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李世民权力的逻辑怎么样 > 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第1页)

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第1页)

唐高祖李渊先是收回自己允许秦王李世民去洛阳建天子旌旗的承诺,随即又调走了他的猛将程咬金和段志玄,不久又隔离他的左右手房玄龄和杜如晦。

眼看秦王李世民就要成为孤家寡人,就在他无助之际,突厥入侵。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都以为这是个重新站立起来的机会。

李世民以为,这次还是会像以前无数次一样,派自己率兵出征讨伐突厥,这样他便能用他的胜利重振秦王府威风,重获父皇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可以让他在与李建成的斗争中扭转劣势。

然而,他没能如愿。这个机会,他的父皇给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他们仗着有父皇这棵大树,釜底抽薪,带走他的精兵强将,进一步孤立他。这样既避免了让他重新抬头,也能独留他在长安,然后趁他孤家寡人时下手……

当然,最后李建成还觉得这么做有可能出意外,于是,他们策划了昆明池谋杀计划。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步步进逼,在让秦王李世民失去重振雄风的机会的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逼到一个绝境了。

那时候,在他身边的也只有尉迟恭、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秦王府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危机。

雍州治中——秦王妃长孙氏和比部郎中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也坐不住了,知道李世民及秦王府面临危险后,以生病为由回到了长安,他要和他的外甥长孙无忌助李世民一臂之力,同时劝诫他反击。

大祸临头,不能再犹豫不决!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接连几日都在不停地在李世民耳边说。

李世民岂能不知道大祸临头?

不让他去洛阳建天子旌旗,李世民还能理解,可不再让他出征,他知道,父皇彻底舍弃他了。

改变父皇对自己的态度显然已经没有可能。他清楚地意识到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以及父亲李渊的心思:将自己困守在长安,让自己无法腾挪。然后,彻底除掉自己!

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使雷霆手段,逼皇易储?

这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甚至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秦王府所有人的意见。太残忍了!李世民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愿意走这一步。可等着被贬去荒蛮之地,自己就能慨然接受吗?别说自己不愿意,就是愿意,他能独善其身吗?

若不抢占先机,果敢行动,必会步步被动!莫非要等到太子和齐王的刀架在自己的颈上才知道反击吗?

那时候反击就太晚了!

李世民在那刻再次想起了太原起兵前,刘文静和他说过的那句话:“二郎,要想成事就要‘狠’!只要将这‘狠’刻在心里了,也就离你想要的不远了!”

李世民的脑海里开始不停浮现平定王世充夺回洛阳后,他与房玄龄隐名去见一位盲人道士的场景:

“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盲人道士问。

“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盲人道士又说。

没错,离他想要的,此刻只有一个“狠”的距离了。

看来,逼父杀兄弑弟,不得已真要走这一步的……因为,这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唯一的一条路!

只是,他并不想过早地暴露他的残忍,即便是在舅舅高士廉,大舅子长孙无忌面前,他也要先隐去自己的狠毒。

当然,暗地里,他已经开始准备……

第七十四节棋子:太子宫的率更丞(1)

生命中的变故,或许充满了偶然,但最终能走到那一步,却一定有其必然性。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东宫策划昆明池谋杀计划时,秦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侯君集、高士廉、尉迟恭正聚集在秦王府里发牢骚,判断形势。

“我尉迟绝不跟那齐王出征!”尉迟恭因为激动,声音有些嘶哑,如同是那撕扯绸缎发出的声响。

“北伐军先锋!”长孙无忌面无表情道,“尉迟将军,看来这齐王很看得起你啊!”

长孙无忌这句话既像是在开玩笑,又像是说真的。尉迟恭却不管这个,瞪大眼睛道:“比部郎中,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污辱我吗?别说让我当什么北伐军先锋了,就是让我当他爷爷,我都……”

尉迟恭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侯君集打断了:“敬德兄!敬德兄,别激动嘛,别激动嘛,比部郎中是在跟你开玩笑!”

尉迟恭见侯君集不停给自己使眼色,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那句话既占了秦王便宜,还占了皇上便宜,顿时吓得双腿一软,差点儿跪在地上。长孙无忌瞪了尉迟恭一眼,随后看了看李世民,李世民此时的思绪根本就没在房间里,尉迟恭说了什么他都不知道,他只是怔怔地看着前面,像是被前面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高士廉呢?则低垂着头,像是睡着了似的,但脑袋却一晃一晃的。

尉迟恭长出一口气,退到了一边,不敢再说一句话。房间里安静下来,安静得令人窒息。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好似还比较适宜这种场景,并没什么不自在,倒是那尉迟恭和侯君集,憋得都快出不出气来了。

突然,高士廉抬起了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