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的忘性子那是经常性的就会作,什么要煮粥,结果锅在炉子上烧了半天,一揭开锅盖却现米还没下锅呢?
类似的事情经常生之后,村里人都是见怪不怪了。本文由 。。 一旦谁听说了三婶又犯了毛病,闹出什么可笑的事,大家也都是一笑而过。
不过也有那个据说是见过大世面的村里人就提醒三婶,说是你这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一定要重视,最好去医院里检查一下。
一般遇到这样的人,三婶绝对是火帽三丈的把这人大骂一顿,然后好几天都气的吃不下饭。大概有个三五天吧,就又会恢复过来,就跟这事没生过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对于这么一个从性格直爽的人,村里人也是很无奈。虽然有时候经常几句话就把别人弄得下不来台,十分尴尬,可也没人跟她较什么真。
因为,三婶那也算是村里最热心的人之一。嫁到半山村之后,村里不管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准能看到三婶忙碌地身影。
就因为这,三婶在村里的人缘可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三婶还特别喜欢孩子,加上自己爱吃零食,所以兜里总是少不了一些饼干,水果,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
像王勇,大伟小时候就没少跟在三婶身后,伸出小手直接去掏三婶兜里的零食吃,三婶从来没恼过。
当然,他们小时候可没现在这么多种类的零食。就算有,孩子们也买不起,没有零花钱的童年是现在的孩子难以想象的。
那时候,三婶兜里一般都是装着一些自己做的零食。
比如她家自己种的枣,栗子,核桃,柿子什么的。要不就是白薯干,炒熟的花生、瓜子之类,反正都是自家产的,很少有掏钱从外面买的。
因为那个时候,农村的经济条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家家都是刚吃饱饭而已,那里有闲钱去买零食吃啊?都扣着呢!
那个时候物质可是嫉妒的匮乏,尤其是在农村。所以,三婶绝对是村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大人,甚至没有之一。
“三婶,你这是怎么啦?脸色不对呀?”
王勇一看三婶一脸病态。愁容密布的脸,赶紧一边扶着三婶坐到沙上,一边关心地问道。
“三婶病了,今天,我去县医院看一个住院的亲戚,正好在大厅碰到了要去做检查的三婶。你说她也不说一声,就自己一个坐班儿车去了。”
大伟在一边不满的说道。
三婶家里除了她老公公,就是她了。当家的男人在外打工,儿子闺女都在市里逍遥快活。弄得三婶生病了去医院都没人陪着,还不告诉他一声,这让大伟这个亲侄子可是非常接受不了。
“什么病啊?”
听了大伟的带着满肚子埋怨的话,王勇并没有什么吃惊的。事实上在看到三婶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三婶病了,只是并不是那么严重,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
“医生说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加上最近着凉了。是胃炎。”
“哦,没事,不是什么大病。吃点药就好了。只是以后要注意了,这胃病可是很容易复的,你可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了。别的不说,您也不能让家里我大爷跟着你这么吃吧?”
“没有,每天三顿饭都给他做。就是我自己有时候不想吃!”
三婶先是高声反驳了一句,然后声调马上就低了下去。
一个村里住着,半山村又不大,村里哪家有什么事,用不了一天就能传遍全村了。她那点事,怎么可能瞒过大家啊?
再说,她那个爱吃零食的毛病谁不知道啊?特别是最近几年,闺女工作挣钱了,给了家里不少钱。儿子上大学的生活费家里没掏过一分钱,都是他闺女按月的汇给她弟弟。
当家的男人在外面打工,一年下来,最少也能挣个五六万回来。她自己呢,趁着农闲的时候,去打打短工零工,自己和老公公的零花钱就有了。
就他们家这条件在村里绝对是富裕户,是村里生活的最好的那一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