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千古一帝李世民的生肖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侯君集、段志玄、刘弘基等听了,都同声请求,要李世民每月来舞一回剑。李世民听了,高兴地说:

“到时候,我一定想方设法来。我希望我们这支队伍,一定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正说着,忽见李渊带了刘政会,后面跟着十余个膘悍的亲兵,缓缓地走过来。刘政会原为太原鹰扬府司马,李渊任太原留守,他便率兵来归于李渊麾下。刘政会对李渊忠心耿耿,李渊对他也信任有佳,这才带了他来到太原效外,查看李世民新军训练的情况。

无忌向李世民呶呶嘴,李世民顺着无忌的目光看去,见父亲带了刘政会前来,忙迎上前,带他们到帐中款待。李渊将刘政会介绍给李世民,然后询问新兵训练情况。

“有侯君集、刘弘基他们亲自训练,新兵一个个都很努力,相信再有两个月时间的强行训练,他们就可以出征交战了。” 李世民说。

李渊听了,点点头,说:“一定要给他们很好的待遇,衣、食要给足,要让他们成为我李家自己的军队。”

“孩儿明白。孩儿……”李世民信心十足地正说着,只见唐剑一人一骑匆匆赶来,忙止了话头。

这唐俭的祖上与李渊的祖上一样,都是北齐大臣,唐家与李家世交甚宜,李渊做太原留守之后,唐俭前来投靠,李渊视之为心腹中的心腹,凡有密事,总是托嘱于他。这回来郊外探视新兵,踪迹不便让外人知道,又担心府中万一有事照顾不到,这才将自己的行踪告诉唐俭,若有急事,可前来相告。因此,李渊一见唐俭赶来,便知有急事,向李世民一罢手,把目光置住了唐剑。

“出了点事,北方突厥来犯,已将马邑郡团团围住,马邑郡守王仁恭派人前来求援。”唐俭急急地说。

“这样,走,我们马上回去。”李渊说完对李世民点点头:“你好好训练新兵。”

“孩儿一定不负父亲所托。”

“好!”李渊拍了一下李世民的肩膀,低声说:“要让众人服你,父亲去了。”

“孩儿知道,请父亲保重!”

李渊深情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转身一跃上马,唐俭与亲兵紧跟着,一行人匆匆离去。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目光,追踪着李渊的踪影,直到什么也看不到时,还是久久地停留在那逝去的方向。

“你说,我父亲此去,能一举而败突厥大兵吗?”李世民问长孙无忌。

“突厥可不比叛军,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魔鬼。”长孙无忌有些忧虑地说。

“你是说我父亲不一定能打赢这一场?”

长孙无忌摇摇头。

26、

马邑郡在太原以北,位于山西雁北地区的西南端,其地东接恒山,西近黄河,雁门峙其前,桑干绕其后,是晋北的天然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李渊回到留守府,急召高君雅、王威前来商议退敌之策。

“马邑乃太原之门户,突厥若占此地,太原就再也不得安宁。”听完军情汇报,王威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渊听了,淡然一笑,心想: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也用得着在这里高谈阔论?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王副留守说得极对,只不知怎样方可解马邑之围?”

“这,我看可以速派一支劲旅,前去支援方可解围。”

“谁当主帅领兵为宜?”李渊又问。

王威眨巴着双眼,一时难以回答,便把求援的目光投向高君雅。因他俩来太原做李渊的副手时,皇上曾有圣喻:若遇难事,俩人要相互商量。

高君雅看到王威求援的目光,略一思考,对李渊说:

“君雅不才,愿为主帅领兵前去解马邑之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