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第六大陆手机能玩吗 > 的意义及展望(第1页)

的意义及展望(第1页)

……(略)未来并不唯一。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就是我从科幻世界中收到的信息。

——萩尾望都《未来并不唯一》

看不见未来。

近年来经常听到这句话。尤其是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后,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两足步行机器人的开发等等科技的变革日新月异,但其最前端的全像——未来——却越来越难以把握。在曾被视为光辉未来象征的宇宙开发领域,这种倾向尤为明显。二〇〇三年春天发生的航天飞机的惨痛事故似乎在每个人的心中植入了深深的无力感。

看不见未来。

但是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有更正确的表达方式,即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社会形势、经济等等一切都在不断更新,未来不管看得见还是看不见都将降临,而我们只是厌倦了人类在世纪交替之后仍不思改过的愚行,暂时迷失了未来的方向。

那么——怎样做才能看见未来呢?

如果你心中已经浮现出了这个疑问,请务必读完手中的这本小说。本书《第六大陆》会是一个强大的罗盘,为你的问题指出一条明路。

……话题好像跑得太远了。鉴于小川一水是第一次为本文库执笔,所以还是从他的经历开始讲起吧。

小川一水,一九七五年生。高中时以河出智纪为笔名完成的中篇小说《小星星》入围集英社JUMP小说·纪实文学大奖佳作,并登载于《JumpNovel》第六刊。一九九四年正式出道。一九九六年,凭借《先通知白杨宫殿》获得该大奖。之后,以河出智纪为笔名发表两本著作。从一九九八年发表的《地球卫士》开始,变更为现在的笔名小川一水。

小川的名字真正受到科幻读者关注是从一九九九年发表的《这里是邮政省特配科》以及次年发表的《伊卡洛斯的生日》开始的。前者以邮政省虚构的岗位为舞台,只要是能贴邮票的东西,不论是一栋房屋还是一匹赛马,都必须迅速而准确地配送到位,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近未来科幻作品。后者描写了拥有飞行能力的人种挣脱普通人类的镇压飞向天空的故事,是一部进化主题的作品。

小川在《SF杂志》二〇〇三年八月刊与幸村诚的对话中这样说道:“此前在写《地球卫士》及《阿玛利亚大道的故事》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写什么。”反过来可以说,正是《这里是邮政省特配科》及《伊卡洛斯的生日》将他作家的天赋真正挖掘了出来。事实上,两部作品充斥着后期小川作品的所有主旋律因素——对最尖端科技的关注、缜密的细节描写、现场处理专家的气质、对宇宙的强烈憧憬、组织(或社会)与个人的纠葛、高雅的幽默感等等。在那之后,小川便开始分开写两种风格的小说,一是将《这里是邮政省特配科》一脉相承的专家作为主人公的作品;二是描写人类志在进军宇宙的作品,此类作品极易让人联想到《伊卡洛斯的生日》。二〇〇二年发表的《群青神殿》是一部以深海为舞台的作品,该书风格属于前者,各方面都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虽然很可惜没能获奖,但还是被推荐为第三十四届星云奖(日本长篇部门)的参考候补作品。

然后是二〇〇三年。

小川一水有着专家的气质和对宇宙的憧憬。

他完成了一部至今为止截然不同的两种创作风格融会贯通的作品。这部作品将作为小川科幻的代表作被人们永世铭记。它就是本书《第六大陆》。

《第六大陆》的故事内容很单纯。二十多年后的近未来,人类前往月球建造一个设施。仅此而已。

前往月球!

哎呀,如果在半世纪前暂且不论,这都二十一世纪了,还在写以奔月为主题的科幻小说?想想阿波罗号都已经登过月了,这哪里是近未来,简直是半过去的主题。也许会有读者纳闷,小川的尝试,引用《圣经》里一句著名的比喻来说,不就是旧皮囊盛新酒吗?别着急,本书中倾注的创意将彻底打消那些疑虑。

第一个创意,进军月球的不是美国宇航局(NASA),也不是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JAXA),而是日本一家纯民营企业。书中提到,之所以阿波罗号等宇宙开发项目均由国家主导,一是因为地月往返无法实现商业盈利,二是因为火箭技术是在东西冷战时押上国家威信成长起来的,国家机密的森严壁垒无法破除。本书描写的未来社会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小川以此为背景,大胆地让默默无名的民间技术员、公司职员们飞向了远在三十八万千米之外的天体。在那里,国家事业性质的宇宙开发项目不存在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派生出来。技术性的突破自不必多说,可投资的资金有限、作为商业设施必须维护企业形象、必须理清与月球相关国际条约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后无来者的气势彻底追求多面模拟构成了《第六大陆》的一大主干。精通成本管理的监查部员粉墨登场、法庭还能成为故事舞台的宇宙小说,笔者孤陋寡闻,除本书之外,别无他家。尽管如此,本书绝对不是枯燥无味的小说。小说虽然以正面对决作为基础,但也在重要的地方穿插着诸如预算一千五百亿日元大项目领军人物的真面目、意外的设施用途等等积极向上但却出乎读者预料的情节。妙在这些地方的表现值得读者好好玩味。

第二个创意,《第六大陆》在验证“如何去月球”的手段问题时,也没忘记追寻“为什么要去月球”的动机问题。毋庸赘述,被大气包围的1G重力加速度环境下进化成长的人类面对六分之一重力的真空月面,生理上必然无法适应。投身如此严酷的世界,风险高得惊人,甚至一定会有人因此丧生。尽管如此,人类却依旧志在进军月球——甚至比月球更加严酷的宇宙。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第六大陆》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单纯想去宇宙的人有之,为了履行承接项目的责任而去的人有之,出于个人原因推动项目的人有之。书中还会有反对进军宇宙的势力登场,不过,他们并不是各类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狂热宗教团体,而是持有正当科学依据的人,这点请大家务必留意。小川在此处也进行了彻底模拟。足见他并没有丧失公平的立场,而是不戴有色眼镜地去探讨所有可能性,

话说回来,本书真正的厉害之处是将两个创意变得牢不可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前者是广义上的技术问题,后者则可还原为心情或者伦理的问题。就像宇宙开发、核武器,或是最近几年的克隆技术所揭示的那样,人类即便被现实告知行不通,也不会停止对其日思夜想。反之,技术上可行的话,即便违背伦理也会在所不惜进行尝试。

技术和人。

二者的关系如同复杂的嵌套结构,根本无法明确划分。因为人类一旦掌握技术,问题就会从那个瞬间开始源源不断地出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信今后也会被人一直提起。《第六大陆》的舞台设置为地月之间,作为宇宙科幻小说来说,可以说是最小的空间。但是本书的洞察力却非常宽广且极具深度,甚至覆盖到了几万光年之后。小川在用旧皮囊装新酒的同时,还顺便换了一个皮囊。

《第六大陆》作为小说的魅力,我认为体现在有趣的群像描写上。技术员围绕月面开发燃烧的热血、率领一干人等的经营者们抱有的苦恼和决断、少女的家庭和成长的肥皂剧、志趣相同者一起梦想宇宙的友情、爱情……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在前文提及的缜密创意的衬托下,故事充满了压倒性的重量感,但若要说起激活登场人物并让我们读者产生共鸣的力量,绝不是创意本身,即便确实有它一份功劳。

有时宁愿伤害自己,宁愿脱离人道,也要追求技术上的可能性。这就是人类。不过,人类也同样确信或是祈祷自己正在朝更好的未来一点一点地前进。《第六大陆》的故事就这样在二者之间左右摇摆,朝着结局发展。

其深层中暗含了一句话: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各种未来的可能性,我们要深信不疑,并用自己的力量去赢得它。

无论是怎样的未来,只要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产物,只要是用自己的双手争取的东西,就值得骄傲。

也许这个总结听起来极其理所当然,但如此理所当然的事在被充分的说服力描写出来之后,读者的心灵将会受到多大的震撼呢?本书会给出答案。

理所当然却又震撼人心。那不就是思考未来、相信未来、偶尔用宇宙开发或者两足步行机器人推动现实的科幻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更加健康也更加美好的精神吗?

未来在我们手上!这个科幻从过去宣扬至今的志向,鲜明地响彻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