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花叶死亡之日 陈舜臣 > 十 临时记者俱乐部(第2页)

十 临时记者俱乐部(第2页)

“说不定只是窃贼干的。”身后有人说道。

“这样说或许对死者不敬,但若只是窃贼干的,那也太叫人失望了。其中必定另有隐情。老头子那么有钱,又放高利贷,听说他性格也很古怪,毫不妥协……若是没有隐情也太……”

这个声音恐怕代表了所有在场记者的心声。

“岂有此理,警察保密得太厉害了,什么也不肯透露。”也有人愤慨地如此说道。

“我去趟警署。”小岛看了看手表,站起来。

陶展文和小岛一同来到了走廊。

“小岛君。”陶展文说道,“我并未将徐铭义和吉田之间的关系告诉警察,因为我只听你说过,并未亲自确认。此案说不定便与吉田有关。从协助搜查的意义上来说,或许将此事告知警察较为妥当。你最清楚徐铭义和吉田之间的关系,能否由你向警察说明此事?”

小岛默然不语。

“我想这样是最合适的。”陶展文再次说道。

“这个……”小岛欲言又止,“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的猜测……”

“算了。”陶展文说道,“你自己决定吧!这个问题全凭你的判断。总之,我今后不会将此事告诉警察或是其他任何人。”

陶展文很清楚小岛为了调查吉田付出了多少努力。眼下,在对吉田渎职问题的追查上,他倾尽了自己年轻的热情,即使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也从未屈服。可以说,与吉田有关的情报是小岛重要的财富,而且是尚未完成的财富。要将尚未擦亮的明珠直接公示于众,对小岛而言是难以忍受的。陶展文完全理解小岛的心情,他之所以悄悄在走廊里对小岛说出那番话,其实是为了令他安心。因此,在陶展文看来,小岛眼中不经意间流露的感激神色实属意料之中。

至于警察是否能够掌握徐铭义与吉田之间的关系,还是个很大的疑问。吉田之所以选择徐铭义负责洗钱一事,应该是认可了老人的守口如瓶和小心谨慎。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轻易外泄。但换个角度考虑,连小岛都能抓到很切实的线索,作为警察机构理应不会一无所获。在陶展文看来,无论怎样都无所谓。只不过,他从小岛身上感受到了充满人性的深挚情感,那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坚持,他希望尽可能帮助小岛实现心愿。那几本黑皮账簿现在应该已经落入警察手中,陶展文在心中祈祷,希望账簿不会挑明吉田与徐铭义之间的关系。

陶展文回到店里,只见记者们仍在大声喧哗。一名记者用铅笔在草纸上潦草书写,说道:“《放高利贷的中国老人遇害》——这个标题不错吧?”

“太长了。”有人说道。

“‘高利贷’不能省去,‘中国人’也一定要保留……‘华商’如何?”

“听起来好像外贸商一样,感觉不怎么样。”

“《腊月的惨剧》呢?”

“我在圣诞节前是不会用‘腊月’这个词的。”

说着两名记者走出了店门。与先前相比,店内显得冷清了许多。

“各位,”陶展文说道,“可否不用‘高利贷’这个词?改用‘经营公寓’怎么样?虽然有些长。”

记者们沉默不语。他们感到陶展文眼中放射出的目光极其强烈,以至于心生怯意,一时冷场。

“不、不。”见状陶展文马上收回刚才的话,“我无权干涉各位的报道,请随意写吧!”

说完,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似已精疲力竭。

徐铭义的确是令人疲于应对的患者,给陶展文造成了很多麻烦。但即便如此,他毕竟是陶展文相交已久的朋友。出于职业的关系,他或许会遭人记恨,但并不是一个理应被杀且罪有应得的坏人。莫不如说,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之所以严厉地催促返还贷款,并非出于贪婪,而是其一丝不苟的性格使然。陶展文并不希望记者对这个死者使用具有鞭挞色彩的表述方式——他发现自己变得有些多愁善感了。总之,他无法控制报刊记者的表述方式,而且,中文里的“放重利”虽与日语中的“高利贷”含义相同,贬义色彩却更加强烈。反正报纸使用的是日语,“高利贷”又有何不可呢?至少,这与“重利盘剥”或“阎王账”等令人厌恶的字眼所营造出的感觉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陶展文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开口道:“用‘高利贷’也行,没关系。”

然而一经冷场,原来的快活气氛便再不复返,人们接二连三地离开了。到小岛回来时,已走得一干二净。

“那些家伙去哪儿了?”

“不知道。”陶展文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