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斐琦十三岁时,已经长成了倾国倾城的美人。那时候的少年,身量还没长成,若是生得极美,不论衣着发饰如何,都是一幅雌雄莫辨的样子。因此,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哥儿,尤其是在没有入主东宫之前,后宫里前朝中不少人都私下说过,大周的几个公主都及不上三殿下一分颜色。可见周斐琦是何等风姿。
也正因他长得好,他那两位哥哥在他还小的时候其实也曾争抢着愿意和他玩儿,尤其是二皇子,曾有一段时间经常会抱着他跑来跑去,还曾扬言长大了要娶他当王妃,被皇后和几位妃子给轮番教育了个彻底,终于掰正了差点儿跑上邪路的三观。
就连皇帝周珧赐皇子们王鸽,给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都是雄鸽,给周斐琦的就是只雌鸽。
也就是那次,二皇子又脑抽地去招惹周斐琦,以鸽论雌雄,内里是存得什么心思昭然若揭——那件事的背后还有个隐情,是周斐琦连对高悦都没好意思说出口的——他被二皇子给拽小黑屋了。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他把二皇子给揍了,用拳头再次狠狠将二皇子那有点跑偏的属性认知彻底拉成了笔直的钢筋!
这件事,算是他和二皇子之间芥蒂的根源。
至于,赐王鸽那事,皇帝周珧或许是糊涂也或许是粗心,可那个举动,落在其他人眼里,难免就会想‘连皇上都默认了三殿下将来必成哥儿了吧’?由此可见,当老皇帝周珧要立周斐琦为太子时,满朝文武得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个几乎被所有人认定,将来必成哥儿的皇子,皇上到底是为了什么非要立他为太子啊?
然而,立了太子没几个月,皇帝驾崩,周斐琦登基为帝,这个时候的他甚至还不满十四岁,未来是否为哥儿更是不得而知。这难免就令百官忧心,其余皇子动心,而给了那些有野心的人可趁之机。
大皇子就是在这种局势下,被府上的一位食客说动了心。那食客出身渭南,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只因来京城赶考多年不得功名,心中郁郁,便当街唱诗以此纾解。正巧大皇子骑马路过,听了那诗词后便认定此人有才,请到府上当了食客,至今已半载有余。
食客道:“殿下雄姿勃发,乃大周皇嗣之长。大周能有如此盛世,皆是历代祖宗之德。祖制乃祖宗之慧根,绝不可废,如今却不知是否要交一哥儿手上,此数有违祖制,乃大凶大险之兆。殿下应为大周着想,挺身而出,为保祖宗基业奋起而发!”
这话简直说到了大皇子心坎儿里。他就不明白了,那个老三天生一副哥儿相,父皇到底为何非要封他做太子?就因为他是皇后的养子吗?可是养子就是养子,说到底他不过就是一个哥儿生的小哥儿罢了,就算他还未真得长成哥儿,但是民间不是常说,龙生龙凤生凤,哥儿生的孩子大抵也都是哥儿吗?他当太子这个事,说白了,还不是皇后操控,为得还不是李家的地位?
而自己,明明才是不折不扣的长子啊!难道就因为他的母妃只是个妃子,就活该与帝位无缘吗?可是,父皇当年不也是妃子生得,后来……反正最后他是以长子的身份,不照样坐上帝位了吗?
凭什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要给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嫡子’,不,一个皇后收养的哥儿让路啊!
大皇子越想心里越不甘,当即便问那食客:“该如何做?还请先生教我。”
……
皇帝去世的突然,大皇子的母妃刘氏甚至还大着肚子,那肚子里的孩子注定一出生就是个没爹的娃,刘妃这些天心情抑郁,加之皇帝走后,她再无靠山,整个后宫落入了李氏手里,她的日子必然不如之前恣意了,这几日竟是连饭都没怎么吃。
宫里人人都去巴结太后了,她这个霁和殿也不如以前热闹了,像个恶性循环一样,搞得她心情更糟。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才想起前不久偶遇进宫悼念亡兄的静娴公主,那时静娴对她说了一句话,当时她没听懂,现在想起来只觉得静娴那话简直一针见血——
她说:“……皇兄走了,往后这大周的后宫恐怕也要改姓了。刘妃,皇兄生前最是宠爱你,你可不要负了他一片真心!”
那时,刘妃还以为静娴是借机警告自己,不要在后宫里弄权。如今看来,她当时应是在提点自己要小心李氏,她那时恐怕就已看出了李氏心存狼子野心,要挟幼帝以令诸侯?
这到是个很好的说法——刘妃靠在霁和殿的贵妃榻上,想着想着,不由便盘算起自己手里有多少筹码,李氏手里又有多少兵力……
这一想,便到了晚膳前。
刘妃似乎是有了决断,叫来了自己的近侍,对他说:“去请大皇子入宫,就说本宫不太舒服。”
那太监连忙应下,拿了牌子出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