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们一道学习的元耀,在元咺眼中则真是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难成大器之才。元咺时常在心中感叹,元角、元耀两儿,自幼就被夫人宠惯了,从不忍责罚,如今,竟是都成了这般不肯用功之人。
日子久了,元咺也不再刻意要求吴邪和元耀,在武学方面能有多高造诣,只是让他们练些能够勉强自保的功夫就足矣。而自己,却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张起灵身上,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士大夫。由于张起灵并非国卿的亲生子,所以元咺一直担心,在弱冠之时,张起灵不能像元角、元耀那样直接被封为士大夫,而是要先去参加考试,通过后才能得此封号,因此他一直对张起灵的学习格外关心。
为了锻炼张起灵的臂力,元咺开始让张起灵用青铜剑,在后院的假山上面练习刻字,起先还不成样子,可不消半年,张起灵就已能轻松在那些石头上,留下洋洋洒洒的篆书。见到张起灵这般成器,元咺深感欣慰,自己果真没看走眼,这孩子定是跟他爹一样,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后来,为了提升张起灵的手劲和灵巧度,元咺又开始让他在竹子、陶器上进行字画雕刻。
授武之际,每当自己有事要离开国卿府时,元咺就会让张起灵代为看管那两个还在练着基本功的人,不过走之前还是要吩咐一番,该让那两个人儿练些什么内容。起先,张起灵遵照义父的话,认真负责的引导两人,练完元咺交代过的所有内容。可是后来,只要元咺前脚刚一离开国卿府,元耀就会吵闹着要去找他的母亲大人,张起灵见管他不住,便不再去管。
原本,张起灵是想让吴邪再多学些招式的,可又不愿再见到吴邪受伤,加之,他也着实不忍对那棵枝叶不茂的紫花泡桐再下黑手,于是就放任吴邪溜到对面的藏书阁看书去了,自己却仍坚守在习武场,用心去练习着义父教授过的招式。
藏书阁共有两层楼,一楼放满了近些年来的各类竹简、帛书,早就被吴邪翻了个遍。二楼则是放着卫文公之前的历代古卷,大部分是竹简,有少量帛书,还有些皮质的古卷,甚至还有几个刻着字的龟甲。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元咺好不容易才收集到手,且几乎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显得异常珍贵,因此,元咺日常是不许他人入内翻阅的。
不过此刻,吴邪却正靠坐在二楼的一个书架下,双手捧着一卷有了些年头的竹简仔细地研读着。
通常,到午膳时间,张起灵就会来到藏书阁外面,见四下里无人时,便学几声鸟叫,示意吴邪出来。不过,有很多次都是张起灵在藏书阁外等了良久,也不见有人出来,只得亲自进去一趟,将坐在一堆古书中间,满脸书呆子相的吴邪拖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两场分离
岁月缓缓流过,公元前643年,清明刚过,年满十岁的吴邪第一次被召回侯府。
在被召回侯府前的一个月。
那日黄昏,吴邪正与张起灵在西厢院中琴笛合奏,他一时兴起,就将张起灵的翡翠玉笛要过来拿在手中把玩,并让张起灵教他吹奏,岂料,吴邪一个没抓稳,玉笛就从手中滑落,随即摔断在地上。
吴邪当然知道那支笛子对张起灵意味着什么,当下就捡起断笛,并一个劲的跟张起灵道歉。而张起灵只是摇摇头,反过来安慰他道:“无妨!”那日之后,元咺就离开了国卿府,直到大半个月后才回来。期间,吴邪因为愧疚,便砍了院中的一根墨竹,在冯子机的帮助下,重又为张起灵做了一直竹笛。由于是出自大师之手,那支竹笛的音色竟也是十分清远灵透,算得上是笛中的一件佳品。
元咺回来后,单手抱了个用麻布包着的长形物体直接去了西厢。当时张起灵正和吴邪在石桌上对弈,看见义父进来,张起灵忙起身前去拜见。
“灵儿,快进屋来,看义父给你带什么来了?”元咺略带几分激动的对张起灵道,随即进了厢房。
“是,义父!”张起灵一边答道,一边扭过头去示意吴邪同去。
进到屋内,只见元咺将那用麻布包着的长形物体往桌上一放,接着拆开了那块麻布。原来,那麻布中包着的是一块蓝田玉原石,且是一块深湖水绿、通透少瑕、色泽极好的姜花玉,其质地坚实温润,细腻圆融,乃蓝田玉中罕见之珍品。看清那石料的形状,张起灵一下子便明白了元咺的用意,当即,双眸就被一丝温润的液体润湿了。
原来,那日元咺路过西厢时,碰巧看见吴邪,失手摔断玉笛的那一幕,他怕张起灵伤心,于是,第二日就起程去了久负盛名的美玉之乡蓝地,打算为张起灵找一块能做成玉笛的原石。当时正值春季,是一年中采蓝田玉最佳的时期之一(秋季,是一年中采蓝田玉的第二个最佳时期),寻了七八日后,他便在灞水边上,觅得了这块似是天生就要被做成玉笛的石料。
元咺心中暗暗感谢老天,能让他找到这么一块合适的原石。然后快马加鞭返回了卫国,一到府中,就兴冲冲的跑来找张起灵,看那孩子此刻被自己感动得泪眼朦胧,元咺心下已是知足了。拍拍张起灵的肩膀道:“灵儿,义父那日经过西厢,见到你爹爹留给你的玉笛摔断了。”又指了指那块原石道:“你就用这个为自己再做一支吧!虽是没办法与你爹爹的那支相比,可这也算是义父的一片心意!”
闻言,张起灵强忍住欲哭出来的情绪,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对元咺感激道:“谢谢义父!”
元咺复又在张起灵的肩膀上拍了拍,便离开了。
没过几日,元咺去朝见了卫文公后,就带来卫文公要召吴邪回侯府的消息。
那时,张起灵正在雕刻他的玉笛,听道这个消息后,虽是对吴邪有万分不舍,却也是没有丝毫办法。
吴邪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召回去,自打三岁,他来到了这国卿府后,就再没回过侯府,心中已然是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如今将要离开了,也是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拉着张起灵在这国卿府里绕了几遍,最后,两人在后院的秋千处停下。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的时节,两个少年又同坐在,那两棵老槐树下的秋千上,彼此回想着,当年才刚有这秋千时两人的开心模样,如今却换做了,此刻那股已无法再压抑住的离愁别绪。
两人一起追忆着流年,吴邪看了看张起灵种在不远处,将欲开花的紫花泡桐感慨道:“唉,本来还想,到了夏天再跟灵一起抓知了呢,看来,不一定会有机会了!”
闻言,张起灵突然眼前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但并没有跟吴邪说。
直到第三日早上,吴邪的乳母收拾好一切后,准备叫吴邪出发时,张起灵才让吴邪伸出手来将掌心摊平,然后放了个东西在上面。吴邪一看,那竟是一只长约一寸、宽半寸有余的玉蝉,是张起灵花了两天时间,用那块姜花玉头儿上的一部分雕刻而成的。
本来,对早就熟谙雕刻技巧的张起灵来说,要雕一只玉蝉早就不在话下。可这只是要送给吴邪的,所以他便多花些心思在上面,把那蝉翼雕刻得惟妙惟肖,让那原本就有几分通透的深湖绿,看起来真如蝉翼一般几近透明,并在玉蝉的两只圆鼓鼓的眼睛之间,留出一小块地方钻了个圆孔,往里面穿了一根红绳,好让吴邪能够戴在脖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