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孙大圣头痛难禁,哀告道:“师父,莫念,莫念!等我医罢!”长老问:“怎么医?”行者道:“只除过阴司,查勘哪个阎王家有他魂灵,请将来救他。”八戒道:“师父莫信他。他原说不用过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慌得行者满口招承道:“阳世间医罢,阳世间医罢!”(第三十八-三十九回)
这回念紧箍咒,竟然分别念了两次,第一次还稍微说得过去,第二次念紧箍咒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唐僧的目的不就是要救活乌鸡国王吗?孙悟空已经答应了,唐僧却听信八戒的说法,要孙悟空不去阴间,就在阳世间救活乌鸡国王,这个额外的要求除了增加悟空救人的难度外,没什么别的作用。显然,这是唐僧在配合猪八戒。它表明唐僧主观上有多对孙悟空念紧箍咒,以体现和强化对孙悟空的控制的想法,他也一直在为念紧箍咒寻找理由和借口。
◆如来、观音对唐僧的约束
唐僧与悟空最后一次大的冲突发生在真假美猴王一节。这一次,孙悟空因为打死几个强盗,被唐僧赶走。唐僧明知悟空对取经行动的重要性,却依然很坚决地要赶走悟空,应该不是仅仅因为悟空打死几个毛贼,而是矛盾长期积压之下的结果。
在悟空打死毛贼后,唐僧出于慈悲之心,让八戒挖坑埋了尸首,然后自己焚香祷告,超度亡魂:
三藏离鞍悲野冢,圣僧善念祝荒坟,祝云:
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第五十六回)
唐僧一番祷告,完全撇清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亡魂到阎王殿前告状,请只告孙悟空,不要告我唐僧,后来,他又补充说也不关八戒、沙僧的事。唐僧的说法确实绝情,因为悟空说得很清楚,他打这几个毛贼,完全是从保唐僧取经的立场出发的,如果不是为了保唐僧,他也不会杀这些毛贼了。
赶走悟空后,假悟空趁机前来,在唐僧与假悟空之间进行了一段对话:
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磁杯道:“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不能够哩。这一杯好凉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斋。”长老道:“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行者道:“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做甚!”(第五十七回)
由于唐僧并不知道来的是假悟空,因此,他的话对真悟空同样有效。他说:我宁愿渴死,也不喝你端来的水;另外,你虽然认为没有你我到不了西天,我的想法却是我到不到得了西天与你没有关系。这简直就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另一种表达法了。他是铁了心不要孙悟空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悟空与唐僧的关系变迁(5)
孙悟空与唐僧朝夕相处,对唐僧的想法自然十分清楚,于是在打死假悟空后,对如来说“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希望如来放他还俗而去。如来对此也很重视,说“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看来,如来也发现唐僧确实想赶走孙悟空,取经队伍面临分裂的危险,对这个问题不能不重视。
观音代表如来向唐僧表明了天庭最高官的态度,说“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观音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你现在必须收留孙悟空,这是命令,你必须服从;第二,没有他的保护,你是到不了灵山的;你到没到灵山,还是组织上说了算;第三,你以后不要再随便对他发脾气了,“再休嗔怪”是说再也不要乱发脾气了,这剥夺了唐僧以后拿悟空撒气的权力。观音的话说得虽然平静,其实是必须被不折不扣执行的命令,对此,唐僧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诚恳地、无条件地答应。从此以后,再没有发生唐僧想赶走孙悟空的事情,唐僧也没有再念紧箍咒了。
一般人都觉得唐僧很愚蠢,因为读完整个故事,我们都看得很清楚:没有孙悟空,唐僧就到不了西天。不过,这也值得琢磨。我们可以想一下:没有孙悟空,唐僧真的到不了西天吗?恐怕不尽然,唐僧就不太相信这一点。唐僧数次赶走孙悟空,就是因为他认准了一条:有佛祖和观音的支持,自己可以到西天,至于孙悟空,不是最重要的。观音明确地给了他一个警告,唐僧才知道天庭对他的支持是有条件的,于是改变了念头,不再产生赶走孙悟空的想法了。
◆唐僧的难题
在取经路上,唐僧常常面临决策上的两难问题:如果在取经途中处处听孙悟空的,取经过程一定会轻松得多。但这也有一个危险,那就是唐僧的领导水平会遭到悟空的怀疑,他在徒弟中的威信也会下降。但如果每次都反对悟空的观点,也会造成徒弟们对自己判断能力的怀疑。
唐僧的心理其实可以理解,有时候,越是他不对,他反而越坚持,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在取经路上,唐僧心里一直很苦,因为他手下有一个本领比他大得太多的弟子。这个弟子不仅本领大,而且脾气大,面子大,朋友多。整个取经行动,自己是名义上的“领袖”,但实际的风头都是大徒弟出尽了。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不过是反复被妖魔捉去,或绑在柱子上,或下到蒸笼里,在降妖行动中基本上是靠边站的。
正是基于对孙悟空的这种矛盾心态,唐僧有时故意鼓励八戒的歪理邪说。也许唐僧并非有意,但八戒在客观上确实可以起到制约孙悟空的某种作用,在潜意识中,唐僧希望提高八戒在取经队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平衡悟空的影响。不过,这些都以不损害取经大业为前提。
他们的心理在第九十二回反映得很清楚。因为帮助金平府降伏了犀牛精,为地方除了害,府县官留住他师徒四众,大排素宴,遍请乡官陪奉。以前有妖怪时节,老要出灯油的二百四十家大户也天天来请他们。由于主人都太热情,他们住了一个多月,还不得起身。唐僧深感不妥,于是吩咐悟空,让他们明天天不亮就起身,以免误了取经,惹佛祖怪罪。
次日五更早起,唤八戒备马。那呆子吃了自在酒饭,睡得梦梦乍道:“这早备马怎的?”行者喝道:“师父教走路哩!”呆子抹抹脸道:“又是这长老没正经!二百四十家大户都请,才吃了有三十几顿饱斋,怎么又弄老猪忍饿!”长老听言骂道:“馕糟的夯货,莫胡说,快早起来!再若强嘴,教悟空拿金箍棒打牙!”那呆子听见说打,慌了手脚道:“师父今番变了,常时疼我爱我,念我蠢夯护我。哥要打时,他又劝解。今日怎么发狠转教打么?”行者道:“师父怪你为嘴误了路程,快早收拾行李备马,免打!”(第九十二回)
八戒说得很清楚,师父平时是爱我护我的,今天竟然骂我,是很反常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悟空解释得很透彻,就是师父怕他因为贪吃而误了取经的行程。师父虽然有用八戒制衡悟空的想法,但这都是以确保取经大业的顺利进行为前提的。八戒想在这里长吃长住,师父自然要怒了。其实唐僧对吃一向不太在意,这次居然在这里停留了三十多天,已经是对八戒特别的照顾了。
悟空与唐僧的关系变迁(6)
这段话还反映出一个问题。面对八戒不肯走,唐僧其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制住八戒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教悟空拿金箍棒打牙!”这反过来意味着,如果孙悟空不在,唐僧拿八戒根本没有办法。因此,唐僧为了坐稳取经队伍的领导位置,其实是不能赶走孙悟空的。
在取经路上的后期,一方面孙悟空的意志有些消磨,另一方面,唐僧的权力受到观音戒语的约束,加上悟空对佛家心经的领悟有了提升,师徒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真正往和睦的方向发展了。在第八十六回,悟空救了唐僧后心情特别好。唐僧与悟空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改善。自此之后,唐僧虽仍然对八戒有些偏爱,但他试图通过八戒制衡孙悟空的想法基本上没有了,这使八戒感到师父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其中的关节很微妙,八戒虽然能够感觉到变化,却不明其中的奥妙。