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年前,林肯国际航空港还被誉为世界上最好、最现代化的航空港之一,来考察的代表团全都对它赞不绝口。政府官员总是自豪地指着它,吹嘘这是“航空翘楚”和“喷气时代的典范”。现在,官员的牛皮还在吹,但是明显底气不足了。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林肯国际航空港和好多大型航空港一样,马上就要变成徒有其表的花瓶了。
梅尔·贝克斯菲尔德在一片漆黑中开往17L跑道,一路上一直在想“花瓶”这个词。他觉得用它来形容航空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航空港的缺陷很严重,而且是在最基础的方面。但大多数缺陷都在公众的视线之外,只有内部人员才能意识到。
林肯国际航空港的乘客和造访者看到的通常只是主航站楼,很像一座灯火通明的泰姬陵,不过安了空调。航站楼的玻璃合金流光溢彩,内部空间非常大,熙熙攘攘的中央大厅与典雅的候机区相连。乘客区四周都是奢华的服务设施。从高级美食餐厅(瓷器餐具镶着金边,菜品价格也比较昂贵)到立等可取的外带热狗摊,6家特色饭馆应有尽有。风格迥异的酒吧到处都是,或灯光黯淡、安逸舒适,或霓虹闪烁,供人站着喝点儿小酒。等航班的时候,不必离开航站楼就能尽情购物,租一间休息室睡上一觉,洗个热水澡再做个按摩,找人理发,熨下衣服,擦擦皮鞋,就连在航空港去世,都可以由圣灵纪念堂(在底层大厅有营业办公室)安排殡葬事宜。
光看航站楼,航空港还是挺壮观的。所谓的缺陷在飞行活动区,跑道和滑行道问题最为突出。
每日进出港的8万名旅客中,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跑道系统已经捉襟见肘,对由此带来的隐患更是一无所知。就在一年前,跑道和滑行道还勉强够用;现在,它们负荷过重,很容易发生危险。平日里,遇到进出港高峰期,每30秒就有一架飞机在两条主跑道上起飞或者降落。对梅德伍德社区的情况,航空港对社区居民表示关切和理解,高峰期只好使用另一条和这两条中的一条垂直交叉的跑道。这样一来,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跑道是相互交叉的,总会发生让空管屏住呼吸求神保佑的紧急情况。就在上周,梅尔的弟弟基斯·贝克斯菲尔德还说了让人害怕的预言:“好吧,就让我们在塔台上时刻跟进应对那些紧急情况好了,反正目前还从来没有让两架飞机在联络道上相撞过。但总有一天,一不留神或判断失误,肯定有人会酿成大祸。老天保佑那个人不是我,因为真发生这种情况,那简直就是大峡谷空中相撞事件再现了。”
基斯口中提到的联络道就是康加舞车队刚刚经过的那条。梅尔坐在扬雪车的驾驶室里,朝车队后面看了一眼。整个康加舞车队现在已经完全驶离了联络道。透过片片雪花,能看到另一条跑道上的飞机航行灯,随着飞机起飞在快速移动。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几米开外的地方,出现更多灯光,那是另一架飞机着陆,与飞机起飞几乎是同时进行。
扬雪车司机也把头转了过去,吹了一个口哨:“这两架离得好近呐。”
梅尔点点头。确实够近的,而且近得非比寻常。梅尔顿时神经紧张,浑身刺痛。显然,出现刚才的情况,是因为塔台的空中管制员用无线电指挥两架飞机时,把前后时间卡得非常准。管制员十分老练,判断一如既往准确无误,但时间也只是刚刚好。虽说现在两架飞机都平安无事,一架飞上了天,另一架落了地,但就是因为很多情况都需要这种一丝不差的精准判断,才暗藏着无尽的危险。
梅尔曾经多次向航空港委员会和市议会委员指出这些危险,因为航空港的财政大权就掌握在这些人手里。除了尽快兴建更多跑道和滑行道,为了长远发展,梅尔还强烈要求在航空港周围多买一些土地。为此他们没少讨论,有时还会激烈争吵。可惜只有少数几个委员会成员和议员与梅尔的观点一致,其他人都强烈反对。大家很难相信,20世纪50年代末才落成的现代化喷气式飞机航空港会这么快跟不上趟,还危险重重。其他中心,如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地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但这依然无济于事,政府的人对有些事就爱视而不见。
梅尔心想:也许基斯说得对。或许真到出了大事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拿1956年的大峡谷空难来说,事件发生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第84届国会立马修改了飞行航路。说来好笑,凡是涉及完善与飞行区无关的设施,募集资金总是轻而易举。修建一个三层停车场的提案就获得了全票通过。因为这种工程是老百姓——包括有投票权的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跑道和滑行道就不一样了。增建一条新跑道要花几百万美元,两年才能建成,而且除了飞行员、空管和机场管理人员,几乎没有人分辨得出跑道系统是好是坏。
但在林肯国际航空港,一决雌雄的时刻就要来了,不得不去面对。最近几周,梅尔已经有所察觉:决战来临之时,就是明确选择之际。要么改进地面设施,跟上空中的新发展;要么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航空领域从来没有维持现状一说。
还有另一个原因。
梅尔的个人前途也跟航空港的未来一样,早就危若累卵。无论航空港政策朝哪个方向改变,他的个人声誉也会在最紧要的地方跟着变动,要么升高,要么降低。
就在几年前,梅尔·贝克斯菲尔德还一直担任航空地面后勤的全国发言人,被誉为是航空管理界的青年才俊,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这一切都打破了。现在4年过去了,未来之路不再清晰可见,别人对梅尔·贝克斯菲尔德的怀疑和质问依然存在,就连他自己也心存疑虑。
打破这一切的变故就是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
“到跑道尽头了,贝克斯菲尔德先生。你要继续跟我们返回,还是?”扬雪车司机的话打断了梅尔的思绪。
“嗯?”
司机又问了一遍。前面的康加舞车队再次打起提示灯,一闪一闪的。跑道半边已经清理完毕了。现在,车队会掉头沿原路返回,把剩下的半边也清理干净。加上中途休息和重新启动的时间,大约要花45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把整条跑道的除雪和铺沙工作做完。
“不了,”梅尔说,“我在这儿下车。”
“好,先生。”司机用灯朝副组长的车打了一个信号,那辆车立马从车队里开出来。过了一小会儿,等梅尔爬下扬雪车时,他自己的车已经候在旁边了。车队其他车上也下来一些人,匆匆赶向咖啡车。
开车回航站楼的路上,梅尔调到雪天管制桌的频率,告诉丹尼·法罗17L号跑道很快就能用了。
然后,他又把频率转到空管的地面管制上,调小音量,一边听里面平稳细小的通话声,一边陷入了沉思。刚才坐在扬雪车驾驶室里,他回想起记忆中对他影响极深的那件事。
时间要回到4年前。
梅尔心里一震,有那么久了吗?已经4年了。那是一个天色灰暗的11月下午,他神情恍惚地把公共广播的话筒从桌上拉到面前,这个话筒平时很少用,它的广播声会把航站楼里的其他广播全都盖掉。某趟航班的入港通知突然被他打断,各个大厅迅速安静下来。随后,他向大家宣布了几秒前刚刚从达拉斯传来的那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宣布消息时,他的双眼一直盯着办公室墙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行题字:致我的朋友梅尔·贝克斯菲尔德,我和你一样,关心怎样减少地球的束缚——约翰·肯尼迪。
照片还在,许多往事也历历在目。
最早的记忆要追溯到他在首都华盛顿做的一次演讲。
那时,梅尔是航空港总经理,还一直担任航空港管理委员会的会长。别看这个委员会规模比较小,但影响力很大,联系着世界几大航空港。而他,是委员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航空港管理委员会的总部设在华盛顿,所以梅尔经常往那里飞。
那次演讲是在一次全国规划大会上做的。
梅尔·贝克斯菲尔德指出,航空航天是唯一真正获得成功的国际事业。它不仅仅能够跨越地理边界,还能超越意识形态。因为它是各国人民之间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式,而且成本也越来越低;同时,也为世界各地增进理解提供了最实际的办法。
更重要的是航空商务。航空货运的发展规模已经很庞大了,注定还会变得更大。新的巨型喷气式飞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会投入使用,届时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快、最便宜的货运工具;10年之内,远洋货轮也许会被迫退出运输业,只能放在船坞历史博物馆里展览,与“玛丽王后”号和“伊丽莎白王后”号邮轮最终被载人客机彻底挤垮是一个道理。结果就是,未来会出现一个足迹遍布全球的新型大商队,能给如今饥寒交迫的国家带来繁荣。梅尔提醒他的听众,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些,甚至更多,都可以通过航空货运来实现,如今的中年人在有生之年都有机会看到这一景象。
但是,他继续说,飞机设计师正在把这些梦想织进现实,而绝大多数地面设施却没有更新换代,因为相关管理人员没有长远的目光,或是误解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航空港、跑道系统、航站楼都是和过去配套的,即便考虑到了未来也远远不够;相关人员没有注意到或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航空航天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航空港和市政厅一样,都是之前一点一点慢慢建成的,而且几乎千篇一律,缺乏想象。通常,航站楼是航空港的门面,大家都愿意在上面一掷千金,在涉及飞行区的地方却一毛不拔。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都缺乏协调有序的高层次上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