?”
“他整爸爸的时候也不见得就能预料爸爸会跳水库,他救爸爸的时候也许根本就不知道那是爸爸。”
“是啊,那不更说明他并不是去救你爸爸的吗?他要是知道那是你爸爸,说不定救都不救了。”
每次说到这份上,她就尽量不跟妈妈争论,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又都是猜测和假设,有什么好争的?争来争去,也没个裁判可以裁定谁是谁非,反而把母女关系争坏了。
她放过军代表,只说卫国:“但是卫国怎么是先害人,后救人呢?”
“他不把你带到那个溪沟里去,你会被水冲走?如果那溪沟深一点,水流得急一点,他下去得慢一点儿,或者他力气小一点儿,你就被淹死了。”
“但是他带我去的时候,怎么会预料到溪沟里会涨水呢?”
“他根本就不该带你乱跑。”
“那次不是你叫他带我出去玩,玩到五点再回来的吗?”
“但我没叫他带你去溪沟边玩啊!”
她笑笑,不置可否,知道她越反驳,妈妈就会越坚持。
但她知道,虽然妈妈嘴里会坚持抬杠不松口,但心里还是慢慢松动了的,因为凡是她们争论过的事,她妈妈后来就很少再提,既不再提自己的观点,也不重复她的观点,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只有一点,妈妈从来没改变过,那就是卫国的不爱读书,不爱学习。
妈妈说:“我们跟军代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家庭,他们是那种工农兵家庭,天生不是搞学习的料,你看那个卫国,从小就不爱学习,成天在外面打架闹事。而我们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做学问的,天生就爱学习,会学习。
“工农兵家庭的人就不会学习?”
“当然啦,你看看恢复高考后那两三届大学生,该有多少是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子女啊!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家庭就是读书人的家庭。”
“地主富农资本家就是读书人家庭?”
“是啊,既然他们能被打成地主富农资本家,说明他们在旧社会是有钱的人,他们就能送孩子上大学,受教育。而那些工农兵在旧社会哪里有钱送孩子读书?越穷越没钱读书,越不读书就越穷。”
“也不是每个工农兵家庭的孩子读书都不行。”
“当然不是每一个,但卫国肯定是其中一个。如果现在让你跟卫国一个班读书,我负责你是尖子,他是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