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筑草为城人物结局 > 第二十九章(第2页)

第二十九章(第2页)

杭窑不愿意告诉夜生他第一次看到忘忧表叔时的情景: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他从山林中浮现出来:天风浩荡,飘其衣衫,望似天人。走至跟前,只见他浑身雪白,面露异相。在此之前,杭窑他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这样浑身上下雪白的人。他的白眼睫毛很长,他的面颊是粉红色的。杭窑本能地一下子抱住了爷爷,爷爷却把他正过来面对忘忧表叔,对他说:“他是表叔。”

他就这样跟表叔度过了八年,现在他完全可以说,表叔比他的亲生父亲还要亲。

“全世界我爸爸最好,我盼姑婆第二好,我自己第三好。”夜生突然说,她说的话,把那些静静等待着的人们都说笑了。

“那你就一定会喜欢你忘忧爷爷了。”

“为什么?”

“我爸爸说,忘忧表叔和你爸爸脾气都一样的,都是随了嘉和爷爷的。”

“为什么?那我是随了谁的?还有你呢,你是随了谁的?”夜生不停地摇着窑窑的腿,窑窑一时说不出来,就愣在那里,说:“让我想一想,让我想一想。”

杭得茶把女儿拉了过来,说:“小姑娘话不要那么多。”

迎霜摸摸她的头,说:“她真能问,是个当记者的料。”

杭得茶像是为迎霜专门作讲解一样地说:“我明白小叔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杭家人尽管每个人都很有个性,但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注重心灵的,细腻的,忧伤的,艺术的;另一种是坚强的,勇敢的,浪漫而盲目的,理想而狂热的。”

“像嘉和爷爷和嘉平爷爷,也像你和二哥。”迎霜补充说。除了她,还没有谁敢在大哥面前提起得放。她身上有了一种杭得茶过去不熟悉的东西。沧桑在她的眉间留下了印记,她的从前有些傻乎乎的神色如今一扫而光。她的胶原防俄的眼神变得有力明亮,今天,她的目光中还有着一种抑制不住的企盼和激动。十六岁那年她毅然退学,跟着李平水回到茶乡平水,她在那里劳作,几年后成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她和李平水还没有结婚,已经六年过去,她依然在等待某一种命运的改变,她越来越开始像她的已经逝去的二哥。

“爸爸快告诉我,我随了谁的嘛,我随了谁的嘛。”夜生还在叫。她很活泼,还有点杭家女子都没有的顾盼神飞。她的头发卷卷的,打扮上也透着股洋气。杭盼养着她,把她给有点养娇了。

得茶却注意到了那个看上去落落寡合的小窑窑。窑窑在东天目山的安吉读完了小学。安吉是个产竹子的地方,旁有太湖,还有一条河流东首溪,他和忘忧表叔却住在深山拗里。在人们眼里,守林人林忘忧是个神秘散淡的边缘人物。守林人带着孩子去上学,每天要走五里山路。手里拿一根棍子,沿路打草惊蛇,露水湿了他们的草鞋,也湿了他们的裤腿。这里的山民都把窑窑当作表叔过继的儿子,他们对他很好。在这个少年的身上,有着许多的积累起来的同情。

这个少年看上去有一种很特殊的山林气,但和土气却是不一样的。此刻他手里抓着身下的一团泥,正在下意识地捏弄着,他生得清秀,下巴尖尖的,手指很机敏。

方越有些骄傲地说:“我去看过窑窑烧的东西,他迟早有一天会超过我的。”

原来读书之余,窑窑一直在帮着表叔烧土窑。表叔常常烧制一些简单的民间陶制品,它们大多只是些碗碟之类,与山里人以物易物,但许多时候他都是送人。他是一个尽责的守林人,在家里养猪,养蜂,南瓜爬到瓦屋顶上,香菇在屋后的木头架子上生长,破开的竹片从山后接来泉水,日日夜夜在门口的大缸里流溢。窑窑来后他就更忙了,他们只有在等待出窑的那一会儿才会静静地坐在一起。那时表叔的白睫毛静静地垂下来,火光反映到他脸上,发出了充满着凉意的安详的光芒。

忘忧他仿佛早就洞察到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不但学会了节制,还学会了怎样节制。他的这种性情也成功地移现在了窑窑的身上。因此,尽管有着父亲的夸耀,窑窑依旧沉静地看着茶园不说话。

父亲就及时地提醒他说:“你把你那段看不懂的古文拿给你得茶哥哥看看啊?”然后转过脸来对得茶解释道:“你知道窑窑在学烧紫砂壶,昨天他拿了一段话来让我翻译,是《壶鉴》上的。我倒了那么些年的马桶,还真翻不好了,我就让他抄了带给你,带来了吗?”他转身又问儿子。

窑窑按着口袋,看得茶,得茶拍拍他的脑袋,说:“我试试看。”

窑窑这才把那张纸从口袋里取了出来,小心地交给了大哥。

原来前年忘忧去邻县长兴出了一趟差,回来时给窑窑带了一把紫砂壶和关于紫砂壶的一本书,还说那是他特地在长兴街头给他买的。因为用这种壶泡茶容易聚香,隔夜不馊,外表越养越好看,天冷暖手,天热不烫手,还可放在温火上炖烧,价钱又便宜,就带回来了。

但窑窑看到的却远远不止这些。他捧着那把方壶,爱不释手。很难说清楚这种第一感觉的产生,究竟缘于何方。那是一种生长在山里的人们的艺术感情吧,就像江河边的人对水的感情一样——山里人对土石的感情、对那种凝固的物质的感觉,是非常直觉的。

那本同时带回的名叫《壶鉴》的书,是在一个熟人家里得的,而那熟人则是在抄从前的一户大户人家家的时候抄来的,窑窑甚至连许多文字都读不懂。品壶六要: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和适用,他找了父亲,好歹解释下来了。其中有段文字,他读不通,也不知有多少白字儿跳过。问忘忧表叔,他也摇头,说他可以告诉他一株树的知识,但他说不出一把壶的道理,这该问爷爷。

那年9月,杭窑小学毕业之后就不再直接进人中学了,表叔把他带到了长兴乡间一户制壶的农家,他的即知即行的制壶生涯从此开始。

长兴与陶都宜兴一县之隔,虽然一为浙,一为苏,但接壤毗邻,因为学习制陶手艺,他也就常去那里。都说宜兴之所以成为陶都,归根结底是和这里特有的紫砂泥土有关。这种特质的泥长兴也有。历史上长兴人虽有“千户烟灶万户丁”之说,但主要还是以生产粗放的大缸为主。真正生产紫砂壶,时间并不长。杭窑很幸运,在长兴学到了手艺。又以那里为基点,常常往宜兴跑。那时候,大师级的人物顾景舟、蒋蓉等人,都还倒霉着呢,是很容易见到的。有人悄悄地向他们讨教,使他们心中暗自欣慰,而少年杭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大人们教他一门手艺,初衷是想让他今后有一碗饭吃,并因此可以去养活家中的老人和病人。殊不知同情与恩爱正是艺术的一双门环,少年拉着它们打开了大门,走了进去,双手沾满了紫砂泥。他的艺术生命开始了。

他一直没有机会把《壶鉴》上的那段话抄给爷爷看。昨天一到,就问爷爷,爷爷却说,问你大哥吧,他现在在资料室里工作,他读的书多。窑窑今天就特意带来,只是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大哥看。他以为祭祖是个很隆重的过程,大哥不会在意他这小小的要求,他没想到生死之间的关系是那样融洽的,在墓地上,他照样可以求知。

这段文字一般的人翻起来还真是费劲: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钳紫,倏橘抽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歼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票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吸。或青坚在骨,涂读汁兮生光。彼瑰价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流较浮精英。岂隋珠之与赵壁可比异而称珍哉。

得茶凝思了一会儿,刚想问谁带笔了,迎霜就把笔和一张纸放到他手里。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开始翻译起来:说到那泥色的变幻,有的阴幽,有的亮丽。有的如葡萄般的钳紫,有的似橘抽一样的黄郁;有的像新桐抽出了嫩绿,有的如宝石滴翠。有的如带露向阳之葵,飘浮着玉粟的暗香;有的如泥砂上洒金屑,像美味的梨子使人垂涎欲滴;有的胎骨青且坚实,如黝黑的包浆发着幽明;那奇瑰怪诉的窑变,岂能以色调来定名。仿佛是铁,仿佛是石,是玉吗?还是金?齐全的和谐归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匀着通体。远远地望去,沉凝如钟鼎列于店堂;近近地品,灿烂如奇玉浮幻着精英。何等的美美美轮啊,世上一切的珍宝都无法与它相匹。

杭得茶几乎可以说是一挥而就,把杭迎霜看呆了,说:“齐全的和谐归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匀着通体——大哥真亏你翻得出来。”

得茶摇摇手不让迎霜再赞美下去,说:“哪里哪里,这都是我早就翻译过的,这跟茶也有关系嘛,属于茶具这一类的文献,是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吧?”他问窑窑。

制壶少年结结巴巴地连连称是,他很激动,口不成句地告诉大哥他所知道的有限的茶壶知识。即使迎霜击节赞赏,窑窑还是不能懂得,什么叫“齐全的和谐归于一身,完整的美均匀着通体”。这些道理,都要在他制壶多年之后才开始明白。他只能就他有限的见闻倾吐他的艺术热情,他说他那本《壶鉴》中有许多实物的相片,有供春的,陈明远的,时大彬的,还有曼生壶。他甚至知道了第一个在壶身上刻字的人俗名叫陈三呆子。最后他终于激动地问:一大哥,我们家也有一把曼生壶吧?爸爸告诉我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它呢?得茶看着坐在他面前的那两个孩子,他们一人把一只手搭在他的膝盖上。他就想,其实血缘也是可以通过后天来缔造的吧,窑窑和夜生与杭家本无血缘关系,但现在有谁会说他们不是我们杭家人呢?他们的举手投足,神情举止,甚至他们的容貌,都越来越和杭家人一样了。

这么想着的时候,他把那张写有古文译文的纸朝里折了一下,准备交给窑窑,突然他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就把纸模进了手心,然后看着迎霜,神情严肃地问:“这是从哪里来的?”

“都是从杭州出去的啊。”迎霜微微一愣,便坦然地说。显然,大哥他已经看见了纸张背面的《总理遗言》。

得茶让窑窑带着夜生到前面茶园中去玩,然后再一次严峻地问迎霜:“你不就是想让我看这份东西吗?现在再问你一次,这是从哪里来的?”

得茶的神色让迎霜有些吃惊,她这才告诉他,她在绍兴的时候,就收到了董渡江他们给她寄的这份传单了。现在她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她问大哥,他能判断出这封遗书的真伪吗?

得茶站了起来,离开了祖坟,往前面那片竹林走去,迎霜看不出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她跟在他后面,一句话也不说。这几年她很少和大哥见面,很难想像从流放中回来的大哥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得茶却用与刚才没有多大区别的口吻说,如果她真的想听听他的真实想法的话,他可以说,这份遗书,他已经看到过了,据他分析,八九不离十是他人写的。迎霜对此回答立刻表示异议,显然她太希望这是一份真实的遗言。她强调说,这封遗书的真实性是显而易见的,从遗书中对人的评价来看,这也是符合周总理一向的风格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