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问道。
“派人进城与大隋讲和,我们可以划地结交,五年之内休养生息,十年之内两国不得交战,如果谁先破坏,天下诸侯共伐之,”李正说道。
“那好,朕留在这里,你率领十五万大军立刻退回长安,”李世民说道。
“父皇,你退吧,儿臣才是主帅,”李正说道。
“你是主帅,但你不是帝王,这种条约只能我们之间签订,”李世民说道。
“那好吧,儿臣将火龙骑与玄兵卫交给父皇,另外再留下三万兵力,剩下的立刻回援长安,”李正说道。
“这样也好,你一路上小心,动作要快,不要让其他诸侯反应过来,”李世民叮嘱道。
“父皇放心,儿臣办得好,”李正说道。
当李正回到军中,下达撤军命令的时候,立刻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所有的人都想乘机攻入大兴,但李正的一番话,却让众多的人不得不放弃。
“殿下,真的要退嘛,难道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嘛?”一员老将问道。
“没有,”李正狠了狠心说道。
“为什么,就因为那些推断嘛!”一名年轻的将领激动道。
“咱们别的不说,如果你能让我十万大军的体力马上恢复,本王立刻重新考虑攻入大兴,”李正说道。
“我办不到,”年轻的将领说道。
“既然办不到就不要说,我大军一夜没有休息,体力已尽透支,就算攻下大兴还要休息,如果诸国乘这个时候对我军进攻,我军不但守不住大兴,还要连得到的这些地盘儿也会失去,”李正说道。
“可是秦王留在这里成嘛?”一员老将问道。
“无妨,此时隋兵人心已乱,已经兵无斗志,如果我大军都在,反而对激起隋军的斗志,如果我大军离开,再以利诱之,那么隋军不但不会进攻,都有称臣的可能,以前是我们向大隋称臣,可是如今他们要向我们称臣,”李正得意地笑道。
“那其他诸国呢?”大将军程咬金问道。
“程将军放心,我大唐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在这十年内我大唐要快速发展,以备再战,”李正言道。
李正带领十二万大军退回长安,而李世民带领三万骑兵与李正留下的数百名卫队留守在大兴城下,之后李世民让人送去了国书,表示愿意讲和并放回俘虏。
大兴皇宫
“见到我主,为何不跪?”隋朝元老杨素怒道。
“上邦之臣,怎能拜下邦之君,”大唐使者道。
“罢了,不跪便不跪吧,朕问你,你们大唐本来大势在手,为何不攻反退?”杨坚问道。
。。。
 ;。。。 ; ;
第八四章 生意
“你朝本来胜势在握,为何反击退军?”杨坚好奇道。
“这里本来就是我大唐的疆土,我大唐天下一统,八方来朝,百姓生活富足,可是你们来了天下就乱了,如今我大唐不过是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已,其实我军中也有不少人提出拿下贵国,但我主不想多做杀戮,所以来与贵国讲和,只要贵国答应我大唐几个条件,十年之内不能发生战争,那么我们就不用打了,”使者说道。
“条件?什么条件?”杨坚好奇道。
“称臣、纳贡、签约,遣臣,”使者说道。
这使者说完,顿时朝堂之上所有人大怒,别的先不说,首先称臣这一条就做不到,按理来说这唐本来就是隋的臣子,如果臣子反上来,反倒让当主人的主人,这怎么还了得,这太有辱体面了。
“你大唐不攻我大隋,恐怕并不是因为你说的这些原因吧,是不是害怕周边的国家?”杨素冷冷地问道。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贵国还有得选嘛,如今我大唐军士兵临城下,只要一声命令你大隋就是昨日黄花,就算攻不下来你们也会元气大伤,到时一样会被周边强国攻下,”使者说道。
“使者,请下去先休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