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粗暴降价,引来不少平时吃不起烤鸭的普通工薪阶层。相比之下,有点小钱的顾客也被挤在门外,被迫一起排队。
他们倒是有钱吃便宜坊的原价烤鸭,问题是,两家饭菜质量差不多,谁愿做那冤大头,平白多付一倍的钱?
若在商业气氛浓厚的广州上海,肯定会有人花钱买时间,宁可多掏腰包,也要省那排队的工夫。
但在万事慢半拍的帝都,人人时间不值钱。就算是家财万贯的富二代、官二代,也不介意随便浪费一下午,玩鹰逗蝈蝈养鸽子抽烟,什么耗时间他们喜欢玩什么。
要让其中任何一位京城大少,独树一帜地离开队伍,做那第一个“花钱买时间”的傻子……
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便宜坊需要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要让有钱客人们舍得为这个优势付钱。
林玉婵脑子转飞快,一口气想到七八条改进策略。但是……都需要时间。
她总不能在北京耗上几个月,帮助便宜坊慢慢转型。
她蓦然转头。冯一侃卷着破袖口,嘴里塞着半卷鸭饼,嘴角酣畅淋漓地冒着鸭油,正吃得十分忘我。
“冯师傅,”林玉婵笑道,“之前咱们说好了,八角钱一天全包,干什么都行,对吗?”
……
片刻后,全聚德门口的长队队尾,有个穿破布褂子的大老粗,大约是等得不耐烦,忽然开口,朗声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小的是天津码头说相声的,今儿给各位爷免费说上两段儿,赛排队无聊!不知各位喜欢听嘛段子?”
他的声音清滑干净,不疾不徐的那么一句,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有人叫道:“好!”
冯一侃清清嗓子,不疾不徐,开讲定场诗。
“远看忽忽悠悠,近看飘飘遥遥。不是葫芦不是瓢,在水里一冲一冒……”
周围人声立刻弱了七分。众人不由得伸长耳朵。
“有人说是鱼肚,有人说是尿泡。俩人打赌江边瞧,原来是和尚……”
啪!一拍手,赛醒木。
“洗澡!”
周围人哈哈大笑。包袱响了。
冯一侃说的是流行的“八大棍儿”,是专门在饭点时刻,别的艺人都去吃饭了,为了留住观众,就留一个人撑场子,说些长篇的、连续性的单口段子。
这些段子,有连续不断的悬念和钩子,抓人。有经验的师傅也懂得拿捏情绪,观众听着听着,往往一不小心,一个钟头过去了,这才想起自己没吃饭。
而且这段子是天津码头上传来的,京师里少有人讲。
“……时间过得快,一晃就到了六岁。可有一桩,这孩子不会说话,赛个哑巴!……”
这故事有起承转合,有包袱有扣子,很快渐入佳境,说得酣畅淋漓。
旁边几十个排队的不再抱怨,安安静静地听,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