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 第五章 弹压暴民不手软(第1页)

第五章 弹压暴民不手软(第1页)

乾隆一向以爱民自居,但他爱民的前提是顺民,无条件地顺。百姓应该明白了,乾隆的爱民不是真爱,把爱改成统治二字更恰当。

米价上涨引发的心灵创伤

乾隆经常以爱民皇帝自居,但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是“乾纲独断”,似乎乾纲独断和爱民没有冲突。皇帝说乾纲独断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其实在明朝之前,哪个皇帝说这样的话,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而且肯定是不喜欢的。

在中国的汉唐盛世里,乾纲独断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在那时人们的心中,这往往是“暴君”才说出的话。譬如,唐太宗就说过这样的话:“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如何正确处理、正确判断,需要宰相筹划,百官一起商量,然后才能执行。国家大事,岂可天子一人决断!”

唐太宗说的是实话,你天子就算是政治天才、管理高手,也不可能是个全才,对什么事情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才需要大家商量。但这样势必会“分权”,所以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废除丞相,将国家大权操于一人之手。从此以后,乾纲独断成为一种潮流,历经雍正的改革,到乾隆时代,专制制度走向巅峰。

在乾纲独断的社会里,没有人能限制皇帝的权力,这自然可以提高皇帝政策的执行效率,但也让臣下和百姓失去权利和自由。统治者想怎样就怎样,百姓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时间一长,国家走向腐败,就是以暴易暴的循环了。

乾隆十三年四月,江苏发生饥荒导致苏州米价高抬,许多老百姓买不起粮食,生存受到威胁。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当年江苏多地阴雨绵绵,下了几个月,导致很多地方积水,影响了粮食的收成。后来四五月份,苏州、松江、常州、太仓、徐州、通州等地居然下了冰雹,这在南方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事情。这冰雹一下还持续了很多天,进一步减少了粮食的收成。这样一来,米价疯长,人心惶惶。百姓急切希望政府能干预米价,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粮食。

官府对此反应非常冷淡,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有一个叫顾尧年的汉子对官府的行政不作为非常愤慨,他写下了“无钱买米穷民难过”八个大字贴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跑到巡抚衙门大声哭诉,要求官府救济百姓,平抑米价。他这一哭引来了许多饥民,大家跟着他一起哭。巡抚衙门前顿时人山人海,哭声一片。

巡抚的名字叫安宁,从名字似乎可以看出这人是维稳派。安宁认为自己是达官贵人,出面跟乱民交涉是降低身份,便将这事交给知县郑时庆处理。对于这种事情,官府的处理方式很简单,不用动脑筋就知道把带头的抓起来。逮捕顾尧年之后,动乱并没有平息,饥民们纷纷冲进县衙,让县令释放顾尧年等人。郑时庆可不买账,激起了众人的愤怒,场面开始失控,乱民们开始打砸县衙,郑时庆吓得赶紧找了个地方躲起来。

就在事态不可控之时,署理苏州知府姜顺蛟赶了过来。姜顺蛟还算是一个冷静沉着的人,他让大家先安静下来,自己去请示巡抚,一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愤怒的百姓们跟着姜顺蛟来到巡抚衙门,由于人太多了,场面再次失控,人群将巡抚衙门的栏杆给挤倒,在外面大喊大叫,喊声震天。巡抚安宁认为老百姓已经谋反了,派兵进行弹压,捉拿了三十九个带头的人。

在这乱哄哄的节骨眼上,顾尧年的朋友陆高、吴宝等人趁机冲进县衙救出了顾尧年。可惜没过几天,他们又被官府抓获。

安宁将这事上奏乾隆,大肆渲染暴民如何如何可恶。收到奏报之后,乾隆一度很激动,准备在苏州驻防八旗官兵,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不宜将事态闹大。所以,乾隆让巡抚安宁好好教训闹事的元凶,给苏州百姓一个警示。如何警戒呢,乾隆说,把他们当众杖毙,自可以杀一儆百。

顾尧年等人被抓住后,百姓们并没有忘记他们的领头人,大家想起了两江总督尹继善,在苏州百姓心中,他是一个好官。大家指望尹继善能够救出顾尧年等人,所以纷纷转发匿名传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吉甫如来天有眼,禄山不去地无皮。”收到这个传单后,安宁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知道后面一句骂的就是自己,因为唐朝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跟自己一样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安字,但是吉甫是谁安宁就搞不懂了。他把这个上奏给乾隆,乾隆一肚子墨水,一看就知道吉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周宣王时戎狄逼近镐京,尹吉甫带兵勤王,打败了敌人,维护了周朝的安定,受到了百姓的一致称颂。尹继善和尹吉甫同有一个尹字,加上尹继善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官声不错,乾隆判断这个人一定是尹继善。

要不要派尹继善去处理暴乱事件,乾隆着实伤透了脑筋,因为他看尹继善不顺眼。尹继善这个人到哪里都受到称颂,不管是百姓也好,还是当地的豪绅也好,都对他交口称赞,这本来是好事,但乾隆觉得像这种左右逢源的人正是父亲所警惕的巧宦。再说了,尹继善这么一搞,大家都称颂他了,谁还理解皇恩其实比这更浩荡呢?

最后,乾隆还是让尹继善去苏州了,有人说这么做是为了维稳,估计真实原因是故意让苏州百姓改变对尹继善的看法,让他们痛恨尹继善。显然,在尹继善临行前,乾隆已经给他交底了。乾隆警告他:如果你沽名邀誉,损害国家利益博取刁民称颂,那就等着我取你的脑袋吧!

尹继善来的时候,百姓以为救星到了,讽刺的是,在打死顾尧年、陆高等人的那天,尹继善和安宁共同临场监视。相信这事对苏州百姓的精神打击是残酷的,众目睽睽之下,这三十九人被活活打死,谁也无法救他们,在专制的天空下,皇帝的意志甚至大于天。

这一次,受伤的不只是尹继善,苏州的百姓全都受伤。他们发现,仁政也好,清官也好,全是靠不住的。

乾隆一向以爱民自居,但他爱民的前提是顺民,无条件地顺。百姓应该明白了,乾隆的爱民不是真爱,把爱改成统治二字更恰当。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事把乾隆说成是一个暴君,归根结底他是一个封建统治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从维护统治出发。譬如乾隆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相当于免掉全国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他还三次免掉漕粮一千万石,这些做法在中国古代都是极为少见的,但这不代表乾隆爱民,只能说他深谙统治之术。与此相反,对于那些胆敢叛逆的刁民他也毫不手软,不是斩立决,就是凌迟处死。

取缔大乘教

领教了乾隆的“两手政策”(一手施恩,一手施威)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乾隆是如何对待民间那些秘密宗教的。对于皇帝来说,宗教只有两种,一种是正教,一种是邪教。所谓正教就是对统治有利,或者至少是无害的,所谓邪教则是祸害国家、危及社会稳定的宗教。

乾隆前期,天下虽然太平,但远远没有达到圣王统治下四海升平的境界,人民的反抗也一直没有消停过。这些反抗组织大多伪装成宗教形式,我们知道朱元璋就是依靠明教发家的,宗教是一种很有煽动性的组织,对乾纲独断的乾隆来说,这是需要格外警惕的。

当时,比较流行的地下宗教有大乘教、罗教、宏阳教、收元教、长生道等,这些地下教派跟白莲教和明教有许多相似之处,组织严密,主张偏激,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其中,以大乘教的传播最为广泛,这个大乘教跟佛经原义中的大乘教完全是两码事。

乾隆十一年三月,贵州总督张广泗密奏乾隆,妖人张保太的党徒流入贵州、四川,请求下令缉拿。张保太是云南大理鸡足山人,大乘教的创始人。康熙年间,张保太就开始在鸡足山上传教,自取法名“道岸”。康熙二十年,张保太创立大乘教,自称“西来教主”。张保太创立大乘教的时候,正值平定三藩之后,当时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纷纷渴望“明主”出现,所以说张保太从创教开始就是不怀好意的。

作为一个教主,张保太是成功的,他很快就把大乘教“发扬光大”,全国各地都有信徒。终于,他引起了雍正的注意。雍正八年,张保太被逮捕,本来是准备把张保太等人处以绞刑的。后来乾隆登基,天下大赦,张保太悔罪回乡,继续在暗地里从事传教活动。

乾隆六年,张保太西去,教主的职位由继子张晓接掌。不过,张保太的再传弟子刘奇能力更强,很快就取代张晓成为教主。刘奇当上教主后,以云南、贵州、四川为大本营,开始向全国蔓延渗透,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张广泗上奏之时正逢大乘教呈燎原之势,这个奏章引起了乾隆高度的重视,他批示张广泗,对这种事一定要严惩不贷,尽快抓住祸首,永除祸患,胁从的人不要追究。

随后,乾隆下了九道谕旨,指示云南、贵州、四川、江苏、直隶、湖广、江南、江西、山西等地通缉大乘教的大小首领。云南总督张允随首先发力,逮捕了张晓和刘奇的徒弟刘钧、杨声等六个重要的人犯,张晓和刘钧被凌迟处死,杨声斩立决。

张广泗是取缔大乘教的发起人,办事更为卖力,他缉拿了张保太的弟弟张二郎。通过审讯从张二郎的口中得知大乘教的聚会时间和地点,结果将大乘教的一些重要人物一网打尽,逮住了贵州大乘教的首领魏明琏。张广泗接着对魏明琏进行审问,得到了大乘教内部信息以及各地掌教人的资料。随后,张广泗上奏,其他的人都好抓,只有一个叫朱牛八的首领很难通缉,因为朱牛八显然不是真实姓名,牛八合起来是个朱,这个名字隐含着怀念朱明的深意,似有反清复明之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