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礼堂一般不对外开房,只有开文艺汇演或者其他活动的时候才会开房,礼堂是学校最中央的位置,就在人工湖和钟楼的后面。
到了礼堂门前,空无一人,这个时间点,都没有人会经过这里。
大门前是锁着的,小狐机灵的带着我走到礼堂的一处窗上,一跃就跳进里面去。
我知道它让我也跟着进去,那窗台刚好是没了铁柱,我恰恰可以钻进去。
费了一番功夫才进入礼堂,小狐又带着我跑向舞台。
我正疑惑着小狐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抬眼望去,只见舞台的中间,放着一个台柱。
那台柱上面,正直直的挂着一个旗子。
与其说是一个旗子,倒不如说是一个幡。
那幡通体是类似于锦衣布料,幡身是黑色的底,面上却写着一个大大的白色魂字,幡的周身,还散发出了一抹似有若无的黑色怨气。
我知道,这个叫做招魂幡,也叫引魂幡。
一般来说,引魂幡都是一种垂直悬挂的旗子,丧葬时用以招引鬼魂。
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撑起,放在尸体旁边,一直到死者出殡。
在出殡的时候,一般由长孙或长子举起引魂幡走在出殡队伍的最前列。
持引魂幡的时候,其杆靠在胸前,而幡却掠过头顶。在死者被埋入坟墓后,引魂幡将被插在墓上,直到随风而去。
而奶奶出殡的时候,没有用引魂幡,而是用送魂灯代替了,有些地方则是用引魂幡来出殡送葬的,各地方不同,送葬风格也不同,但是效果却是同样的。
但是引魂幡要更加讲究一些,通常在家家户户办丧事的时候都会看到引魂幡的身影起于宋朝。
最先一开始,宋朝时候就用魂帛送魂,再后来用魂幡。
用三个木头或竹子,一个竖放两根横放交叉,挂一块布于中间。布的左边写死者生日,右边写死者的死的日期,中间写死者的姓名。
引魂幡这一古老的风俗缘自于人们认为,一个人死后,灵魂却不会跟随肉体一起死去,而是在它熟悉的地方飘荡,这样的话,人就不能顺利到达阴间。于是,设计制作出引魂幡,用它来控制死人的灵魂,使得灵魂随肉体一起被埋到坟墓中去。
而奶奶留给我的《守墓引》中也有记载提到,引魂幡也分很多种类。
若挂的是白幡,说明死者有了儿子或者女儿,至少不是绝户绝代。
若挂的五颜六色的花幡,有了花幡则代表死者有了孙,证明不是早逝,别人也会称赞死者多福。
如果死者挂了红幡,则代表已经有了重孙,这时候的丧事就可以当作喜事来办了,属于喜丧。
而且出殡的时候,扛幡也是有规矩的,由对应的人来扛,如白幡应由长子扛,花幡为长孙扛起,而红幡为重孙扛起。
另外也有说明,出殡时例由长子打幡儿,父死以左手打着,母死以右手打着。
如果长子夭折,比父母先身亡,次子无权打幡儿,由承重孙代之。
若亡人既无儿,又无孙,可由继承死者遗产的亲属,如侄子、外甥或义子代之。
但要是死者年轻未娶而亡,找不出打幡儿的人,出殡时,就将幡儿放在棺材盖上,说是让死人自己打着,谓之顶幡,意思是让亡人自己顶着走了。
总之,招魂幡的讲究很多,若是乱了规矩,阴人是无法安息的。
而眼前的这个招魂幡,想来就是之前孟姜女说的旗子,这旗子散发出来的怨气,应该就是吸引孟姜女前来的原因了。
我从未见过黑幡,也没在《守墓引》之中见过黑幡的记载,现在看到了,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小狐却指着那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