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楼梦大白话版本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我刚才问他们了,虽说他们都谦虚,看那样子,没有不会的。就算不会也不要紧啊,可以像香菱一样学习啊。”袭人笑着问:“他们都说薛大姑娘的妹妹长得特别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点头说:“这是真的。据我看,连她姐姐算上,没人比得上她。”袭人更惊讶了:“那要好到什么程度啊?我倒要看看去。”

探春又说:“老太太一见了她,喜欢得不得了,已经逼着太太认她作干女儿了。老太太要亲自养着她。有了这个好孙女儿,就该忘了孙子了。”宝玉笑着说:“这没什么,本来就应该多疼一疼女孩的。明天十六,咱们诗社组织一个活动吧。”探春说:“林丫头病刚好,二姐姐又病了,还是凑不齐人啊。”宝玉说:“二姐姐又不大写诗,没有她也不要紧。”探春又说:“还是等几天吧,等他们新来的混熟了,咱们请上他们不好吗?那时香菱的水平也提高了,这样完整地组织一次活动不好吗?咱们先去老太太那里打听打听,请求老太太留下她们在园子里住下,咱们就有多几个人,就更有意思了。”宝玉眉开眼笑地说:“我都糊涂了,就没想到这件事。”

他们就一起来到贾母房间。果然王夫人已认宝琴作干女儿了,贾母就让和自己一起住。薛蝌就在薛蟠书房住。贾母又对邢夫人说:“你侄女也不用走了,在园子里住几天吧。”邢夫人哥嫂家里很困难,这次进京,就是想靠着邢夫人给他们买房子、提供生活费的,听这样说,怎么会不愿意呢。邢夫人就把岫烟交给熙凤。熙凤就把她送到了迎春那里,这样邢岫烟有了什么不如意的事,就算邢夫人知道了,也没有自己的责任了,毕竟迎春是贾赦的女儿嘛。从这以后,如果邢岫烟回家住的日期不算,如果在大观园住到一个月,熙凤也会照迎春的标准给岫烟发一份生活费。熙凤观察岫烟的品行为人,不像邢夫人和她的父母,而是一个厚道温柔、可疼可爱的人。熙凤同情她家境贫穷、命运不好,就要更特别疼她一些,邢夫人反倒不大过问岫烟的事情。

贾母和王夫人一向都很喜欢李纨的贤惠,况且她年轻守寡、全心全意地抚养孩子,令人令人敬佩,所以见她守寡的婶子来了,就不让她到外边住了。李婶虽然不是十分愿意,无奈贾母非常坚决,只好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来。

再说保龄侯史鼐又被提拔委派出京城做座省级大官,过不了几天就要带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就留下了她,把她接到家中。她想另外给湘云安排一个住处,湘云只想与宝钗住在一起,她也就同意了。

这时候,大观园立刻热闹了。李纨是首领了,也可以叫老大了,其余人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加上熙凤和宝玉,一共十三个人。年龄最大的当然是李纨,其他十二个人不过十五六岁,年龄、生日或出生时辰相同的也有几个人,所以他们经常“弟弟”“哥哥”“姐姐”“妹妹”地乱叫。

香菱正痴迷写诗,但不敢老是麻烦宝钗,可巧来个个湘云。湘云本来就爱说话,又加上香菱来请教她,更来了劲头儿,没白天没黑夜地高谈阔论。宝钗笑她们:“我实在受不了你们这样吵吵。一个女孩儿,只管拿着诗当正经事来做,让有学问的人听了,肯定要笑话说你们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还没闹完呢,偏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杜工部悲壮深沉,韦苏州淡泊清雅,温八叉华美绮丽,李义山生僻难懂。放着两个现成的诗人不说,提那些死人干什么!”湘云赶忙问她:“是那两个诗人?好姐姐,快告诉我。”宝钗指着她们笑着说:“苦苦学诗的呆香菱,胡言乱语的疯湘云。”湘云和香菱都笑起来。

杜工部就是杜甫。韦苏州就是韦应物,他做过苏州太守。温八叉,就是唐代温庭筠,传说他两只手交叉八次,就能写出诗来,所以人们就用“八叉”来称赞他的敏捷的才思。李义山就是李商隐,“义山”是他的字。

正说着,只见宝琴来了,她披着一个斗篷,金光闪闪的。宝钗问她:“这是从哪里弄来的?”宝琴笑着说:“因为下雪,老太太找出来给我的。”香菱仔细看了看说:“怪不得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说:“哪里是孔雀毛,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看来老太太特别疼你,她那样疼宝玉,都没给他穿。”

宝钗说:“俗语说:‘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她自己想不到会到这里来,更不会想到还有老太太这么疼她。”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的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都笑了。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像你。你天天说要我作亲姐姐,我今儿竟叫你认他作亲妹妹罢了。”

湘云又提醒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那里,就到园子来玩,在这两个地方你随便吃喝玩乐。到了太太屋里,如果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如果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有些人心眼坏,会害咱们的。”这说的应该是赵姨娘他们吧。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人都笑了。宝钗笑着说:“说你没心,却又是个有心人。虽然有心,但嘴还是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像你。你天天说要我做亲姐姐,我看你干脆认她当亲妹妹算了。”湘云接着就瞅了宝琴半天,又笑着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

这时,琥珀走过来笑着说:“老太太让我说一声,让宝姑娘别对琴姑娘管得太紧了。她还小呢,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了推宝琴,笑着说:“你哪里来的福气!你还是走了吧,小心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里不如你。”正说着,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还在那里开着玩笑。湘云笑着拉拉宝钗:“宝姐姐,你这虽然玩笑话,还真有人是这样想呢。”琥珀笑着接话:“真生气的没别人,就只有他了。”她边说,边用手指着着宝玉。宝钗和湘云都笑着说:“他倒不是这样的人。”琥珀又笑着说:“不是他,就是她。”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就不说话了。她这是默认了?既然知道人家好生气,为什么还要惹人家呢!宝钗赶忙笑着说:“那就更不对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比我还要喜欢心疼呢,怎么会生气呢?你别乱说了。她那嘴有没有什么证据的。”

宝玉当然知道黛玉有些小性儿,但还不知道黛玉和宝钗最近感情的发展,正担心贾母嫉妒宝琴,现在观察黛玉的表情果然和宝钗说的一样,感到非常奇怪。他心里就开始琢磨:“她两个平日不是这样好啊,今天看来竟然比别人好十倍。”这时,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就像亲姊妹一样。宝琴年轻单纯,聪明伶俐,从小读书识字,在贾府住了两天,大致的人已经都认识了。她见姐妹们都不是那种轻薄的人,又都和姐姐很合得来,所以也就不会怠慢谁了。她觉得黛玉应该算是其中出类拔萃的,所以对黛玉更加亲近。宝玉更是奇怪得不得了。

一会儿,大家就都散了,黛玉回房休息。宝玉就去找她,笑着问:“我虽然看了《西厢记》,但是今天想来,但有一句不理解,请你给我讲讲。”黛玉听了,知道他这里边有文章,就笑着说:“你说出来我听听。”宝玉笑着说:“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是几时’三个字问得有趣。是什么时候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这是宝玉突然发现黛玉和宝钗关系变好了,所以拿《西厢记》里的《闹简》中的话打趣黛玉。这句话说得其实就是“举案齐眉”故事。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后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孟光从不摆富家小姐的架子,每次给梁鸿送饭时,都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显示对丈夫非常敬重。后来人们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明明是梁鸿接的孟光的案,这里说孟光接了梁鸿的案,用的反话,意思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们什么时候变得相敬如宾了? 宝玉的话还酸溜溜的。

黛玉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他也问得好,你问得也好。”宝玉假装委屈地说:“过去你只怀疑我,现在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她原来是个大好人,我还总以为她一肚子坏水呢。”接着,她就把说错了酒令、送燕窝的事,一一告诉了宝玉。宝玉这才明白了原因,笑着说:“我说呢,正纳闷儿‘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也是《西厢记》里的话,意思是小孩说话嘴不严实,不知道掩饰。这指的是黛玉说酒令时不小心提到了《西厢记》里的诗句。

黛玉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姐妹,不免又哭了起来。宝玉赶忙劝说:“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看看,比过去更瘦了,你还不知道保养。每天本来好好的,你偏要自寻烦恼,哭一会儿,才算完成了这一天的事。”黛玉抹着眼泪说:“最近我只觉得心酸,眼泪却好像比过去少了些。”宝玉继续劝说:“这是你自己多疑了,哪有眼泪会少的!”

正说着,宝玉的小丫环送来了猩红毡做的斗篷来,还捎话说:“大奶奶刚才派人来说,下了雪,要商量请大家写诗呢。”话音还没落下,李纨的丫环来请黛玉。宝玉叫着黛玉一起去了稻香村。黛玉换上镶着金边的红色羊皮小靴,穿上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子的斗篷,扎上一条暗色金线和绿丝线编成的丝带,头上戴上了雪帽。两个人踏着雪走去。

到了一看,几个姐妹都到了,都穿着猩红毡斗篷,或者一种叫羽毛缎的棉织品做的斗篷,只有李纨穿一件青色叫哆罗呢做的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蓝紫色的混纺品做的斗篷;邢岫烟穿得仍然是平常旧衣服,没有穿雪天要穿的斗篷。

不久,湘云来了,穿着贾母给她的一件貂鼠皮做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的大衣,头上带着一顶猩红毡做的风帽,前面还露着鹅黄的云朵样的装饰。另外还围着大貂鼠的皮领子。这种帽子叫昭君套,应该是昭君出塞是戴着,可以参考很多绘画作品了解了解。

黛玉先笑开了:“你们快看呢,孙猴子来了。她怎么偏要装成装出个小骚鞑子样来。”鞑子,应该就是鞑靼人,大约就是蒙古人了。他们爱吃羊肉、喝奶,可能味道有些骚烘烘的。湘云也不在乎她的话,仍然笑着说:“你们看看我里头穿的。”说着,她脱下大衣。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黄绿色的、用金线绣着龙的紧身银鼠皮小袄,里面还有短短的一件水红色的狐狸皮领子,腰里紧紧扎着一条蝴蝶结的长穗子五色丝带,脚下穿着鹿皮小靴,她显得更加腰细臂长,英姿飒爽。大家都笑着说:“她就爱打扮成男孩的样子,比穿女孩的衣服俏丽多了。”

湘云又喊起来:“还是说正事,商量商量写诗的事吧!我听听这次谁做东啊?”李纨说:“我想昨天的规定日期过了,再等下一次又太远了,正巧现在下了雪,我们不如搞一次活动,既替刚来的姐妹接风,还能写诗。你们说怎么样?”宝玉抢着说:“太好了。只是今天有些晚了,等到明天晴了天就没意思了。”大家看看外边说:“这雪不一定会停,就算晴了天,这一夜下的雪也够玩赏了。”

李纨道:“我这里不如芦雪庵好。我已经派人去烧地炕去了。老太太不一定喜欢来,只通知一下凤丫头就行了。你们每人拿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她又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说:“你们五个人不算了,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个把钱送过来,我再拿五六两银子也就够了。”宝钗等人答应了。有人问怎么拟题限韵,李纨笑着说:“我已经想好了,等到了明天就知道了。”商量完,大家就到贾母那里去了。

也是闲得没事,宝玉老是记挂着这件事,一夜都没睡好,天一亮就爬了起来。他拉开帐子一看,窗户上明晃晃的,他以为太阳出来了,心里很不痛快。他急急忙忙跑过去往外看,才发现不是太阳,是地上一尺多厚的雪照的,天上还飘飘洒洒地下呢。宝玉马上非常高兴了叫人起来,洗刷完了,穿上一件茄色狐皮袄,罩一件海龙皮褂褂子,又穿戴上他那套独特的斗笠、蓑衣和木鞋,急急忙忙地去了芦雪庵。

出了院门,他四周一看,到处一片白茫茫,自己就好像装在玻璃盒里。刚顺着山脚转过去,就闻到一股香气。回头一看,原来是妙玉门前栊翠庵里有十几棵红梅像胭脂一样,映着雪色,显得格外精神!宝玉就站住细细地观赏了一会儿才走。

宝玉来到芦雪庵,只见丫环和老婆子们正在那里扫雪。这芦雪庵傍山临水,都是茅檐土墙,竹窗子篱笆墙,四面都是芦苇,一条小路走出去,就是藕香榭的竹桥了。丫环们看见他披蓑衣、戴斗笠,就笑着说:“我们刚才还说少一个渔翁呢,你来了就全了。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宝玉只好又回去。刚到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喘着猩红的毡斗篷,戴着一种叫观音兜的风帽,扶着小丫环,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宝玉知道她要到贾母那里去,就站在亭子边,等她来到,两个人一起去。他们到的时候,宝琴正在里间房内梳洗打扮。探春和宝玉是文学社最积极的两个人啊,探春就是常务社长,宝玉应该是秘书长兼干事。

不一会儿,姐妹们都到齐了,宝玉直嚷嚷饿,不住地催饭。他这是着急文学社的活动啊。饭好容易摆了上来,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可惜你们小孩子不能吃。今天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会儿吃。”为什么不能吃?好像应该是羊胎,属于大补药,对老年人好处,年轻人吃了有害无益。别人都答应等着,宝玉却等不急了,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忙忙活活地咽了下去。贾母心疼地说:“我知道你们今天又有事情,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她又让“留着鹿肉给他晚上吃”,熙凤忙说“还有呢”,她才算了。湘云悄悄地和宝玉商量说:“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到园子里去弄着吃。”宝玉一听,马上就行动,真的向熙凤要了一块,让老婆子送到园子里。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进园子去了芦雪庵,听李纨出题目,却不见湘云、宝玉两个人。黛玉分析说:“他们两个聚到一起,肯定要闹出很多事情来。现在他们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正说着,李婶也走过来看热闹,她奇怪地问李纨:“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长得那样干净清秀,又不缺少吃的,他们两个却在那里商量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就不信肉也能生吃。”大家一听都笑了:“不得了了,快把他们抓来。”黛玉拍着手直笑:“这肯定是云丫头闹的,我猜得没错吧。”

李纨等人赶忙出来找到他们两个,李纨开始教育:“你们要吃生肉,我就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