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 第三节 官 制上(第1页)

第三节 官 制上(第1页)

隋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寻亦省府及僚佐。炀帝即位,废三师官。唐复置,亦皆不设僚属。

尚书省:隋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曹尚书,是为八座。属官有左右丞各一人,都事八人,分司管辖。六尚书分统三十六侍郎,分司曹务。后改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民部。炀帝改三十六曹曰司,侍郎曰郎,惟六曹仍称曹,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唐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乃以仆射为长官。郭子仪尝以功高拜尚书令,末年李茂贞亦尝一守尚书令,旋亦辞避。见《旧纪》天复三年(903年)。六部:《武德令》以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高宗即位,改民部曰户部。则天初,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六部各领四司。改诸司郎曰郎中,而以员外郎副焉。

门下省:隋讳忠,改侍中曰纳言,置二人。炀帝改曰侍内。唐复为侍中。下有给事黄门侍郎四人。炀帝减二人,去给事之名。下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散骑侍郎、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侍郎、给事郎、员外散骑侍郎等,皆前世集书省之官也。

唐门下侍郎二人,以贰侍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皆分左右。常侍之分左右,事在显庆二年(657年)。谏议之分左右,事在贞元四年(788年)。武后时,置补阙、拾遗,亦分左右。皆左隶门下,右属中书。给事中之职,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奏还,谓之涂归。于纠缪绳愆,所关尤大。《旧书·李藩传》:迁给事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邪?”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属郑罢免,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此事在元和四年(809年)。《藩传》又云: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事,却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邪?”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又何暇别作奏邪?”事果寝。此事《通鉴》系元和五年(810年)。《考异》曰:“《会要》:崔铉曰:此乃不谙故事者之妄传,史官之缪记耳。既称奉密旨,宜拟状中陈论,固不假以笔涂诏矣。凡欲降白麻,若商量于中书门下,皆前一日进文书,然后付翰林草麻。又称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尤为疏阔。盖由史氏以藩有直谅之名,欲委曲成其美,岂所谓直笔哉?”

中书省:隋曰内史。炀帝改为内书。唐复为中书。隋置监、令各一人,寻废监,置令二人。侍郎初置四人,炀帝减为二人。唐皆因之。舍人八人,炀帝减为二人,唐置六人。通事舍人十六人,炀帝改隶谒者台,唐仍隶中书。唐舍人以一人知制诰,颛进画,给食于政事堂。其余分署制敕。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开元初,以他官掌诏敕策命,谓之兼知制诰。肃宗即位,又以他官知中书舍人事。兵兴,急于权便,政去台阁,决遣颛出宰相,自是舍人不复押六曹之奏。会昌末,宰相李德裕建议:台阁常务,州县奏请,复以舍人平处可否焉。

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而尚书、仆射,非加此名者,遂不为宰相矣。《旧书·职官志》云:“武德、贞观故事,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为知政事官。其时以他官与议国政者,云与宰相参议朝政,或云平章国计,或云专典机密,或云参议政事。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为太子詹事,特诏同知政事,始谓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是仆射常带此称。自余非两省长官与知政事者,亦皆以此为名。永淳中,始诏郭正一、郭待举、魏玄同等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旨平章事。自天后已后,两省长官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平章事为宰相,其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但釐尚书省而已。总章二年(669年),东台侍郎张文瓘、西台侍郎戴至德等始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入衔。自是相承至今。永淳二年(683年),黄门侍郎刘齐贤知政事,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后两省长官及他官执政未至侍中、中书令者,皆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案《通鉴》: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五月,以唐休璟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豆卢钦望为右仆射。六月,命右仆射豆卢钦望有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先是仆射为正宰相,其后多兼中书门下之职,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至是钦望专为仆射,不敢与政事,故有是命。是后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矣。”此神龙复辟,仍沿武后以来之旧制也。开元元年(713年),尝改左右仆射为丞相,然亦徒有其名。十六年(728年)《通鉴》云:“初张说、张嘉贞、李元、杜暹相继为相,用事。源乾曜以清谨自守,常让事于说等,唯诺署名而已。元、暹议事多异同,遂有隙,更相奏列。上不悦。六月,甲戌,贬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杜暹荆州长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元曹州刺史,罢乾曜兼侍中,止为左丞相,以户部侍郎宇文融为黄门

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此丞相徒有虚名之证。《旧书·王璠传》:“转御史中丞,恃李逢吉之势,与左仆射李绛相遇于街,交车而不避。绛上疏论之曰:左右仆射,师长庶僚,开元中名之丞相,其后虽去三事机务,犹总百司之权。”谓此也。其以他官居职而假他名者:《新书·百官志》云:“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然《通典》云:“隋有内史、纳言,是为宰相,亦有他官参与焉。”《注》曰:“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参掌朝政。”则隋世已然矣。同三品之名,《新志》亦谓起于李勣。同平章事之名,则谓起于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云:“二名不专用,他官居职者,犹假他两名如故。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旧书·高宗纪》: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仆射始带中书门下。”说与《职官志》小异。《廿二史考异》云:“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左右仆射皆二品,侍中、中书令皆三品。论班序,当由侍中转中书令,乃迁仆射。李以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是以上兼下也。然自后仆射不带中书门下者,遂不复与闻政事,则宰相惟两省长官任之,而南省不得与。仆射虽居人臣之极地,不过备员而已。”案《旧志》言武德、贞观故事,以仆射、侍中、中书令为知政事官,则唐世宰相,实出差遣,不过初用三省长官,而后专于两省而已,原非有何制限。故以他官参与,亦无所不可也。此实最为灵活。观朱朴、柳璨之登相位可知。《旧书·代宗纪》:大历二年十一月,诏侍中、中书令升入正二品,门下、中书侍郎升入正三品,亦以其职高位下而改之。然是时知政事者已习用平章事之名,本不曰同三品矣。《新志》云:“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

分曹以主众务焉。”《文献通考》载元祐初司马光之议,谓“唐始合中书、门下之职,故有同三品同平章事。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开元中,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自是相承,至于国朝,莫之能改。非不欲分,理势不可复分也”。马君云:“门下审覆之说始于唐。然唐以中书、门下为政事堂,则已合而为一矣。但门下省之官,有给事中,任出纳王命;有散骑常侍、左右司谏,任谏争阙失,皆所谓覆审,而贞观时太宗又命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则门下省无不举职之官矣。坐庙堂者,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居纠驳者,审察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则上下之间,始无旷职,而三省之设,不为具文。固不必为宰相者各据一省,显分尔汝,然后谓之称其职也。”盖审覆之职不可无,而以纠驳者与商订者并列为宰相,则理不可通,而势亦不能行。然若知唐初本以三省或两省之长为知政事官,而非以三省为相职,则此疑又无从作耳。又按《旧书·文宗纪》:大和四年六月,“以守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裴度为守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待疾损日,三日五日一度入中书。”则平章军国重事之名,亦起于唐。

君权既尊,则辅相之权,往往移于其所私昵。汉、魏之世,公府之权,稍移于三省;唐中叶后,两省之权,又嬗于翰林,其道一也。《新书·百官志》曰:“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辞、经学之士,下至卜、医、技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燕见。而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通鉴》广明元年(880年)注引韦执谊翰林故事曰:“故事:中书省用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独得黄麻。其白麻皆在翰林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将相,德音赦宥,则不得由于斯。”《通考》引石林叶氏曰:“自张垍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则与翰林院分而为二。然犹冒翰林之名。盖唐有弘文馆学士、丽政殿学士,故此特以翰林别之。其后遂以名官,讫不可改。然院名至今但云学士,而不冠以翰林,则亦自唐以来沿袭之旧也。”可见后来学士之职,实与始之所谓待诏者殊绝矣。《旧书·本纪》: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命兴唐观道士孙准入翰林待诏。《新书·本纪》:文宗即位,省教坊乐工、翰林伎术冗员千二百七十人,此则仍是前此之待诏耳。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旧书·陆贽传》:“贽初入翰林,特承德宗异顾,歌诗戏狎,朝夕陪游。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此人所指目也。《杜悰传》:“元和中,翰林学士独孤郁,权德舆之女婿,时德舆作相,郁避嫌辞内职,上颇重学士,许之。”《哀帝纪》:天祐二年三月,“敕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杨注,是宰臣杨涉亲弟。兄既秉于枢衡,弟故难居宥密,可守本官,罢内职。”则诏令亦以为言矣。又以为天子私人,凡充其职者无定员。《廿二史考异》云:“学士无定员,见于李肇《翰林志》。然《旧书·职官志》称翰林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白居易有‘同时六学士’之句;则非无定员也。”案石晋开运元年(944年)复学士院敕亦云:“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为两制,各置六员。”见薛《史·职官志》。盖制无定员,而例则置六。翰林学士不见《唐六典》,本差遣,非正官也。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未知制诰者,不作文书。班次各以其官。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宪宗时,又置学士承旨。《旧书·职官志》云:“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新书·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