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刘禹锡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孩子,你没有高官显贵、名门望族的家庭背景,唯有自己下苦功发奋读书。你需要的是,对“九流”、“百氏”各学派的思想和艺术,兼收并蓄,咀英撮华。你知识学得多了就会发现儒学其实也是局限的了。

刘绪告诉儿子,比如你觉得百姓的歌好听,那就尽管去听好了。非但可听,还可以记下来,让它更远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更多的人唱。而且你写诗作文,也是为百姓写、为百姓作的。

刘绪告诉儿子,你的诗文,百姓不喜欢,就好比树木失却了土地、肥料和水分,最终会干枯而死。百姓喜欢了,它就好比种子,有了生根、长大的条件。

刘禹锡听了父亲这番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感到父亲说的同书上说的太不一样了,但又十分敬佩父亲的胆识。

父亲的教诲深深地震撼了刘禹锡,使他在保持好学不倦精神的同时,勤于思考,使他在攀登诗歌艺术高峰的同时,贴近下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怀。

江南地区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滋养了刘禹锡的学识,但江南毕竟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作为一个中原衣冠之家的子弟,渐渐长大起来,他希望到长安去干一番事业。

与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刘禹锡并不甘心当一个文士,得志行道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生长。抱着施道展志的愿望,刘禹锡勤学苦读,十七岁便考中了举人。

他继续努力,精进不辍,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贞元七年,地方官员选送举子,十九岁的刘禹锡离开江南赴首都长安应进士试。

刘禹锡传 六 游学京师

六 游学京师

贞元七年,刘禹锡北上应考。

由于母亲不服江淮一带的水土,想念洛阳老家,他便奉同母亲迤逦北行,秋风乍起的时节;到了洛阳。将母亲和仆女安置在洛阳都昌里旧宅中,刘禹锡只身赴京城长安,开始了交游和备考的日子。

一般士子,都提前一到两年进入京师,熟悉情况,攻读的同时,结识名流,以站稳脚跟,培植声誉,利于考试发挥和皇家录取。

长安,房舍屋宇鳞次栉比,殿堂楼阁星罗棋布,大街小巷纵横交错,红男绿女人山人海。店肆罗列,商业忙碌,有时兴的刺绣、绫罗、锦缎,有精美的陶瓷、铁物、铜器,有西域来的石榴、葡萄等水果,甚至还有夜明珠之类的稀奇珍宝,琳琅满目,多不胜收。

首善大都,使初来乍到的刘禹锡感到新奇和兴奋。但他要预备重要的进士大试,没有心思欣赏这飞光溢彩的浮华生活。倒是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隆盛文化,荟萃人才使刘禹锡备受激励。

唐的进士试属于常试,每岁都会举行,没有特殊原因不会中断。正月开科场,二月放金榜。全国各地的举子们在前一年或前前一年的秋季都持着地方长官的奏表和信件,来到京师。

应当理解为,举子们预备参加朝廷的考试,也是被地方官选出来当做特殊贡品呈给皇上的,因此他们也被称作乡贡。

乡贡受到皇上接见,就算朝廷把贡品收下了。皇上接见、勉励之后,应试者们回到各自买定的驿馆,或独修功课,或结伴研讨,揣摩时事,立论设策。

“进士”一科,在所有的大试中尤为重要,许多名臣由此出身。进士试实际上是诗赋比赛,对文人的吸引力和及第的难度可想而知。长安都城,笙萧歌舞喧闹不止,轩车高乘络绎不绝,可刘禹锡跟多数前来应试的举子们一样,与僻静处勤学苦读,复习知识,不敢稍有懈怠。

进士试,百里选一的及第率,考生姓名亦不密封,利于公开评阅和公开比较,也为权贵提供了舞弊之机。因此,考生们怕白费了十年苦读,竞相置办礼物,奔走豪门,希望得到推荐,得到提携,增加及第的把握,这叫做“行卷”。

行卷是尽人皆知的恶风,先是,在多数考生下功夫学习的时候,小部分缺乏真才实干的考生在暗地里下功夫,走门子,他们的试外行为往往又能得到援引,收到实效,故而严重败坏了制试制度,后来,真想应试的举子也不能平心静气,潜心求知了,也到处寻访官贵,行卷求助。

才华横溢、诗文俊美的才子真的参与行卷,效果自是不同。结交当世贤达,他们其实更有优势。而且行卷的日子人们也都格外留心,发现当世诗文中的佼佼者。

刘禹锡的行卷活动确乎展示了自己的不凡才华,一时间京师四门之内几乎尽人皆知,新作佳句,达官贵人传抄,社会名流吟诵,使刘禹锡信心倍增。

刘禹锡行卷,还将自己的文稿做了超乎所有举子的大胆投献:直接上书皇帝。

代宗以来,遗留了一些弊政,如比较大的州府,每年要挑选美女,敲锣打鼓地送入皇宫,让她们作奴婢,当宫女,各地年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搜寻珍禽异兽,源源不断地送入朝廷,各种器玩,就更不用说了。

德宗同许多新皇帝一样,上任三把火,甫一即位,就来了一番改革。每岁进宫的奴婢,停,珍禽异兽,禁,各地送进朝廷的器皿,以生活实用为准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