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唐僧对紧箍消失的说法,“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为什么给你戴紧箍,因为你不听话。这话反过来理解就是,现在你头上的紧箍之所以消失,是因为你已不再“难管”了。这里,唐僧使用了一种隐晦的说法,“今已成佛,自然去矣”。综合起来看,唐僧的话是否意味着“成佛”与“不难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就不易知了。
在取经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次,当悟空去化斋之前:
行者转身欲行,却又回来道:“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都放在近身,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第五十回)
悟空的这个举动很有意思。我们不知道他画的圈子是不是真像他说得那么神,我感觉有点悬,以他这回遇到的妖魔青牛精来说,他本人与之单打独斗都占不到什么便宜,凭什么他画的一个圈子就有这么大的神力?
不过这个圈子确实很有寓意,它具有这样的特点:①只要不出圈子,就可“保你无虞”,确保你不会出事;②只要出了圈子,就“定遭毒手”,肯定出事。对这个圈子,唐僧一开始在里面安坐,没有出事;后来受八戒的劝说,走出圈子,很快遭了青牛怪的毒手。悟空的说法在事实上倒真成立了。
悟空说师父“没甚坐性”,这根本不是事实。此时他们离开车迟国不久,在车迟国,虎力大仙提出与唐僧师徒比坐禅。悟空自认没有坐性,说“坐禅我就输了,我哪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而三藏却有好坐性,而且自小就如此,他“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悟空的说法,显然是冤枉了师父,或许他是另有所指吧。
当我们从全书的角度理解这段话的时候,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寓言。这里的圈子所指的是社会规范、社会规则,当我们遵守它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走出这个圈子,在社会规则与规范的外面行事,就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孙悟空到达西天时,他对社会的认识,他心性的修炼都很成熟了,可以说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到达西天时悟空的心理精神状态,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孔夫子这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要“从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隶,什么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说是“从”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境界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对怎么干,怎么干怎么对;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都不违反规矩;虽然有规矩,并不妨碍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换个文雅的说法,是“顺心而为,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 。。
从心所欲不逾矩(4)
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后,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我们有时做正确的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毅力来实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绪。这个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活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彻了,对于世间生活是游刃而有余,做什么事情心里也不会觉得别扭、难受、有牵挂了。
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欲”与“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平衡。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通过调整“矩”,使“矩”内的空间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弹性而达到的。它是通过调整“心”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应“矩”而实现的。适应的结果,欲望在规则、规范的界限内活动,社会的规则与规范被完美地内化到人心中。它可能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即身体有约束,心灵无约束,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是结合自己的欲望与理性思考之后认为最该做且最愿意做的事,没有勉强的成分在里面。
小孩子往往喜欢“从心所欲”。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之时,是“从心所欲,处处逾矩”,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无法随心。与悟空相反,唐僧虽然能做到“不逾矩”,却是通过随时压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压制自己的欲念来实现的。
“欲”与“矩”的辩证法比较玄妙,在人生中又普遍存在。其实,这在孙悟空的唯一法宝如意金箍棒上也有体现。这个棒名为“如意”,能大能小,变化无方,“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子两头用“金箍”包裹,这金箍与唐僧套在悟空头上的“紧箍”或许有相似的寓意。譬如说,有了紧箍,唐僧可以指挥悟空,有了两端的金箍,这个棒子也就能如悟空的心意。
在第七回,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来时,有诗云:“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那条拄杖不就是金箍棒吗,吴承恩在这里清楚地点出了悟空与金箍棒的相似之处。
非常难得的是,孙悟空没有因为五行山下这个巨大的挫折,而从此消沉。他没有因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从此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只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渐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体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矩有深刻的认识,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要深刻地认识矩,又要以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前提,所以年轻人很难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
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在心理与人生智慧方面是非常不成熟的,而到达西天之时的孙悟空,法力虽无大的提升,人生的境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孔子评价自己时所说的那样,逐渐达到了“知天命”、“耳顺”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也成为天界的一支建设性力量。“从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当然,达到这一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别了。
从现实人生的角度讲,特别是在变迁速度较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悟空不曾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矩”是在变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矩”,不逾“矩”,这确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对孙悟空来说,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妖精菩萨,总是一念(1)
◆菩萨妖精与妖精菩萨
孙悟空在取经的早期阶段,已经历了一个观念上的变化,就是不再认同自己的妖怪身份。对此,我们要思考的是,神与妖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孙悟空是在什么意义上不再认同于妖怪的身份。
在第十七回观音院收黑熊精一节,悟空建议观音菩萨变成凌虚子,攻黑熊精一个出其不意。观音变成凌虚子后: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