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女商(大清药丸)书包网 > 第246章(第1页)

第246章(第1页)

“我暗地里派人调查,如今棉花行业暴利,入场的商贩比去年又增两倍。他们只想赚快钱。不知从何时起,棉商中开始流传在棉花包里掺水的机巧,技术最熟练的,可以把七十斤棉花变成一百斤卖。”

博雅例会上,林玉婵面对各位老员工,不无担忧地说。

博雅公司吃够了棉花年年涨价的红利,常保罗手下一群人都已经成为棉花专家。听了林玉婵一席话,当即咋舌。

“乖乖,这比印钱还带劲啊!”

今年春季,棉花价格继续攀升,达到七便士一磅。林玉婵刚刚涉足棉花行业时,她记得清楚,价格是每磅一便士,郑观应这个“良心买办”还收她一成佣金。

如今,两年过去,单价足足涨了七倍。

在利益的驱使下,棉花商人格外有恃无恐地增重掺假,也属正常。

大伙当然也知道林玉婵提这茬的用意,严肃表态:“咱们收的棉花,别说掺水,碎叶子都细细摘出来,按照《手册》标准,每包都是一级甲等。客户不信时,林姑娘随时让他们来抽查……”

林玉婵立刻摆手。

“咱们博雅的商品质量极少接到客户投诉,我当然相信大家。不过……”

她顿了顿,大胆说:“我家乡有个说法。当你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暗处已有成千上万。”

博雅众人齐齐露出嫌弃的表情:“噫——”

只有苏敏官皱着眉头杠:“哪里听的。广东没这说法。”

总账房先生虽然一天工作两小时,但也是博雅一员,也得参加例会。他倒不骄不躁,听得很认真,鲜少发表意见。

突然杠这么一句,说明已经忍无可忍。

总之,这句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道理——洋人都受不了,找到商会来了。棉花掺水这一举动,在上海广大中小棉商当中,只怕已经蔚然成风。

“并且据商会情报,”林玉婵又道,“汉口、九江等港口,也有棉花掺水的案例。我在商会里调查过,大多数花商吞吞吐吐,语焉不详,说明手中的货多少有问题。”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常保罗试探着说:“那,咱们应该组织个棉花质量协会什么的……”

不能让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然而大家心里都不乐观。棉花不像茶叶,不是能分出品级和牌子的享受型消费品。洋人又不认中国人面孔,管你是哪家店、哪里人,只要被一个中国棉商坑过,势必会对所有卖棉花的都增加戒心。

一味撇清自己,宣称“我们跟别的奸商不一样”,在洋商心中,分量几何?

苏敏官忽然问:“容先生这次回来,可曾讲过美国战况?”

其他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把话题拽开四万里。

林玉婵却心中猛地一亮,从沙发上弹起来。

“对了!他说过!”

在她自己心里,“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是理所当然的历史事件。但她差点忘了,对于当时人来说,一切还是未知。

她蹬蹬蹬上楼,钥匙打开客房门,半分钟之后,带下来一沓尺寸各异的印刷纸。

上头印的全是英文,少许法文。几个懂洋文的高管赶紧凑过来,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

都是容闳从美国带来的、关于内战新闻的剪报:

《联邦总统林肯宣布<解放奴隶宣言>,全文如下……》

《血腥的葛底斯堡战役:波托马克军团在本乡本土打了漂亮的一仗》

《北军狼奔豕突,“猛虎”格兰特将军已经控制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

《解放的黑奴立功?第三次温彻斯特之役上演神奇逆转》

《奴隶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里士满内部分裂不一》

……

此外还有不少战争宣传册、征兵手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手抄稿、敦促南军投降的小传单……

把这些按照时间年份排好。从这些密密麻麻的黑白字母和图画中,复原出一幅生动而完整的美国内战时间线。

经过简单的翻译,就连不识字的红姑都琢磨出来——

“嘿,花旗国叛军气数已尽啊。”

“容先生去年冬天从美国出发回国,距今已有五个月,”林玉婵像模像样地分析这一堆材料,“我认为,按照这种战况的进展,南方叛军撑不过半年。”

当然,美国内战具体结束的日子,她没背过,在这个世界里也未必能精准实现。但只要历史的大浪潮方向不变,应该就是在这个夏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