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冯景禧看中了香港地产行业,由于本钱不够,拉了两位好友郭德胜、李兆基一同创业,开创“新鸿基地产”。三人在地产萧条时候,低买高卖,迅速将新鸿基地产公司做大到了香港十大地产公司之一。
70年代,地产生意一派大好的时候,冯景禧却决定进军证券行业。冯景禧选择了证券行业之后,便苦研证券知识,成为了香港最精通证券知识的人物。并且,他所威立的新鸿基证券,也是成了香港最强的本土证券公司。
但是,70年代地产行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证券行业,这也使得冯景禧的财富只相当于郭德胜、李兆基的五分之一。
不过,在80年代—90年代,香港的证券金融业的发展,比地产行业更快。如果,冯景禧能活到90年代,那么他的财富也多半能够逐渐的赶上郭德胜、李兆基。
在香港金融业动荡,港府、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等机构在磋商稳定金融的政策的时候。
已经停牌了8个多月的佳宁置业,又开始爆幺蛾子新闻。
这一次的新闻,关于一宗凶杀案!
随着佳宁集团的数家上市公司停牌之后,贷款给佳宁集团40…2港元巨款的马来西亚裕民银行,自然是焦急非常,经常到香港与佳宁集团磋商债务问题。
而包括裕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借贷给佳宁集团超过了100亿港元。备大银行都在催债的时候,谁能够提前要到一些钱,便能减少一些烂帐。
而到7月份的时候,裕民银行的总经理巴拉西到香港谈判的时候,意外被发现其在酒店被人谋杀,并且弃尸新界。
香港警方Ⅲ员藤摸瓜,种种人证物证指向了佳宁集团。于是,警方搜捕佳宁集团的总部,并且,将陈松青等人代入了警署协助调查。
之后,有众多的参与了佳宁集团各种诈骗案件的嫌疑人,纷纷出现了自杀、意外死亡之类的离奇事件。
这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了,佳宁案的众多嫌疑人已经是走投无路,所以已经开始丧心病狂,不断通过杀人灭口,来毁灭线索和证据。
“造孽啊!”
“佳宁集团简直是恶魔,除了诈骗之外,还杀人如麻!”
“天啊,难以置信!”
事实上,佳宁案件在金融诈骗之后,又出现了一堆的凶杀案件。而在后来很多的嫌疑人,比如陈松青等人,到了90年代还被宣布无罪释放,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90年代的一些香港电影中,就经常出现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在无良律师的帮助下,获得了无罪释放的场景。这些桥段的灵感,很多都是来自于佳宁案。
张少杰获悉了佳宁置业案件终于发展到了这一地步,不由感慨道:“如果陈松青没有将泡沫吹的这么大,也许不至于走到如今这一地步!”
梅艳芳则是不屑道:“那种人渣,不死不足以泄民愤!”
张少杰哈哈笑道:“是你那两个投资佳宁置业股票大亏的兄长,不断的给你说陈松青该死吧?”
“他本身就该死!”梅艳芳道。
“有时候,哪怕是众人皆知是坏人,也未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他们可以做到无罪释放!”张少杰笑道。
“这怎么可能?”梅艳芳不敢相信如此黑暗。
“没有什么不可能,钻法律空子的能力,坏人总是比好人要强!”张少杰望着窗外的乌云,淡淡道。
(未完待续)
第336章 投机……30亿暴利!
老成稳重的企业,一般都是在景气的时候居安思危,并不盲目扩张,而是储备大量的资金,以待危机到来时候从容应对。
也有一些公司,在市场景气的时候盲目乐观,不断的扩大经营。最终,会在市场骤然遇进入寒冬的时候,赔的很惨。
在82年—83年,香港地产、金融市场一片萧条的时候,佳宁神话破灭,置地公司爆出几十亿港元巨亏。
而像比较稳重的企业,长江实业、汇丰银行之类的企业,却是能廉价兼并一些陷入困境的竞争对手们。
由于掌握大量的现金资源,张少杰也是与汇丰、长江实业一般,危机到来的时候,廉价的收购一些暂时陷入困境的优质资产。
兼并亚洲电视、入股新鸿基证券等等公司,廉价拿地投资龙腾大厦、龙腾影视城。这些都充满了张少杰的投资风格,在很景气的时候,并不是出手的最佳良机。只有等到行业遇到了危机和困难,才是寻找机会出手的时候。
新鸿基证券公司总部,少杰基金的操盘室。
基金的经理陈少河,性格稳重,并不冒进,这正是张少杰非常欣赏的投资经理。而整个基金还有3名操盘手,也多是经验丰富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